关灯
护眼
字体:

情之系列(820)

作者:马为鹿 阅读记录

见裴德音说得极其诚恳,且有万分道理,这对“夫妇”从心里接受了,史芸到底比铁桂花会说话,拉着裴德音的手,眼神中透出赞叹,“到底是读书人家的大小姐,这道理竟是一套一套的。”

俞翕见这二人同意了,立即出屋去吩咐下人。之后的一切便不用她操心。那位靠坐在炕上的史母听闻这事,自然只剩下高兴的份,她本就怕女儿没有依靠,如今看来,不但有了依靠,还能富贵安稳起来,她又如何能不高兴。

这个家在俞裴二人眼中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可这对“夫妇”节省惯了,恨不得什么都带上。后来还是裴德音出来劝阻,说是俞翕如今有了身份,下人们都看着呢,您二位作为家主的长辈,吃穿用度自然要用好的,否则不是叫人在暗地里骂俞翕不孝嘛。

铁桂花和史芸虽说没见过大世面,但也都不说蠢人,一听裴德音这么说,当即就明白了这言外之意。身为俞翕的长辈,再带着这些“破烂”的家资过去,肯定会惹下人笑话,给俞翕丢面子。这二人都是真心对俞翕好的,立刻决定只带银钱和些换洗的衣物,旁的一概不要了。等她二人搀扶着史母上了马车后,后知后觉地有些忐忑和心虚,倒不是不信任俞翕和裴德音,就像是从雁山到宝丰城一样,是对未知的一种畏惧和向往罢了。

马车一路驶向城东南。裴德音也是头一次来自家宅邸,颇有兴致。等到了宅门前,她不等丫鬟过来,便掀开车帘打量了一眼。这大门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气势,门的两侧也没有两个威风凛凛的石雕狻猊,而是靠着两侧旁有两个矮小的抱鼓石。门上的顶檐倒是有点气派,雕刻精致。

大门处已经站了不少人。郑氏得了信,本来不想出来迎的,可转念一想,自家孩子和别人生活了十来年,感情肯定深厚。自己要放低姿态,孩子也会感激的,何苦要做一些不必要的高姿态呢。最终自己要依靠的不正是自己的孩子。想明白后,她立刻带着丫鬟婆子出来。

俞翕率先跳下车,向郑氏小跑过来行了一礼。这让郑氏觉得特别满意,之后丫鬟锦儿上前将裴德音接了下来,后面的婆子一拥而上,将铁家三口给扶下马车。裴德音领了铁家三口,到了郑氏面前,她自己先行礼,然后向郑氏介绍。

郑氏毕竟做了这么些年的官家妾室,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她待人接物的本事无可挑剔。在铁家三口的眼中,这位当家主母没有一点架子不说,还十分的热情,让她们微微惶恐之际还觉得十分贴心和感动。

众人在大门处没有细聊,进门旁有个小小的房子,是供看门人住的。正对面是处很大的影壁墙,上面雕刻着花开富贵的福字图样。绕过影壁墙是个小院落,院落正面是前厅,两旁有回廊,各有一处关着的耳门。俞翕悄悄告诉裴德音,那两道耳门后面是杂院,给奴仆住的。杂院里各有小门是给下等奴仆进出,自有人管理。两边回廊通往正院,有廊房隔断着,廊房里日夜有人值守。这前厅只是接待一般的人。过了前厅,便是个方正大院,说是大,那是和前院相对比。在裴德音眼中其实这院子也不大,正对面的是正厅,用来接待重要人物。两侧也是回廊蜿蜒,但与前院有所不同,这里的回廊和山墙起伏向上,尽头便是关着的圆门,这道门通向后院,管理甚为严格。后院分为三个主院落和一个专为供一家人聚集的花厅。这之间或月亮门、或圆月门、或垂花门分割。居中的是正院落,供主人家居住。

原本俞翕和裴德音是想让郑氏住在这里以示尊重。但郑氏死活不肯依,非要住在西院落,嘴上说那里清净,实际是让下人看看,这个家当家作主的是她的“儿子”。俞裴二人拗不过她,只得依了。东院落如今没人住,正好安置铁家三口。在后院之后还有两个供客人或亲戚来访所住小院落和一个不大的雅致后花园,以及专门用来祭拜的小祠堂。

在裴德音看来,整个后院连带着后花园其实就是个大花园分割而成,也可见原主人的品位不俗。虽然都不是很壮阔,却也真是步步有景,处处让人心怡。这宅邸,她是极其满意的。不过现在她还顾不上细细欣赏,安顿下铁家三口,又忙着去安抚郑氏。这郑氏看上去热情周到,但她裴德音在职场打拼多年,拿捏人的心思还是有一套的。

其实在这一点上俞翕也不遑多让,只是她身为“儿子”,不太好说。若她向着铁家,或不偏不倚,郑氏肯定会嫉妒吃醋,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若她说得过了,一味向着郑氏,就怕郑氏心底会扎下一根刺,试想这铁挂花对她有养育之恩,结果她转头就向着没养过她的亲生娘亲。虽说会让郑氏安慰,可怎么听着都有点忘恩负义的意味。郑氏会怎么想她的人品呢。自然是不会如何,但多少都有点让人膈应。说实话,拿捏铁家三口的感情容易,这三人朴实没有心眼。但这郑氏就不同了,大户人家的后宅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能平安出府,那必须是要修炼出满身上下的心眼。这种老妇人最容易多思多想。说句现在通俗的话,但凡一点极小的事情都容易脑补出一出大剧来。而这个时候最佳出面者非裴德音莫属,因为她是“外人”。

两人趁着空隙,私下商量过后。裴德音冲着俞翕挑眉坏笑,“你可欠了我个大人情。”说完还不等俞翕回话,便飘然而去。徒留俞翕在原地愣神。

从主院到西院,裴德音走的慢了些,她是趁机好好欣赏了一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