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成……最糟糕的小概率可能里,这座实验区或许会被引爆,或许会出现梦魇污染、龙血污染一样的变异。所有参与者都做好了准备。
言亦秋看着学生发的“学习技能注意事项”,目光放远,仿佛能从亮得刺眼的天空,看到远处那艘载着知识与希望的大船。
船影遥遥,实验室外海浪亮得人眼睛疼。
开启实验时特意和本岛城区隔开一段距离,特制的防空洞2.0建筑,加上链接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就像普通的陆地。
只有各个聚集区日新月异的建设状态,还能让言亦秋找回点求生开启前,基建狂魔的祖国感觉。
百眼之岛环岛城市在所有聚集区中,都能排进建筑覆盖率前三。
这倒不是言亦秋瞎说,是某个姓柳的历史专家,在论坛上特意做的建设进度统计。
由于没带养殖、种植比例统计,某施队长还为骸骨之岛单开了一帖,力证养殖种植大户不可撼动的地位。
言亦秋晃晃头,收回漫无边际的念头。
探索和提升战斗压力大,论坛上什么奇奇怪怪无厘头的帖子都有,连争论宋大佬喜欢哪个颜色的衣服都能盖起高楼。
百眼之岛最明显的冷凝塔,袅袅冒着水蒸气,还没升到高空就被烤干了水分,只剩低低的一层稀薄云雾。
塔边搭起了一个又一个辅助设施,鳞次栉比的建筑又加高了些,五六层小楼随处可见。
集体居住区的建筑,已经经过了多层防护改造。对环境要求更高的实验区,光是能看到的建筑层,就有制冰、汽化吸热等多个降温层,和兼顾防护降噪的多个隔温层。
连在一起的建筑以街区为界,覆盖着一层层额外搭建的“帐篷顶”。和岛上培育的蓝白莹晶菇相呼应,像天幕下长出了大大小小无数伞盖,圆滚滚的,保护着下方的城市所有人。
全名“气候调节对空防御人工穹顶”,长得可爱,却实打实是顶尖科技与神秘结合的道具,建筑方向最新突破。
幽林、骸骨、蛮荒原野三岛主要承担种植和养殖口粮,升起的隔热层比百眼之岛更大。
度过了最初无地无材料无需求的窘迫,稳定的多个建筑样式传播开来,各聚集区为应对天灾频频改造,土木建筑的学生练习频率骤然上涨。
有了大量练习,难产了十几天的建筑基础技能入门帖,终于在论坛发了出来。在欢快的新技能学习热潮中,基础技能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将“学习改变生活”刻在了脑门上。
一片片小型穹顶,将高温阳光稍稍隔开,起码降了十几度。
自从安上穹顶,重点降温的工坊区爆炸或停工事件直线下降。
高温天里,美食城模式的百眼环岛城市,也不得不停止街边炒菜,退回集中制作。
岛上隔温大棚里,一簇簇重点培育的莹晶菇被模糊成蓝白色块。
和穗人不适应高温一样,树人被高温晒得干巴巴的,蔫得倒了一大片。比起费劲套上防护服,留在大棚里的树人更多。
远远望去,整座小岛像一片金属蘑菇林,奇幻又透着科学的秩序感。
言亦秋扯了扯渐渐变瘪的防护服,面罩上机械性闪烁的变红方块在提醒,内部循环物质快到更换时间了。
连续穿着8小时后,内层黏糊糊的贴在身上,降温物质几乎失效,外骨骼像个刚开始升温的烙铁支架,将外界足以让人晕厥的恐怖酷热传递进来一丝。
她已经很久没有闻过新鲜空气了。
酸雨天灾后期,空气都透着异常呛人的酸味,不戴面罩吸一口,分分钟黏膜出血挂上中毒debuff。只有不需要呼吸道的、足够结实的异族,若无其事地来去自如。
陨石天灾的空气带着浓郁的臭氧和硝烟味道,高温天气里,即使在家里都很难彻底离开防护服保护。
“还有吗?我用今天的午餐交换,请再说一遍宋终阁下的预言吧!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们有宋终阁下,运气真好。预言到了天灾,春之城没损失太多……”
穗人特有的语调透过防护服收音设备,传入言亦秋耳中。
听起来是陌生的声音,却能直接听成可以理解的意思。
言亦秋下意识绷紧身体,看着同组研究助手带着一个穗人走远,才渐渐放松。
即使知道穗人在和人类深入合作,她还是会紧张。海上求生给她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再也不是过去和平时代那个只知道教书的老师。
双方展开合作后,穗人最爱打听的是宋终船长的故事,听了N遍也不觉得腻。只要有空,所有人都很乐意多讲几遍。
穗人很明白,如果没有预言,它们会面对怎样的困境。它们有高阶,不会死伤太惨,但一定不好受。
对人类来说更是这样。光是高温就够难熬了,要不是提前做了防范,被直接脱水烤熟乃至自燃都是大概率事件。
越是接触异族,言亦秋越确定,它们有句话说得没错:人类有宋终,真的很幸运。
无论是警惕,还是背负防护服,言亦秋都甘之如饴。
历经生死,依然能活着行走在天空下、依然有吃有住,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她个人生活只是稍稍麻烦了点,组织供应装备、大量基础建设和正在进行的新技能教学,每个都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岛上托马斯号小火车搭载着一个个圆滚滚人影呼啸而去,卷乱雾云,吹起被烤干裂的菇菇食品宣传牌,发出叮叮当当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