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院皇子他又凶又狠(63)

作者: 译之 阅读记录

“你想做什么?”

苏奈好容易将自己的目光拔出来,回视凌之妍道。

家里一贯教导她要知节制,是以收集奇石的爱好,鲜有人知,她是如何知道的?

难道……那日清晨的画面又浮现眼前,苏奈暗自摇头,不敢再胡思乱想。

宽衣素手,凌之妍攘着袖,又将镇纸往苏奈的方向推了推,莞尔道:“冒昧打扰了,我再去后头寻个空吧。”

“你等等。”

苏奈蹙眉。

方才推镇纸来的是她的右手,看着仍白皙柔嫩,用力时,却能瞧出来些不正常的颤抖。

她抿了抿唇,有神的双眸扫过后头那群嗡嗡嗡凑头议论的人,冷声道:“坐这儿吧。你若去了后头,也不知这堂课还能不能有安静的时候。”

“当真?”凌之妍惊喜道。

苏奈不理她,但将那柄松鼠镇纸挪到了自己的小兔子边上,忍不住又摸了摸松鼠尾巴,瞥她道:“你若不想坐,便现在就走。”

恰在此时,道童捧了书本和茶水进来,绎山道人也随后来到堂中。

凌之妍连忙坐了下来。

绎山道人早在后头听见了堂中的吵闹,此时多瞧了凌之妍一眼。

但他没有停留,又看向那些站起来看热闹的郎君,沉声道:“怎的,还打算在老道的堂上舞剑不成?都坐下。”

他一发话,不论男席女席,立刻都端正了坐姿,肃然以待。

绎山道人的课别开生面,凌之妍听得入神,临下课才发现,苏奈一直在记笔记。

她娟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撑满了整张长幅宣纸,整堂课都没动笔凌之妍只瞄了一眼,便叹为观止。

中间休憩时,苏奈又去了道长处请教上课没听懂的地方,凌之妍则收拾好文房四宝,转身走出讲堂,找侍女取来了垫肚子的糕点。

闻十三娘终于找到了她,拉着她袖子低低道:“妍儿姐姐,你怎敢坐苏奈身边的?方才真是吓死我了!”

“这还得多谢从你院子里捡来的奇石。”凌之妍道,分了糕点给十三和稍后过来的闻二娘。

“这倒没什么,但苏奈竟没有将你赶走,真是奇闻一桩。”闻十三娘道,又拉了凌之妍的袖子,让她弯下腰来,凑到她耳边道,“苏奈出身好,旁的倒没什么,不过傲一些,但这讲堂上的事却一板一眼,较真得很。”

凌之妍追问道:“怎么说?”

苏奈上课认真,从无多余的动静,在她看来是个极好的同桌。

“你瞧满堂的女娘谁像她那般认真的?咱们读书无非增长一些见识,将来又不能做官,她那股劲儿,仿佛明日就能定品了似的。”闻十三娘道,“不过有传闻说,绎山道长已经松了口要收她做弟子,许是因为这个吧。”

“当真?”凌之妍问着,又给一边说话不停却还能保持斯文吃相的闻十三娘递了块糕点。

“自然。”闻十三娘煞有介事地点头道,“谢蕴姐姐嫁人后,她便是烨都第一才女,道长愿意收也不奇怪。”

谢蕴是绎山道人弟子一事,凌之妍也知道。

绎山道人虽然一直开堂授课,先帝时还常去宫里教导皇子们,但正经的入室弟子唯有谢蕴一人。有传言他在民间还收了个身份普通的关门弟子,但从未有人见过,都只当谣传罢了。

凌之妍若有所思。

……

蜀地灾区。

江洄一身单袍劲装,肤色略深了些,走过乡间小路,引得两旁棚下喝粥的灾民,纷纷侧目。

他们并不敢多瞧,只知这位贵人来后,粥棚便支了起来,连乡民家中受灾的猪,他都肯救。

“主上,烨都来的信。”长歌闪至他的身边,从怀里递上书信。

江洄抬手要接,却被另一人抢了先。

“宣抚使恕罪,圣上明令,您的书信都必须由属下先行过目。”谢十七抽过信件道。

“看吧。”江洄习以为常,只是转而打量着粥棚中的状况。

蜀地的地震不算太大,但震后便是大雨,伴有山体滑坡。

山中道路复杂,村子藏于其间,许多地方在震后根本进不去。

此次江决虽然封了他宣抚使,人手却未增加,只是给他换了一批陌生的骁卫郎,又派了谢十七一路跟随。

为了避嫌,赵达那批人没再跟在他身边,只有长歌随侍身侧。

骁卫郎里多有士族子弟,打仗也许不怵,让他们救庶民乃至客户,却是抬个手也不愿意。幸而当地的大族中,也有焦心于灾情的,江洄多方奔走,总算是将救灾之事推行了起来。

谢十七仔细研读完了信件,又放到阳光底下对着照了半天,并未发现异常后,才还给江洄。

江洄接过,信上只是赵老夫人写的一些家常。

入蜀后他一直忙碌,手下的人又不听使唤,长歌走不开,凌之妍那里的通信便暂且断了。赵老夫人这里却是一直派人送信过来,时而会提几句凌之妍的现状,虽然都是些时人都能听说的概况,却也令他安心许多。

谢十七盯着江洄看完信,又将之收走了。

他担心江洄有什么隐藏信息的法子,并不敢将信留给他,不过倒是可以再告诉他一些烨都的事。

“听闻戚家子要上烨都求学,就快要到了。”谢十七颇有些幸灾乐祸地道。

“哦,那是谁?”江洄冷冷道。

“宣抚使阁下在装糊涂么?”谢十七心情颇好,“您不会不知道,您的夫人在被赐婚前,曾与戚家子有婚约吧?虽然没有下定,但此事在戚凌两家间心照不宣,稍一打听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