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夫妇是万人迷(150)
虚弱中的永隆帝无心朝政,太子因此被推出来主持早朝。
上朝第一天便和武安君争锋相对。
他要削减虎枭军的军队开支。
那鸿图不同意。
太子反唇相讥:“幽并二州还满足不了君侯?你是不是想连同国库也给孤吞没了?!”
显然他是知道一点武安君的尿性的。
比如抄家灭族,抄家最狠,灭族最快。
武安君气得险些和太子打起来,道是他敢削,冀州便自己打。
黑龙军曾一分为二,一半驻守在各地,另一半留在荆州,荆州为龙兴之地,它必须守护二十一郡数百个县,更要护卫君王。而诸侯反王归郢不足一年,他们的封地还有自己的子孙后辈,那些人仍是隐患,所以黑龙军轻易不能被派往其他地方。
更何况冀州这样的小打小闹更不值得派黑龙军。
这些年黑龙军的人数多于虎枭军,但虎枭军的实力强于黑龙军,二者军力存在微妙的平衡。
太子原先是想由削减开支开始逼那鸿图裁军,再以节省下来的钱发展壮大黑龙军。只要打破两军军力的平衡,便是他对那鸿图下手的时刻。
可眼下俨然是做不到了,他得先保证冀州重新回到朝廷手中,借此敲打还有异心的人……所以他还是需要忍耐那鸿图,按下削减开支的事。
可他们积怨已久,太子最后还是以殿前失仪的名目罚那鸿图三个月俸禄,算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那鸿图为此气势汹汹地朝永隆帝所在的寝殿进发,一看就是去告状。
不想竟然遇到刺客白日现身,于永隆帝床前执刀,武安君当即床前救驾,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忠心。
惊魂未定的永隆帝仍乌青着一张嘴,神医的解药还未完全制出来,因此他现在有心无力不能上去砍两刀,只能指着刺客浑身颤抖。
“多亏了贤弟。”他气息不稳道。
那鸿图虎着张脸。
永隆帝顺了两口气,终于发现异样:“怎么了这是?”
那鸿图:“太子要削减军队开支,要罚臣的俸禄。”
永隆帝扶着额头,在赶来的太子面前说:“景焕胡闹,不必理会。”
那鸿图睨了一眼林景焕,看他手握成拳却不得不向他道歉。
永隆帝实在太疲惫了,他打算将最后一点事交代完就歇下,“贤弟,宫里的禁军你带几日,朕现在只放心你。”
说着兵符都掏出来了。
那鸿图深吸一口气,接下了。
后面几日又陆陆续续杀了一些死士。
黑龙军继续按兵不动,五千兵马司将士则被派遣至前线送武器。
二月中旬,换了一批壳子的兵马司将士回归,又以各种方式渗透到禁军。
新人换旧人,还没有太子和武安君内斗搞出来的动静大。
而永隆帝的毒还是没有痊愈,不仅是太医院,就连神医也‘犯难’。他拖着一条命半死不活。
太子的权势随着老皇帝的虚弱而水涨船高,百官纷纷‘站队’,数着日子等太子继位,永隆帝每每听到宫人‘议论’都要气红眼。
每到这时梓桑总怕他因气急加速了毒药攻心的速度,只能又扎上两针,劝他平心静气些。
永隆帝的好感度就又蹭蹭上涨。
“好都听你的。”
梓桑磨了磨后槽牙:“……”
几天之后,在她‘废寝忘食’的努力下,解药做出来了。
第61章 清算(一)
“太子监国有功朕心甚慰。”
早朝时,犹带病容的永隆帝说,偏向太子的官员本来看永隆帝还能救回来正愁之前的上蹿下跳怎么解释,现在一听他对太子的夸赞又面露喜色,那是不是意味着太子的地位稳固,陛下与太子一心,并不介意他们对太子溜须拍马的举动。
可他们紧接着又听到永隆帝道:“就如诸位爱卿所言,江山后继有人大昭永世而昌,甚好!”
“太子上来,”他看似和蔼地看着太子,指着龙椅旁边林景焕主持朝政时还没来得及撤下的小椅子,感叹:“朕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了。”
中毒要是变成半身不遂退位也说得过去,可问题是他现在被治好了,四十几正值壮年谈颐养天年,而且才建国没两年竟然说要退位,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做得出来。一些人终于理解到永隆帝是在阴阳怪气。
林景焕更是赶忙站出来推脱:“儿臣惶恐,父皇昌则大昭昌,儿臣得沐皇恩借着父皇的光才能不出差错,实在当不得如此夸赞,还望父皇保重龙体,儿臣还需历练。”
说着就重重跪下去,无不体现对君父的尊敬。
永隆帝心里冷哼一声,继而说道:“既如此还真有一事需要你去办,益州买师捐官不良之风盛行,朕夙夜忧虑,便由你去料理了。”
时下人才选拔对师承极为看重,好的老师优质的师门往往能得到不少推荐的好机会,买师的情况便出现了,这对很多普通学子来说极为不公平。再有几年前为了筹集打仗的资本让捐官起了头,高位的官职自然不必担心,只是低位却一直有冗官无数。
这两件事都事关人才选拔,一听就不好管。
再说益州的地盘甚至比荆州还大,冗官更多,让太子去管这件事无疑会引来无数麻烦。
这一招是针对他的。
永隆帝对自己的亲儿子下手了,醒来的第一件事竟是将太子打发得远远的,还丢了个烂摊子。
林景焕明白其中利益,但不得不接下。
在武将队伍里的那鸿图嘴角向上牵了下。
退朝后,那鸿图奔赴禁军,永隆帝则迅速回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