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侯夫妇是万人迷(45)

作者:南塘北鲤 阅读记录

老人家们被吓得噤了声,就连她带走药方都不敢吭声。

什么情况?林统领怎么了?几个人面面相觑。

林枭一手金疮药一手药方,回了营帐不是先上药,而是翻箱倒柜。

终于在檀木箱底找到了一团带毛边的绷带。

上面还带着发黑的血迹,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翻过一面,可以见到一串字迹。

虽然年久却仍旧清晰的字迹。

林枭将这两样东西摆在一起,看了又看,点上无数根蜡烛去看。

最终颓然地发现他们的笔触一样,一撇一捺都是一样的规整。

“这算什么……”她不禁喃喃自语。

冀州往事浮现在眼前。

林枭的冀州之行其实不太顺利,甚至有很长时间让她心生困惑。

她在一所名叫仁心堂的医馆找到了神医。

但是冀州的百姓叫仁心堂的所有坐诊大夫都叫神医。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排队看病,轮到她的时候是一名老大夫,胡子一大把。

对她身上的伤甚为苦恼。

愁眉苦脸好久都不知道如何治。

她觉得这个不是神医。

可这老大夫往后堂撒泡尿的功夫,又知道怎么治她了,甚至对她五脏六腑的伤势如数家珍,对她近两个月赶路出现的痛症娓娓道来。

看着还十分自信。

林鸢姑且信他。

之后是断骨之症,说是会落下残疾。

据说是擅长骨骼的大夫来看的。

但他也是一时束手无策,回一趟后堂就思如泉涌了。

实在奇怪,但她还是试了。

最后是令她折寿的病——体内余毒,和唐佳玊打斗时,那厮出了阴招。

又又又换了一位大夫。

依旧眉头紧锁,去后堂。

给出了让她用药浴的法子,药方都念念叨叨良久,好似自己也记不住一直在强调似的。

这一切实在太奇怪了。

但她没空深究,足足四个月都在治病,内伤温养,骨伤断肢重塑,余毒热浴熏蒸,最后竟然奇迹般地生龙活虎了。

为了谢谢那些大夫,她将所有从唐佳玊府上拿的盘缠给了他们。

只是仁心堂并不多收财物。

这般善心善举,是她第二次感受到,她便更想知道这些大夫如何能从抓耳挠腮到如有神助,于是问了疑惑。

得益于小时候的经历和唐佳玊后宅一遭,她格外会察言观色。

一下就从大夫不太自然的表情中感到了不对劲。

她有一种预感,救她的人另有来路。

而这一切都和后堂有关。

她假做不知,却暗中绕路,从后方查探,却发现所谓后堂只是晒草药的地方。

而那些大夫之所以能醍醐灌顶只是因为与后堂连接的宅院有高人坐镇,他们将疑难杂症写在竹筒上,递到特地开的小窗边,等解决方案便是。

林鸢想不通为何治个病要如此隐晦,偷偷摸摸,一人揽了神医的名头不好吗。

她料其中有玄机,为了探查真相,当夜便潜了进去。

当时夜明星稀,整个院落却是暗的,碰巧她曾经历过地牢一遭,之后有意锻炼夜视,故而对这处的黑暗适应良好。

可得意忘形时,也会叫人马失前蹄。

她就被看家护院的抓到,并打晕了。

只是她并未受到伤害,甚至意外得到了机缘。

她日后能有一张新脸便是因这场夜探。

可这从头到尾都透露着诡异。

她只记得隔天醒来头被包得严严实实,眼睛也蒙在布里,她差点以为有人要给她憋死。

可是不等她多慌张一会,又晕了,第三天第四天……除了进食就在晕。

待到七日之后,她才重回自由。

第一时间便是看自己的头和脸。

拆下来时,那染血的布条让她以为自己怎么了,本来就毁容了,还能更惨吗……

一低头,又见布条背后有字迹。

她顿时怔住。

‘不必惊慌,只是小小祛疤手术,可恢复容颜,观你身上有征兵文书,给你小小修了一下脸型,稍稍正了一下骨,女子参军不易,道阻且长,愿尔顺遂。’

是极飘逸文雅的字体,却震得人心熨帖。

这应该就是仁心堂背后的神医了吧……

所以她身上的病症也是她\他治好的吗。

脸上的痕迹确实是剔去疤痕增生的样子,脸型也更为立体,而她身上的钱财竟也没有少。

包里还多了脸部操和治脸的药粉。

这世间的情感存着欺骗利用,可这里又有一个对她好的好人……

满腹疑惑的林鸢暗自将布条收了起来,并将这事藏在了心底。

她开始打听当世有名的神医,或后起之秀。

各州都有那么些个,冀州也有,但年逾花甲,好像听说故去了。

她无法从字迹辨男女,只觉得布条上的句意很像长辈的谆谆教导,充满着耐心。

所以应该不是凉州戴家,并州文氏,还有据说起于青州,游于交州的桑大夫。

可是哪个大夫会调皮地在病人脸上写字?

这又让人搞不懂了。

怀着这样的疑惑,她这些年也关注了一下医者队伍,奈何天南海北,又无明显特征,只能无奈搁置。

重新再见,药方上的‘骨’字和绷带上的‘骨’重合,竟是一模一样。

林枭不禁觉得荒诞。

这算什么?。

不,她才不信。

巧合罢了,那女人依旧讨厌。

可是隔天她又去了一趟济药堂。

第18章 夏今歌:这个家没我得散……

济药堂依旧人流如织,就连和泰都被连夜送回来修养,只是坐诊大夫里却没有了梓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