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养家日常(118)

作者: 木缨缨 阅读记录

花了一上午脱粒,下午便开始扬麦,刚好天公作美,吹来一阵阵轻风,林在野把防护罩重新设置后,风便吹进山谷。

趁这股风,唐月白和林在野,李清荀齐齐上阵,用铁锹扬起麦子,风便会将麦子里的土和碎秸秆吹走,麦粒也就干净了。

程乔也没有闲着,拿着大扫把,在一旁把一些散落的麦粒扫进麦粒堆里。

扬麦虽然有些累,但是唐月白却仿佛找到了小时候熟悉的感觉,她还记得每到麦子丰收的季节,晒谷场都热闹极了,大人们扬着麦子,小孩们则在堆起的麦秸秆里玩着捉迷藏,欢乐的气息洋溢在晒谷场的角角落落,形成了一幅丰收的热闹景象。

后来,这份独属于童年时期的乐趣,好似都成了记忆中的过客。

等她长大后,处理麦子的主力都由机器取而代之,也没有小孩再钻到麦秸堆里玩捉迷藏,童年的乐趣早已被手机,电视占据了。

那时,唐月白可能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还会干起从来没有做过的农活。

不得不说,干久了确实累。

真希望这个世界也有处理这些粮食作物的机器,可惜上次去集市没看到,只能等下次去集市或者城镇时再看看了。

唐月白刚擦了一把汗,就听到林在野让她去休息的话,她想想,以林在野和李清荀麻利又迅速的动作,估计很快能弄完,她就没有拒绝,坐到一旁的小凳子上边吹着风,边看两人扬麦子。

还别说,认真干活的男人确实更帅,特别是林在野,动作利落又快,再配上他宽肩窄腰的身材和俊俏的脸,干起活来,既潇洒又透着一股野性的美感。

即使因为没有太阳,皮肤变得白皙,不似从前麦色肤时更野,但仅那股刻在骨子里的野性就足够了。

似乎注意到唐月白直勾勾的视线,林在野的耳尖慢慢红了起来,手中的动作渐渐加快,连带着一旁的李清荀也一脸苦色的跟着快了起来。

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下,麦粒很快扬完,接着四人又用筛子筛了两遍麦粒,彻底清理干净后,铺上一块大大的油布,把麦粒倒在上面晾着。

晾个两三天等彻底干透,就可以装袋收进仓库储存了。等要吃的时候再脱壳即可。

而光秃秃的秸秆则都被搬进了原先养鸡的山洞里。

这个山洞已经变成了柴火洞,里面放的都是劈好的柴火,用来烧火做饭的。

弄完麦子,四人又开始处理起收割好的高粱。

都是差不多的步骤,只是唐月白打算留出一部分吃,所以多了一道脱皮的工序,不然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其余没去皮的则用来酿酒,这种带皮的高粱可以增加酒的口感和风味,营养价值也更高。

虽说多出一道工序,但唐月白四人还是迅速又麻利地把高粱全部处理好收进了仓库中,高粱杆也搬进了柴火洞。

现在,田地里只剩下甘蔗没有收了。

但这个好处理得很,他们把甘蔗连根拔出后,沿着山壁阴暗干燥的地方,挖了一个浅坑,四周铺上甘蔗叶子,把甘蔗放进去,表面再铺上甘蔗叶和泥土,接着浇些冷水,甘蔗就能保存两个月左右。

想吃了可以直接从中抽,方便得很,至于做糖,则只能等闲下来再说。

把田地里的粮食作物统统收完后,唐月白狠狠松了口气,这一次收割拉的战线不短,前前后后费了不少时间,现在终于搞完了,她心底也落下了一块石头。

接下来就可以好好迎接端午的到来了。

其余的事情等端午过后再说吧。

浑身放松下来,唐月白后知后觉才感受到身体的酸痛。

但这些都是小事,她看着仓库里堆得高高的粮食,忍不住笑弯了眼睛。

忙碌了这些天,人瘦了,身体也酸痛,但好在获得的回报也不小。

这些麦粒和高粱变异后,每一粒都有原先的三四倍大,产量一点不比变异稻谷少,直接占了仓库不小的地方,和之前收获的粮食蔬菜放在一起,让原本有些空荡的仓库变得充实了不少,看着格外的有安全感。

唐月白大手一挥,“现在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早点吃完早点睡,明天去外面摘一些芦苇叶回来,后天就可以包粽子了。”

林在野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说:“晚饭我和清子做,你累了这些天,该好好歇息会儿,等下我烧些水,你先泡个澡?”

唐月白眼睛一亮,迅速嗯了一声,她现在确实只想好好泡个澡,舒缓一下筋骨。

李清荀看了一眼两人,忍不住朝旁边的程乔小声感慨道:“果然我们俩就是食物链的最底层,野哥的眼里心里恐怕都没有我俩的位置。”

程乔闻言抿了抿嘴,心里倒是没有一丝失落,爸爸妈妈曾经说过,人不能太贪心,不能什么都想得到,不然只会失去更多,所以他对这些从来没有过期望。

他只知道自己不喜欢流浪的日子,他只想一直生活在这里,而姐姐和哥哥给了他和大云安稳的日子,对他也很好,这就够了。

并且姐姐还给他做了好几套新衣服,他还从来没有穿过这么漂亮,这么舒服的新衣服。

程乔摸着身上柔软舒适的衣服,脸上不自觉地绽开了一个喜悦的笑容,就像是小时候家里贫苦,只有过年才能穿到新衣服的那种喜悦,甚至还能感染到身旁的人,让其为之一笑。

李清荀笑着伸手轻轻拍了拍程乔的头顶,“走,我们先去洗菜。”

程乔立刻点点头。

吃完饭,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