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养家日常(165)

作者: 木缨缨 阅读记录

程乔点点头,还不忘回头朝林在野喊道:“哥哥,吃东西了。”

然后才喝了一杯酸梅汤,拿着鸡蛋饼吃了起来,同时还不忘给一旁的大黑大福大云,以及小一小二小三它们吃,至于小白则喂得是玉米。

唐月白没管聚在一起边吃吃喝喝边叽叽喳喳的程乔他们,而是朝走来的林在野道:“看什么东西看得这么入迷?”

林在野笑着说:“那石头旁长了一棵比较矮的植物,还结了几颗青紫色的果实,以前没见过,有些好奇。”

听他这么一说,唐月白倒是有些好奇了,“我去看看,你先吃点东西。”

等走近一看,她发现这植物竟然是蓝莓,可惜只有单棵,上面结的果实不多,也还没有成熟。不过丰富了水果品种也是件好事。

“看来这里很适合种果树。”唐月白给走过来的林在野细细说了下蓝莓的名字以及它的味道,至于其它方面,她也不是很懂。

说完,面前突然出现一瓣脆甜的西瓜,她斜看了一眼林在野,唇角翘了翘,没伸手接过,而是微微低头狠狠咬了一大口,腮帮子瞬间鼓鼓囊囊的,像松鼠一样憨态可掬。

林在野的手指蜷缩了两下,似不受控制般轻轻戳了戳她的脸蛋,接着就收获了一个白眼,他低头轻轻一笑,“把这里围起来后,我们再去从外面移植一些家里没有的果树过来,这样以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虽然他对水果还好,但是月月明显很喜欢吃水果。

“好啊。”

吃饱喝足后,三人便开始砌土墙。圈起来的范围已经被林在野规划好了,现在只需沿着画好的线往上砌就可以了。

因为有防护罩在,不赶时间,所以唐月白他们没有紧赶慢赶的去砌这个墙,而是砌累了就休息会儿。

又过了几个小时,面向河流那边的土墙已经砌得差不多了,等林在野收个尾,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唐月白估算了下,按照现在砌墙的速度,再用上两个半天就能砌完。

想到这,她轻松不少。

接着三人收工,拿上工具,叫上玩疯了的大福它们,进了小门。等下收拾完工具,再休息会儿,就可以做晚饭吃了。

来到这世界,一日三餐都规律了,一到饭点准饿。

程乔带着大福它们跑在前面,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唐月白和林在野走在后面闲聊,氛围融洽而美好。

快走到石门前时,一阵轻微的轰鸣声从围墙大门外传来,听着像是车的声音。

两人同时停住脚步,对视一眼后,一个转身朝大门走去,一个朝瞭望塔走去。

也不知道是谁找上门了?难道又是沈城主那边的人?

唐月白满腹疑问,拿起望远镜一看,一道熟悉的身影在外面上蹿下跳,同时还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老大,嫂子,开开门啊。”

是李清荀。

唐月白放下望远镜,立马朝大门跑去。

到大门时,李清荀已经被林在野放进来了,此时正像个八爪鱼样紧紧抱着林在野,两眼泪汪汪的诉说着自己的想念。

那眼泪可真多。

唐月白有些好笑,感觉像极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嫂子好!”

一看到唐月白,李清荀立马松开林在野,朝她挥了挥手,“嫂子,我可想死你们了,你们有没有想我啊?”

说着还想拥抱一下唐月白,不过刚有所意图,就被黑着脸的林在野阻断了。

“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李清荀立马把眼泪憋了回去,哇哇大叫,“老大你变了,一段时间不见,老大你的占有欲居然变这么强了,小心月姐不要你……”

话还说完,就被林在野拖到一旁狠狠聊了下天。

再回来已然收敛了一点,不过没憋一会儿,又恢复了本性。

三人聊了一会儿,唐月白笑道:“我们先进去再聊吧。”

“好啊好啊。”李清荀随口应下,刚走一步,突然想起什么,哀嚎了一声,“哎呀,我的宝贝。”

话音还没落,人就已经跑到了大门外,下一秒推着一辆线条流畅的摩托车进来,上面还挂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像是要离家出走一般。

唐月白一愣,“你又离家出走了?”

“什么啊!嫂子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李清荀闻言立刻跳脚,但又怕摔着自己的宝贝,又收回了不少力道,那动作瞬间有些滑稽好笑。

林在野眉头一挑,吐槽道:“还不是前科太多,不怪你嫂子多想。”

李清荀一噎,边将摩托车小心停放好,边嘟囔,“妇唱夫随,有了女朋友的人就是不一样。”

“你羡慕?羡慕也没用,像你嫂子这般完美的人,世上只此一个。”林在野嘴角上扬,有些得意,“你以后找老婆也要多看看自身情况,别一味往上看。”

李清荀:……一段时间不见,老大怎么变得这么恶心了。

唐月白忍不住噗呲一下笑出声,白嫩的脸蛋微微泛红,“行了你们两个,怎么像小学鸡斗嘴。”

“什么小鸡?就算是鸡,我也是凶猛的大公鸡!”李清荀立马反驳,还撸起袖子秀了一把肌肉。

倒是和唐月白生活久了的林在野明白这意思,现在看到李清荀犯蠢的模样,他嘴角忍不住勾了勾,但也没和李清荀解释,任他放蠢下去。

唐月白又笑了,没好意思接他这话,而是转移话题,“你怎么来我们这边了?”

说到这个,李清荀来劲了,“看别人发帖说,这边的集市弄得很大,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我爸妈好奇想来看看,我就跟着一起过来了,刚好又离你们不太远,所以想着来看看你们,免得你们想我想的太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