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娘子(299)
陈瑶婷对阿九既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她现在思想正处在一个转折口,还没有时间和精力想太多的问题。
而阿瑜,自从知道宫叔和慕容宜打算成亲之后,除了打理日常必须打理的生意,就是准备两个人的婚事。
婚礼定在阴历九月九,预示着两个人天长地久的意思,阿瑜翻了翻那天的黄历,是个上佳的黄道吉日,正合适结婚。
宫叔和慕容宜这一对,是在阿瑜的眼皮子底下好上的,能够经自己的手促成一段姻缘真是再好不过,阿瑜经商做过许多不同的生意,唯独没有做过红娘和证婚人,这回倒是可以试一试。
虽然两个人说过不想办得太隆重,但好歹是经自己手主持的第一场婚礼,又都是自己手底下的人,也不能太寒酸了。
这天阿瑜在房里写着准备婚事的喜单,正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里有条馋虫在蠕动,她感到口里面有些发干,忽然好想吃酸的,便唤了声房里面的丫头:“小春,给我到厨房里面拿一碗酸梅汤。”
小春是阿瑜和陈锦鲲房里面唯一的丫头,虽然年纪只有十岁,但脑子活泛,嘴巴很甜,做事也勤快,听说是以前府上的下人生下的孩子,她的爹娘都受这府上以前主人的牵连而死,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和娘,一直呆在府里。
阿瑜见她可怜,便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平常也不叫她干什么重活,只是叫她倒个洗脸水,梳个头之类的,因为使唤她让阿瑜会有一种使用童工的罪恶感。
小春听阿瑜叫她拿酸梅汤,马上眨了眨眼,机灵的问道:“少奶奶,你为什么突然想吃酸的?”
言外之意,你是不是有了?
阿瑜脸一红,“死丫头,天热人渴,叫你拿一碗酸梅汤而已,哪有那么多的废话?”
天热人渴?此时已至初秋,虽中午的日头依旧很大,但已经让人感到秋风习习,天气宜人,这‘天热人渴’确实有些勉强。
小春见阿瑜有一些生气,把上笑着说:“少奶奶莫恼,我这就去拿。只是那些酸梅子上个月用了不少,现在厨房里还不知道有没有,少奶奶稍等一会儿。”
说话间人已经走出门外。
可半晌过后,小春端来了一碗酸梅汤,在那之后,李氏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她看到阿瑜端起那碗酸梅汤,咕咚咕咚一口喝干净,莫名的笑得一脸灿烂。
“阿瑜呀,你真的想吃酸的吗?是不是有了要不要叫大夫给看看?”婆婆一脸期待的看着阿瑜的肚子,好像那肚子已经挺起来了,里面正怀着新的生命,陈家的下一代似的。
看得阿瑜是后背发凉,心中一紧,视线绕过李氏看向后面的小春,狠狠的剜了这多事的丫头一眼,直把小春看得心头一跳,眼神瑟缩的垂下头,赶快身子往李氏后面一躲。
阿瑜心里面怪小春多事,自己只是有些秋燥,却这么快传到李氏的耳朵里。
其实阿瑜也是错怪了小春,小春也不是个嘴快的丫头,只是陈贵夫妇两个天天巴望着抱孙子,阿瑜平常可以躲到店里面做事求个清静,但是天天呆在陈府的小春却只能天天听着老夫人念叨,听着多了,便也不自觉的巴望少奶奶怀上,否则老夫人一定会天天继续跟念经似的在他们这些个下人耳朵边念叨着。
“阿娘,我没有怀孕,只是最近有些口干舌燥身子乏,吃点解渴的就好了。”阿瑜照实说,可是婆婆李氏的脸色马上变得有些黯淡。
她最疼爱的儿子成亲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天天巴望着生个大胖孙子,哪晓得两个人成亲也快半年,儿媳妇的肚子还像是没播过种的荒地——啥也没生下来,老两口那叫一个愁呀。
“应该不会吧,你们都成亲这么久了,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阿瑜呀,你最近的月事来了不?除了想吃酸的,是不是还会吐?要不我还是给你请个大夫看一看吧,叫他给你开一些补药试一试。”
李氏的话只把阿瑜听得心里面一紧,脸上满是尴尬,敢情他以为生不出来孩子,全是她一个人的关系。
“阿娘,这事急不得。现在我和阿鲲天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生孩子这种事情还是要顺其自然,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阿瑜的话语里面颇有些无奈。
可李氏却摇摇头:“你这孩子,总是这样,把经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跟你说,这世上没有做不完的生意,也没有赚不完的钱,一个女人再强又有什么用,还是要子孙满堂,相公疼爱最重要。”
对于李氏的话,阿瑜不想辩驳,她跟李氏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要他们理解自己那个世界的观念是很难很难的,阿瑜只有对李氏打着马虎眼,“阿娘,我突然想起来,作坊里面今天好像进了一批新材料,我去看一看。”
说完,人便一溜烟走了。
只剩下婆婆李氏讷讷的望着阿瑜的背影,自言自语的说:“唉,这丫头。”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五皇子
皇后的丧事过后,大渝国的朝廷里又有了一件大事,一直在西边戍边的第五皇子马上要回来了。
五皇子司徒严今年刚刚二十二岁,他原本是贤贵妃所生,可惜贤贵妃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跟也是没有娘的六皇子司徒玉相比,司徒严的运气要好许多。
贤贵妃是士族大家的女儿,司徒严的外公刘涛也是大渝国赫赫有名的将军,早年曾经为司徒复山的父亲效力,被封为镇远大将军。
司徒严从小没娘,但有一个十分疼爱他的外公,司徒复山还没有继承皇位之时,从小养在外公的身边,五岁教他习武,八岁教他射箭,十岁教他兵法,只可惜这镇远大将军的命不长,在司徒严十二岁的时候,刘大将军便辞世了。
因为贤贵妃和司徒复山也是家族联姻而成的亲,贤贵妃在世的时候,就不怎么讨司徒复山喜欢,死了之后也只是给个封号意思意思,至于那个没有养在身边的儿子更不是很在意。
失去了仰仗的司徒严走了跟司徒玉一样的路子,只不过司徒玉从小长得就俊俏可爱,被太后养在身边,而司徒严在十五岁那年,主动向父皇要求去参军,虽然军中的日子很苦,但也好过留在京都被一帮虎视眈眈的皇室和士族大家所记挂。
就这样,司徒严去西部戍边一去就是七年,从一个小小的士兵混到了半个参军,不管这里面掺了多少水分,是占了他外公的光,还是别人看在他是皇子的面子上,至少这七年里,司徒严在军营里面习武,拉拢人脉,在军营里面也是混得风声水起。
可上个月太子过逝,让一直在西边的军营里呆着的司徒严有了想法,没有了太子,任何一个皇子都有机会当太子。国之储君,未来国君,谁会不生出丝毫念想呢?
再加上又恰逢司徒严的外祖母过逝,司徒严便修书一封,恳请皇上让他回京吊唁,司徒复山这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军营里面的儿子可以用。
朝廷里面的大臣虽然多,但真正跟自己一条心能被自己所用的却寥寥可数,耶律旭阳算是一个,陈锦鲲算是半个,至于司徒玉虽然还算满意,但毕竟母族身世低微,在朝廷没有根基,而且司徒复山暂时还不想早早的就交出手里面的权力。
而司徒严的到来,正好可以跟司徒玉相得益彰,一起为自己所用。
这一天,当司徒严来到朝廷的时候,司徒复山还是表现得相当的高兴的。
只见一位身穿金属铠甲,身材魁梧,一脸英气的年轻人走到朝中央:“儿臣拜见父皇。”
司徒复山一脸欣喜的模样,“严儿,没想到你一转眼又长这么大了,朕看到你穿上军装的样子,依稀有几分你外公当年的模样。”
陈锦鲲顺着司徒复山的目光看去,只见司徒严长着一张四方大脸,宽眉阔口,相貌平常,居然没有几分像司徒复山,声音也洪亮如钟,而且还带着几分西北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