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303)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皇后和太子虽然一前一后都对外宣称是病死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能够扳倒太子和皇后的人除了大渝国最尊贵的那位,还能是谁?

唐老太太这次来本就是为了拉太师下水,虽然上官启云没有入朝为官,但他是上官家族的嫡长子,手上还有着让人艳羡的财富,再加上他的名望和地位,勉强可以跟陈锦鲲斗上一斗,只要陈锦鲲一倒,没有权力相助的陈兮瑜并不难对付。

所以,她便偷偷潜入已经被封的太子府,在里面寻找到皇后留下来的遗物。其实那支竹笛皇后根本没有带在身边,一直放在小盒子里面,甚至连皇后自己都记不起来,这还是太子小的时候贪玩拿到太子府,又偶尔向唐老太太提到过,却没有想到现在居然被唐老太太拿来利用。

“老妇曾听说太师曾经是个重情重义,情深义长之人,却原来也跟其他人一样,只会趋炎附势,阳奉阴违。”唐老太太故意这样说,就是为了激起上官启云的怒意。

哪料上官启云非但不恼,反而轻轻笑了起来:“呵呵呵……你究竟是什么人?反正不管是什么人,但一定不是阿雪身边的人,她的人我都见过,再不济也听说过,根本没有你这号人物。你也不用说一大堆话来激我,说吧,你究竟想要我干什么?”

唐老太太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太师识破,只能换了一种说法:“我是从欧阳一族出来的,一直在幕后支持欧阳一族,后来又专门支持太子,平常我并不在京都,只是最近太子出事,我才回到京都来。”

唐老太太知道太师并不喜欢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徒弟,所以故意把自己说得跟太子不算很亲,跟欧阳一族很亲的样子。

上官启云也难得追问,只问了一句:“你特意冒着风险来找我,究竟是想做什么?”

“大人,皇后和太子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你作为他们曾经最信任的人,难道不打算为他们做一点什么吗?做决定的人虽然是九五至尊,可如果没有别人的唆使和行动,他们如何会碰上这样的祸事?你知道皇后临死前见了一个人吗?在她见过这个人之后,不肖一柱香的时间便上吊自杀了。”

上官启云听唐老太太这样一说,果然马上来了兴趣,他只知道宫里面对于皇后的死讳莫如深,却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内情,“皇后最后见到的那个人是谁?”

“是礼部大夫的娘子陈兮瑜,陈兮瑜跟皇后有仇,在渝县的时候,陈兮瑜不识好歹的拒绝了皇后的拉拢,甚至还告御状揭发太子跟地方官勾结,鱼肉百姓。后来陈兮瑜到京都,皇后找人教训过她,所以陈兮瑜一直记恨着皇后娘娘,没想到这个小人居然落井下石,在皇后娘娘最失意的时候用太子的死刺激她,搞得皇后娘娘伤心欲绝,才万念俱灰选择自杀。”唐老太太说这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颠倒黑白的本事是发挥得炉火纯青。

欧阳雪是上官启云这辈子最爱的女人,哪怕她嫁入宫中,上官启云也对她念念不忘,以至于走火入魔的终身未娶,才被除去族长之位。欧阳雪的死,无异是上官启云最痛心之处,如今听到唐老太太说出欧阳雪真正的死因,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他的眼神陡然间流露出几分厉色,眉头微微锁起,沉声问道:“那个女人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私自跑到冷宫中对皇后不敬?”

唐老太太心头不由大喜,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已经成功了一半,接着挑唆上官启云:“太师有所不知,这个陈兮瑜的相公陈锦鲲是皇帝最宠幸的大臣,而且陈兮瑜这个小贱人还擅长经商,来京都这一年不到的时候又是开酒庄,又是开胭脂铺子,已经赚了不少的钱,想必他们夫妻两个上上下下已经打点了不少的银子,所以才能这么快就得到陛下的垂青。”

“那天,陈兮瑜从冷宫出来,陛下也问过她,她只说是无意中路过而已,并未让皇帝起疑。况且,跟一个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被废皇后相比,能说会道的宠臣妻子更容易让人信服。”

唐老太太的最后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敲到太师的心坎上,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就这样死在一个蛇蝎女人的手里,眉间锁了一个死结,眼中的怒火更浓,半晌开口道:“你想做什么?我帮你。”

周五、周六、周日是三更,这两天是一更,帆帆也要过年呀。祝大家这几天吃好喝好,帆帆爱吃巧克力,貌似过完年又要胖了,(吐舌)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鸡飞狗跳

自打阿瑜和陈锦鲲成亲之后,陈贵夫妻两个最关心的就是阿瑜的肚子,隔三差五到阿瑜的房中检查她的日常饮食。

头天说,“你这丫头,怎么能吃这么生冷的东西呢?难怪怀不上孩子。”

第二天又说,“阿瑜,这是药房里的大夫新开的滋补药材,你快喝下去,要不是身子弱怎么会这么久也没怀上?”

隔天又说,“你们晚上睡觉不要太压着被子,也别压着锦鲲的腰,男人的精血都在腰部的位置上,压到了就不容易怀上了。”

……

阿瑜隔三差五的就这样被陈贵夫妇两口子折磨,阿瑜就不明白了,怀孕是夫妻两个的事情,怎么他们天天围着自己说,就好像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一样。明明在上一世里,科学家们都说,生男生女,怀不怀得上这种事基本上取决于男人。

唉,跟这些人道理也说不通,没文化,真可怕。

阿瑜天天忍受着抱孙心切的快要魔障的陈贵夫妻两个,只能早起晚归,尽量不要跟他们见面,可是这一天管家侯三却跟阿瑜说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夫人,你们搬到这府上也快一年了,再过几天便是“鬼抬头”的日子,你看是不是要跟这里以前的主人烧些纸钱?”侯三毕恭毕敬的问道。

阿瑜却搅尽脑汁想着这“鬼抬头”是什么日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便直截了当的问侯三:“什么叫‘鬼抬头’?”

侯三如实回答:“回少奶奶,‘鬼抬头’就是七月初七,相传这一天鬼门会大开,各式各样的小鬼都会放出来。”

阿瑜恍然大悟,“哦,那不就是七月半吗?”

“少奶奶,以前你们没有搬进来之前,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在家里为以前的主人烧一些纸钱,所以想问问今年还要不要烧?”

阿瑜的眼眸一转,“侯三呀,想不到你们这帮人还挺念旧的嘛。你们以前烧纸,是因为这里没有主人,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搬进来了,你烧纸钱岂不是把那些不该回来的人又招惹回来吗?”

大府里面出来的管家就是不一样,脑子活泛反应快,察觉到阿瑜不悦的语气,马上改口说:“哦,是小人考虑不周,没想到这一层,还望少奶奶恕罪,我这就叮嘱下面的人,七月初七那一天全府上下都不准烧纸钱。”

“嗯,你去通知吧。都说烧的纸钱多,引来的鬼魂多,咱们还是低调一些,别往府里招来什么不三不四的东西。”阿瑜随口打趣说。

“是。”侯三恭敬的应了一声,马上下去了。

对于府上留下的这个管家,甚至府里面其他的那些下人,阿瑜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她当初是一念之仁,才打算留下这些人,一来是因为这些人对府上熟悉,二来阿瑜是想让这些人感恩,况且再去替府上找几个熟练的下人,岂不是又要耽误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吗?

上一辈子最擅长这种成本合算的阿瑜,才不会花精力和时间在这种事情上面,反正是召下人嘛,只要忠心耿耿老实干活就行,其他的事情没那么重要。

可是,对于这个老管家侯三,阿瑜心里面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个人情练达处事圆滑的老管家好像隐瞒了什么,但是究竟是什么阿瑜又说不上来,也不知道这究竟是自己多想,还是女人的第六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