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36)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说话间,那位学监竟然把几个烧饼全收走了。

只留下陈锦鲲愣愣的站在原地,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

半天他才抓抓后脑勺,自言自语的说道:“敢情咱们学监大人是吃货呀!”

正文 第五章古怪夫子

古代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是什么?不是喝茶,不是饮酒,更不是下棋、钓鱼,而是……八卦。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生活水平有限的世界里,闲来无事,聊聊别人家的是非,侃侃身边的故事,倒是一种轻松打发时光的好方法。

自从陈锦鲲结识县城书院的学监大人,并且铁面无私的学监大人两次替陈锦鲲解围,还难得的收了一回礼——陈锦鲲小娘子做的几个烧饼之后,书院里对学监大人和陈锦鲲的关系就有了许多个版本。

版本一陈锦鲲是学监大人的远方亲戚版本二,陈锦鲲实际上是某京城官员的私生子,且是学监大人的旧友,受故人之托,所以对陈锦鲲多有照顾;版本三,陈锦鲲跟学监大人是忘年交,是在学监大人去周游列国是认识的;版本四,陈锦鲲根本就是学监大人捡来的孤儿,一直在身边抚养,而且,学监大人有龙阳之癖,跟那个美少年……

陈锦鲲听林大山讲完关于他和学监大人关系的几个版本之后,差一点嘴唇没笑歪。

特别是最后一个版本,说学监大人有龙阳之癖,传这话的人也不怕被学监大人听到,直接叫他去蹲墙角、挨竹板?

“真是无稽之谈,我明明跟学监大人初次相识,就被这些人以讹传讹,传得面目全非!”陈锦鲲愠怒道。

林大山打着哈哈说:“唉,谁叫这县城书院是当年天子建造,声名远播。这方圆上百里,都以能进这书院为荣,连与这里的夫子相识都是一种荣耀。”

陈锦鲲倒是满不在乎的说:“不就是个书院吗?就算是当年天子下令建造,也不过是让人学习的地方,至于搞得这样隆重?”

林大山明显是个话唠,一听陈锦鲲这样问,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我说锦鲲兄弟,你是不知道呀。咱们国家一共才四个书院,除了由皇帝亲自监学的天下书院,民间就剩下北边的锦绣书院,西部的山河书院,还有咱们南方的鱼龙书院。其中,就以我们鱼龙书院最富盛名。”

“这是为何?”陈锦鲲不解的问。

林大山故作神秘的说:“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学院的夫子不是一般人。我们学院一共有六大夫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教典学的刘夫子,曾是朝廷的礼部侍郎;教礼乐的余文之与教诗词的江沪心,都是当今有名的四大才子;还有教骑射的富坦夫子,乃是名门之后,他祖父是前任骠骑大将军,他自己也是当今的白马中将,有军职在身;而教法学的何夫子,则是前任刑部侍郎,推理断案,引章据典,那是头头是道;而教兵法的诸葛夫子,也是前朝军师的嫡孙,他编撰和修缮的兵法之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范本。”

陈锦鲲听林大山说了这么一大堆夫子的名声,心中不免好奇,“既然这些人都这样有名,为什么不继续在朝廷中做官?”

“这就是你不懂了,做官再有名,那也是天子的官。天子要你做什么,你不就得做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懂么?”

“可天子为什么要让这么多有名望的重臣跑到这里当夫子?”

“这才是鱼龙书院最特别的地方,要不然,全国三大书院,为什么这里最难考?”

最难考?陈锦鲲不由心里一喜,最难考的书院,也被他考进来了,而且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他未免有一点小小的自豪。

“这里的夫子这样有名,那院长大人肯定也不是个普通的人物?”陈锦鲲猜测道。

林大山听陈锦鲲这样一问,耷拉下脑袋,神情有一些沮丧。

“鱼龙书院的夫子确实挺有名,但院长大人却是由太师大人举荐的,不能说他没有才华吧,但是跟其他夫子相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你要是哪天看到个老头,问你家的身世,打听你家的家底,又问你将来的打算,那个人就一定是院长大人无疑。”

陈锦鲲听陈大山一说,顿时觉得好笑,鱼龙书院的夫子都非凡夫俗子,可院长大人倒像是个俗人,还真是有趣。

“这么好的书院,却有个这么俗的院长,倒有些可惜!”陈锦鲲轻轻叹息一声。

可是,林大山却话锋一转,眼睛忽的一亮,又提起了书院里面另一位有趣的人物。

“虽然院长大人不咋的,但是咱们的学监大人那可不寻常。”

陈锦鲲脑海里闪过那位不注重形象,穿着有一些邋遢,无论何时腰板都挺得很直,老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小老头。不知道这样的一位老人有什么特别的。

“学监大人怎么了?”陈锦鲲好奇的问。

这时,林大山压低声音,凑到陈锦鲲的耳边轻声问:“你知道咱们学监大人全名叫什么吗?”

“全名是什么?”

“耶律旭阳。”

陈锦鲲立刻睁大眼睛,问道:“他是外族人?”

“嘘……”林大山轻轻的在唇边一指,暗示陈锦鲲小声,“听说咱们耶律大人跟皇帝是发小,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南征北战。皇帝登基之后,本想封耶律大人为副丞相,可没想到耶律大人外族的身份被披露,还说他是敌军的皇子,跑到我们这里做奸细,当时朝中许多大臣联名举奏,要皇帝处死耶律大人。可皇帝念旧情,不但没处死他,还给他重新赐名,将自己的姓氏送给他,不许任何人再提起,还让他在鱼龙书院当学监。”

陈锦鲲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心底不由有些惊叹,想不到那位其貌不扬的学监大人竟然有如此离奇的身世和经历。

林大山又接着说:“所以,咱们鱼龙书院里,所有人都很尊崇学监大人。他在书院里的威望,甚至超过了院长大人。你没看到那些富家子弟看到学监大人时,都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吗?”

“听你这样说,这位学监大人倒是真值得尊敬。”

“所以呀,像这样神秘而尊贵的人物,居然两次帮你,还吃你带来的东西,怎么能不让人猜想?不过话说回来,你给学监大人吃的烧饼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学监大人会赞不绝口,还把所有烧饼都拿走了。我可听说,他曾经连别人送的黄金都丢到窗户外的!”

陈锦鲲听完,回想起小媳妇为自己做的两种馅料的烧饼,还觉得齿颊留香、回味余穷。难怪连古怪的学监大人都难以抵挡诱惑。

他不由轻轻一笑,对林大山说:“那些烧饼可是我家娘子的独家配方,只有我才吃得到的!”昨天没想起是七夕节,被各种花式虐狗后才知道!唉,又是一年单身的我,狗粮都吃光了……

正文 第六章自助茶楼

陈兮瑜坐在茶铺里,设计着新店开张的新菜式。

她仔细研究过,这县城里的茶楼糕点大多是无馅的,只有馒头、花卷、烧饼之类的,而且茶水的价格都挺贵,陈兮瑜就打算独癖蹊径,搞一些新点子。

“阿瑜,在做什么呢?”李氏跟陈贵一大早就看到儿媳趴在新店的柜台上忙活着。

“阿娘,过两天新茶铺开张,我有几个想法?”

“什么想法?”李氏问道。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媳主意多,而且她的主意到关键时刻都挺管用,就侧着耳朵倾听。

“我想把新茶铺设计成高、中、低三档消费,让任何到茶铺来的食客都能喝得起茶。好茶水八十八文钱一壶,送上好糕点四选二;中等茶水五十八文钱一壶,送上糕点四选一;次等茶水二十八文,送上糕点一笼。这样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可以在这里喝得起茶。”

婆婆李氏听完,不由好奇的问道:“阿瑜,这三档消费好像都差不多呀,有什么区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