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娘子(374)
姑嫂两个聊得正欢,却听到侯管家在门外通传一声:“少奶奶,六殿下来了。”
昨天阿瑜才刚刚把请辞的贴子送过去,六皇子今天就上门,显然是不想阿瑜就这样辞职。可是有些事情必须事先跟他讲清楚,否则以后只会给自己引麻烦,阿瑜想着就把孩子交到侯管家的手上,人便走了出去。
阿瑜邀六皇子在书房里面见面,一见到阿瑜,司徒玉便心急火燎的对阿瑜说:“阿瑜,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请辞?你知道军工作坊才刚刚开始运营,京都郊外的房子才刚刚开始售卖,你就这样撂挑子走人,叫我以后怎么办?”
阿瑜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应对:“六殿下,军工作坊已经开始盈利,只要多用些心,就能好好运作。至于京都郊外的房子,不是已经把今年的军饷赚回来了,殿下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错,按阿瑜所说的,军工作坊在按部就班的运行,军饷的问题也解决了,阿瑜功不可没,确实可以功成身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司徒玉的心里面就是觉得不痛快,万般不舍的情绪就如同自己当年被送进宫中,永远的和生母分开一般。
“阿瑜,你知道经商并不是我的强项,虽然那两个项目已经动了工,但是谁也不知道以后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如果还出现什么茬子,你叫我怎么办?”司徒玉一脸焦头烂额的样子。
阿瑜看了一眼司徒玉,平静的眼眸波澜不惊,像是看透一切的高僧,淡定而深沉,半晌问了一句:“殿下,你知道我遇险的事情吗?”
司徒玉心中一顿,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得到消息的当天,他就忍不住又悄悄爬上陈府的墙头,虽然那围墙已经经自己的手砌高了三尺,听到阿瑜有事,他心如刀割,可是就算亲眼来看了又怎么样?那人已经是别人的妻子,而自己只能远远的看她一眼,第二天司徒玉派人送来厚礼以示慰问,没有人知道他其实已经来过。
司徒玉沉声说:“知道,没想到你在这么险恶的情况下生下孩子,真是难为你了,我送来的那些滋补品不知道你吃了没有,如果有效果的话我还可以再送些来。”
“殿下,如果我需要吃滋补品的话,还需要你花钱买吗?经过这件事情,让我想明白许多,京都是个人才云集的风云之地,各种凶狠奸诈小人也汇集在这里,要想在京都生存比其他的地方更加艰辛,时时刻刻要小心翼翼,提防来自暗处的黑手,免得其他人因为嫉妒而起杀意。我是如此,陈锦鲲也是如此,我们似乎都不喜欢在这些的环境下生活。”
“你们想离开京都?”司徒玉听完阿瑜的话恍然大悟。
“我是有这个意思,但阿鲲还无法舍下自己的官身,但我心意已决,不想为了赚钱而把自己处于险境,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自己赚下来的家业离开这里。至于阿鲲,我会慢慢劝说他。”
司徒玉不由叹一口气,无比愧疚的说:“都怪我没有好好护着你们陈家,应该早些派一队人马保护你的。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居然让你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受伤,真是对不住你。”
“殿下何必这样说,现在京都的形势复杂,五皇子又对你虎视眈眈,你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我?”阿瑜淡淡的说。
“可是,阿瑜,你真的就打算这样放弃吗?开军工作坊的事情虽然是我的主意,但没有你的帮助,它也无法正常运营,你不管了,那又遇上什么问题可怎么办?还有郊外的房产,那是依你的想法而建的,里面有你的心血,你真的就打算这样一走了之,什么也不管吗?”司徒玉心里面在挣扎着,心中尤其不舍。
阿瑜的心里面也在犹豫,她原本答应陈锦鲲马上抛下这一切的,可今天听了司徒玉的话,她心里面又有些不舍。前世里面,她是一个醉心于事业的人,要她这一世真的抛下自己创建的事业在家相夫教子,她还真的做不到。
“也罢,我知道经商并非你擅长,我要是现在撂挑子不管,说不定又碰上一些奸险小人使坏,我就答应帮你三年,三年之后,不管你手底下的那些生意怎样,我都会离开,你看如何?”阿瑜提议道。
其实说心里话,听说阿瑜要离开,司徒玉是百般不舍,但她既然答应再帮她三年,至少还可以再见到她三年,总比就此彻底不见好。
想到这些,司徒玉的心里面挣扎一下,就点点头说:“好,那就三年。”
阿瑜把再帮司徒玉三年的事情跟陈锦鲲一说,让阿瑜意外的是,陈锦鲲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平静的说:“阿瑜,我知道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经商是你的兴趣所在,你愿意为了我,为了这个家而做出牺牲,我怎么能不体谅你?六皇子经营的那些生意,说白了也是为了大渝国的黎民百姓,我不会那样小肚鸡肠,是非不分的。”
听到相公如此善解人意,阿瑜觉得很高兴,“阿鲲,我答应三年之后就抽身,那时候我们的孩子也大了,如果你在朝廷中做官不顺利,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和银子离开。”
可是陈锦鲲怎么舍得就这样离开,阿瑜放不下喜欢的生意,陈锦鲲也丢不开自己的梦想,两口子各自有各自执着的地方,陈锦鲲看着阿瑜说:“这件事情暂时容我缓缓。”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女儿抓阄
阿瑜答应再帮司徒玉三年,可现在她刚刚生下孩子,司徒玉答应等她养好身子再去,这一段时间会由司徒玉的手下把军工作坊和郊外房产的帐本交给阿瑜来看,如果经营方面遇上什么也问题,也找阿瑜来出主意,而作为整个策划人的司徒玉就抓大的方向。
一眨眼快过一个月,乱乱也要满月了,陈锦鲲原本打算摆下满月宴的,但阿瑜不想太过铺张,就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个饭,算是庆祝,并没有大摆宴席。
形式可免,但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不能免,阿瑜这一回虽然生的是女孩,但陈贵依旧执着的要让孩子来抓阄。大渝国有个风俗,刚刚满月的孩子要让他们抓阄,拿出各式各样的小物件摆在婴儿面前,抓住哪样东西,将来就要朝那方面重点培养。
比如说陈锦鲲小时候抓的是毛笔,所以陈贵断定儿子将来能读书考取功名。而陈瑶婷抓住的却是奶娘手里面的一块米糖,陈贵只得摇一摇头,心里面却认为女儿将来注定是个吃货。
下人在床上摆了好几样东西,有胭脂盒,有米糕,有毛笔,还有一小块银锞子。把女儿乱乱放在床上,几双眼睛同时盯着她,看这淘气的小囡囡会抓住什么东西。
“乱乱,快去拿那个胭脂盒,将来一准长得漂漂亮亮,做个状元夫人。”这是婆婆李氏的希望。
“做什么状元夫人呀?乱乱,快听爷爷的话,却给爷爷拿来那支毛笔,将来变得跟你爹爹一样有学问,做个举世闻名的才女。”这是公公陈贵的期盼。
“你们都别瞎忙了,就算乱乱拿到块银锞子也是好的,将来可以跟她娘亲一样做个生意人,富甲一方岂不更好?”相公陈锦鲲倒是想得挺宽,他觉得自己的媳妇就是世上最好的女子,女儿将来能跟她一样也不错。
只有陈瑶婷对小侄女说:“乱乱,快给姑姑把那块米糕拿过来!”
“去!”陈瑶婷的声音,受到了家里人不约而同的打断,谁也不希望这刚满月的女婴将来变成一个吃货,因为家里面有陈瑶婷一个吃货就够了。
阿瑜看着陈家人现在的样子,不由的开心笑起来,她就喜欢这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就见自己的女儿乱乱伸开四肢,扭动着圆滚滚的小屁股,一步步朝前面的小物件爬去,小家伙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爬到一半就停下来,听着大人们说话,然后又慢吞吞的朝前面爬,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活像一只国宝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