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376)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那镖师果然是个活地图,长年走镖的生活让他对京都周边的地形分外熟悉,他仔细想了一下,马上回答说:“离这座山几公里外有一座白云山。”

“好,那我们就去白云山。”

白云山果然是个青山环绕,小桥流水的悠闲地方,只是这地方离京都较远,一般很少有人来。如果真的有人要住在这里,必定要在林子深处搭起帐篷,建几间茅草屋,而且肯定离水源不远的地方。

镖师的眼尖,他坐在马车上一路看着白云山上每一寸土地,然后在林子深处的地方一指:“他们在那里。”

阿瑜和陈瑶婷顺着他所指的地方看去,果然在远处搭建着两处很小的棚子,棚子好像刚搭好没多久,都没有门,屋顶和墙体只是用稻草随意的掩盖一下,要是碰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可能都会漏风漏雨。

看到这些,阿瑜的心里面不由一寒。因为自己的关系,害得这一村子的村民必须要抛弃安稳的地方,躲到这里来,真是有些惭愧。

前处不宜行马车,阿瑜便抱着乱乱,和陈瑶婷一起往深处走去,镖师则跟着他们一起。

还没走到棚子附近,就看到有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阿瑜仔细一见,正是那天为自己接生的妇人。

阿瑜笑着问道:“大嫂,你们搬到这边来了?”

那妇人抬起眼来仔细一瞧,好像也认出来阿瑜,惊喜的说:“姑娘,是你呀。”

她热情的把阿瑜几人带到了村子里,其实说是村子,其实现在只是两间临时搭建的棚子而已,一间让男人住,一间让女人住。因为他们刚刚搬到这里没多久,很多东西还没有建好,等以后日子长了,会搭建更多的棚子。

这个妇人很爱说话,从她的话里,阿瑜知道了坚持要让村民们搬家是村长的主意。

此时正是上午,村子里面的男人大多去打猎了,剩下的就只有一些妇人在忙着做饭、洗衣,照顾小孩。虽然这个村子里面的人不富裕,倒也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妇人把阿瑜他们带到一间棚子里,只见老村长正坐在房间里面打坐,像是在练习呼吸吐呐之类的东西。

“村长,还记得我吗?”阿瑜笑着上前打招呼。

老人立刻睁开了眼,看到阿瑜几人,眼神中有些意外。

“老人家几次谢绝我相公的礼物,让我觉得很是过意不去,本想亲自上门来谢你们,没想到你们却搬家了。要是因为我们而打扰了你和村民们的隐居生活,那我真是要过意不去了。”

老人很是和蔼,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说:“丫头,我们都是不受教化的乡野村民,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不习惯常年生活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再加上我也想到深山里面吸吸仙气,所以才想到带村子里面的人搬家,你不要想太多。”

老人这话是在安慰阿瑜,可阿瑜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谁愿意放弃殷实的物质条件,跑到这一无所有的深山里面,阿瑜也不好多问。

“村长,我们这次特意带来了一些工具和粮种,就算你们要常年隐居这里也用得上,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把这些东西收下吧。上回如果不是你们,我和我的小姑子就已经死在这荒郊野外了。”

“我家以前世代行医,正所谓医者父母心,哪有见人遇难而不救的道理。救你们是缘分,你们不用想太多,那些东西你们还是收回去吧,我们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大山会孕育我们的。”

见老人不肯收下东西,阿瑜特意露出为难的神情,“村长,我特意跑到这么远来找到你们,如果你们不把东西收下,我们怎么过得去呢?”

陈瑶婷也在旁边说:“是呀,上一回如果没有你的医术和草药,我们早就死了。这一回我嫂嫂特意到药店里买了许多的药材,你们生活在这里想要一下子备齐所有的药材不容易,为了村民们,你就收下吧。”

那个老人本就是个医者,知道要备好各种各样的药材不容易,说实话,他们村子里面的人经常到外面打猎,对药材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听阿瑜和陈瑶婷这样一说,便答应下来。

老人请阿瑜和陈瑶婷坐在棚子里面,又特意泡上一壶好茶,请她们坐在屋里喝茶,镖师守在外面,只等那些外出打猎的汉子回来,就一块把马车上带来的东西搬下车,村子里面的小孩围在棚子外面好奇的朝里面观望。

阿瑜静静的坐在房间里,感受着这大山深处纯朴村民们的悠闲惬意的生活,忽然从内心深处生出几分羡慕。

“来来来,这是小老汉在深山里面种的茶叶,乡间野物用来照顾客人,还望几位不要见笑呀。”村长热情的给阿瑜几人每人倒了一杯茶,连外面守着的镖师都没有错过。

看着杯子里面起起浮浮飘荡着的茶叶,茶香浓郁,清香十足,比京都铺子里面卖的几十两银子一钱的茶叶也丝毫不差,可这老人却谦虚的说是“乡间野物”,倒让阿瑜对老人的身份又增加了几分好奇。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知恩图报

怀里面的乱乱在母亲的怀抱里不老实,或许是对桌上的茶杯感到好奇,又或者是闻到了芳香的茶味,挣扎着就要出来,扭动着圆滚滚的小胖身体,就想挣脱阿瑜的怀抱。

村长看见阿瑜怀里的乱乱,可能是出于一种老人对孩子天生的关爱,忍不住开起玩笑来:“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好像对茶叶挺有兴趣,她也想喝茶了!”

“小屁孩,奶水都喝不过来,还懂得喝茶?算起来,老人家你也是我们家乱乱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你,她还不能来到这个世上。”阿瑜感激的说。

老村长很谦虚,捋捋长长的白色胡须说:“什么救命不救命的,万事万物讲究一个缘分,这孩子命不该绝,理应经我们之手顺利诞生,用不着提感谢。”

阿瑜觉得这个老人除了医术高明之外,心胸还挺宽阔,言谈举止间有股如侠士般的豪爽之气,不由让她又高看几分。

“老人家,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不知道应不应该问?”阿瑜小心翼翼的问道。

“什么问题?问吧。”

“上回袭击我们的人,虽然凶神恶煞,我们却第一回见到。可听老人你的话,好像对这伙人挺了解,我还亲耳听到你管他们叫‘黑面阎罗”,他们究竟是什么人?”阿瑜好奇的问道。

老人沉吟一会儿,慢慢的说出来那伙人的来历:“早在前朝年间,京都内就有一伙身穿黑衣的歹人,他们无恶无作,奸淫掠夺,杀人放火,让京都的百姓闻风丧胆。因为他们都喜欢穿黑衣,而且样子凶恶,所以百姓们都管他们叫‘黑面阎罗’。”

阿瑜心中觉得奇怪,“这伙恶贼这么嚣张,难道前朝的官府就没有人管?”

老人呵呵一笑,“管?谁来管?‘黑面阎罗’作恶的时候,正是前朝皇帝病危,举国大乱之时,整个国家都没有人来管,谁还会管京都里的几个歹人?好在后来大渝国初定,国内形势总算是暂时稳定,大渝国的元皇帝出旨平定国内的奸佞,这伙歹人也被京都衙门的捕快剿灭,很快便没有了消息。”

“剿灭?老人家,如果他们被剿灭了,那天看到的‘黑面阎罗’又是从哪里出来的?还有,听老人的话说,他们应该是很早就开始在京都兴风作浪,如果藏起来直到现在才出现,那么他们也应该是一群身体不便的老人,可我看他们都年轻力壮,倒不像是前朝的人。”

村长慢慢的把杯中的茶水饮完,慢慢的说:“所以,我也是这样认为,可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有行事方式,都跟前朝的‘黑面阎罗’并无二样。就算他们不是当初的那伙‘黑面阎罗’,也极有可能跟他们有关。曾听闻当初剿灭这伙恶贼时,也有一两个漏网之鱼,许是他们藏起来了,躲在某处深山老林中继续为非作歹,还培养出接替者,也说不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