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497)

作者:扬帆 阅读记录

“跟着他一块去,不是阿鲲的意思,是我自己的决定。当初陈锦鲲是想一个人去,是我不放心,与其两地分居,彼此思念,还不如跟着他一块去,反正我也喜欢出门见见世面。至于我家里的其他人,也是他们自己想要跟着去,跟陈锦鲲无关。”

阿瑜这样向着陈锦鲲说话,顿时让司徒玉无语,这是他们两口子的问题,他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愤愤不平?

可是,为什么自己明明知道不可为,却有一股酸醋味隐隐涌上心头,自己深爱的那个女人真的就要这样离自己而去了吗?

“阿瑜,此事你还是好好想想吧。毕竟你还是大渝国的皇商,这京都还有你的生意,你要是就这样轻易走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辛辛苦苦创下来的生意。”司徒玉苦口婆心的劝道。

阿瑜淡淡一笑:“殿下,此事不用费心,我前两天已经把生意转交给我最信任的手下,其他的产业也都变为现银,除了军工作坊的事情还没有跟你交接,其他的事情大部分都已经办妥了。”

原来早有准备,这更是让司徒玉语塞,仿佛觉得喉咙里面堵了一块棉花,想吐却吐不出来。

司徒玉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阿瑜一眼:“你居然走得这样决绝,难道这里就没有一丁点值得你留恋的东西吗?”

聪慧的阿瑜自然知道司徒玉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她现在已经是个已婚妇人,跟司徒玉之间只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再说了她在嫁给陈锦鲲之前已经做了选择,不想再牵涉到无聊的感情旋涡当中去。

“殿下,阿瑜现在是陈家的媳妇,殿下也有了自己的妃子,我听说皇子的婚假至多只有半个月,可是陛下却给了你们两个月的婚假,可见对你们这桩婚姻的重视。既然如此,你更不应该辜负陛下的一番好意。而且,那柳姑娘也确实是一位品貌双全的好姑娘,相信她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好皇妃,并且助殿下一臂之力的。”

阿瑜说出这样一番话,不过是想提醒司徒玉这桩婚姻的价值,司徒玉的母妃势微,这一直是他的一项软肋,现在有了柳家氏族的支持,其他的皇子也就不敢对他说三道四,即便司徒玉并不是真心喜欢柳嫣嫣,这桩政治婚姻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阿瑜提醒他,只是想点醒他,不想让他陷在感情的旋涡中无法自拔,有的人口口声声的说中意自己,其实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其实他中意的只是一个无法得到的梦幻,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真正在意的只是他自己而已。

阿瑜不点破,也不想点破,只是希望司徒玉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好好跟柳嫣嫣过日子而已,也这算是她走之前完成一桩心事。

皇帝的告示很快下来,召告大渝国所有的百姓,只要想拥有自己新的田地,就跟着陈锦鲲一块到边境开垦田地,这其中自然包括流民。

可是,有田地的百姓都不愿意离乡背景的大老远的跑到边境去,哪怕是被迫成为流民,也不愿意去。

赖在京都还有一口饭吃,离开这里怕是连口饭都没有了,谁知道边境那地方将来究竟会怎么样呢?

原本陈锦鲲还以为只要告示一下来,所有的流民都会蜂涌而至,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他心里面有些失望。

阿瑜却笑着跟他点破真相:“世人都是趋利避祸的,你说在边境新建的郡县怎么好,他们没有看到,但是呆在京都至少善堂隔三差五会发口粮,可以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谁也不愿意冒风险跑到现在什么都没有的边境去。”

“哼,这些愚民,就是鼠目寸光。如今放着大好的条件不肯去,等将来郡县建成,我也绝不会让这些势利的人跑去占便宜。”陈锦鲲气乎乎的说着。

阿瑜只当他是一句气话,没往心里面去,没想到陈锦鲲却放在心上。

新建郡县的地方找好了,银子也备好了,甚至连车马也准备了大半,可那些流民却没有几个响应的,这让皇帝司徒复山犯了难。

同样觉得为难的还有陈锦鲲,不过没过几天,他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招兵买马

现在碰上这种状况,一方面渐渐涌入京都的流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自愿到边关去定居的寥寥无几,先报名的几人除了是陈府的家丁,还有皇帝派去的人,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人报名。

连皇帝司徒复山都觉得有些垂头丧气,可陈锦鲲却依旧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司徒复山把陈锦鲲叫到御书房,“锦鲲,你去边境办事办得怎么样了?”

“正在办理中,一切顺利。”

“你们目前召集到多少人去边境?”

陈锦鲲毫不犹豫的回答:“一百零三人。”

司徒复山不由的皱了皱眉,“想必这一百零三人有不少都是朕派给你的人和你手下的人,真正心甘情愿去往边境的流民没有几个吧?”

“陛下果然料事如神,正如陛下所说,目前召集的人大部分都是我们本来的人,真正的流民却一个也没有。”

“一个也没有?那你还怎么到边境建立郡县?”司徒复山听得眉头锁得更紧,他知道陈锦鲲没有召集到几个真正的流民,却没有想到结果居然比自己预想得还要糟。

可是陈锦鲲却一脸轻松的笑意,没有半分沮丧与失意,嘴角依旧沁着淡淡的笑意,好像成竹在胸一般。

司徒复山不由奇怪的问道:“锦鲲,那些流民没有一个自愿同你去边境建小镇,你是否有什么良策?”

“陛下明鉴,微臣确实有一些好的想法,已经把它写成奏折,特意送给陛下来过目。”陈锦鲲说着,就从袖子里面拿出已经写好的奏折。

皇帝收到奏折已经不算奇怪了,自从陈锦鲲打算去边境建镇,就已经上过两封奏折,司徒复山不知道他的第三封奏折会有什么不同。

可是,当司徒复山打开陈锦鲲的奏折,看完了里面的内容之后,不由的眼睛一亮。

“爱卿,你这上面的方法可都是妙招呀,要是真这样做,我就不信有谁愿意拒绝。”司徒复山在看过陈锦鲲送来的奏折之后,马上一脸自信的表情。

“陛下,微臣也是这样想的。”

“嗯,很好。你有雄途大略,懂得为朕为忧,朕很是欣慰。”

“陛下谬赞。”陈锦鲲弯腰伏身行一大礼,举止表现得很谦虚。

司徒复山的目光再次停留在陈锦鲲的脸上,似有不舍。

“锦鲲呀,你是朕一手挑选出来的,自你任命之后,就无时无刻不在替朕分忧,朕如今刚刚让你当上丞相,你却要为了朕的天下替朕呆在边境开创新的天地,朕真有些不舍呀。”想不到司徒复山说起肉麻的话也这样要人命,要是对他宠幸的那些美人妃子听到,无不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可惜陈锦鲲并不是美人妃子,听到司徒复山的话就算是感动也是神色如常,只是嘴角划过一抹淡淡的笑意,继续说:“陛下,臣感激陛下的知遇之恩,想去边关是微臣的决定,能为大渝国的未来出一份力,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陈锦鲲的话让司徒复山很是满意,话虽说得文绉绉的,但道理就是那个意思,“士为知己者死”,皇帝对臣子有知遇之恩,臣子为皇帝肝脑涂地也是应该的。

司徒复山之前说那些话,也是为了听到陈锦鲲的这句话,大渝国的边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那里不但与其他的国家接壤,还是镇守边关的第一关口,如果那里真的能够建立一个小镇,不但可以增加收入,更会是边境的又一道屏障。

司徒复山既然让陈锦鲲去,自然是信任他,但是那里紧挨着野丘国和大靖国,是其他国家进入大渝国必经之地,在地理位置上可谓重中之重,表明上看陈锦鲲到决定到那里建郡县是看中了那里土地肥沃,其中里面还有更深一级的含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