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娘子(654)
一瞬间,司徒复山有一丝失神,他没有想到他多年想保守的这个秘密还有其他知情人,“这不可能,当年的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了,怎么还会有其他人知道当年的这件事情。”
“咳咳咳……陛下,你忘了,当年这件事情是你叫我去办的,我一向不喜欢杀人,你是知道的。保不定当年的我一时心软,留下了几个活口,他们当中还有知晓这件事情的。”
“你……”司徒复山一时间气血上涌,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真没有想到自己多年信任的好友会背叛自己。
“陛下,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位明君,但明君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老夫无能,不能改变你的决定,只能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来保全陛下的威严。我向陛下保证,自我死之后,不会再有人提起这件事情,你也莫要再找这些人的麻烦,让他们平平静静的度过余生吧。”
司徒复山有一些恍神,原本以为那个关系到司徒皇族的秘密只有一两个人知晓,却没有想到最信任的耶律复山居然欺骗自己,很有可能现在在大渝国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他埋藏多年的秘密。
对于耶律旭阳弥留之际最后的请求,司徒复山没有答应,而是失魂若魄的离开。
等司徒复山再次回到御书房的时候,宫人们又从大理寺传来了一个消息:“禀报陛下,史风云因为罪行被揭露,已经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大理寺办事一向是高效,既然是皇帝看不顺眼的人,就算再没毛病也得挑出一些毛病,更何况史风云这个人本来就行事不检点,除了构陷朝廷重臣这件事情,大理寺的人又查出他私下里卖官受贿,生活奢靡,甚至纵容小舅子打死他人,还替他掩盖罪行……这一系列的种种,都让史风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摊上这么多的事情,想要平安从大理寺出来已无可能,深知官场黑暗的史风云只能以死谢罪,希望这样能够让事情到此为止,不至于连累他的家人。
仅仅只是两天不到的时间,大理寺已经把史风云的案子处理完,原本以为提前完成任务告之皇帝,会让陛下龙颜大悦,没想到汇报好消息的宫人发现司徒复山半天没有反应。
“陛下,大理寺的人还在外面等着陛下的答复呢?”伺候司徒复山的宫人也是宫里面的老人,瞧见司徒复山没有反应,便壮着胆子又上前问了一声。
可是,司徒复山依旧什么也没有说。
宫人壮着胆子抬头瞧了瞧,就见皇帝神情呆滞的坐在那里,像是在看着什么,又像什么也没有看,嘴巴轻轻的一张一合,像是在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那宫人见形势有些不对,又大胆一些的往前凑了凑,把耳朵贴在司徒复山的嘴边,仔细听他说了一些什么。
隔着这么近的距离,才听清司徒复山细微又细碎的声音:“他骗我,他居然骗我?完了,一切都完了,司徒已经没有秘密,他们都在背后取笑我……”
前朝密诏一直是司徒复山的心病,他依旧记得当年先皇病重弥留之际,千叮万嘱一定要找到前朝密诏,把它毁掉,这一晃就是几十年,没想到等到司徒复山也老了,耶律旭阳也快病危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前朝密诏不过是个笑话。
说不定前朝旧主早就在暗地里准备了许多份的前朝密诏,埋藏在各个地方,只等到合适的时机让后人们开启,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司徒皇室是窃取江山的奸臣,司徒一族的声誉不保还算是轻的,只怕会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打着推翻他们的旗帜而造反。
一想到这么多,司徒复山就觉得害怕,神志也变得恍恍惚惚,根本就没听见宫人们在说什么。
“陛下,陛下……”宫人一连在司徒复山的耳边喊了几句。
可是司徒复山的脑海里只有耶律旭阳说过的那句话,‘陛下,那么知道你秘密的人,你杀得完吗?’。
“完了,完了……还有好多的人,我要杀光他们,杀光他们……”司徒复山嘴唇哆嗦着,断断续续的说着这几句话。
却把那个宫人吓得半死,听清楚司徒复山最后说的那句话,跌跌撞撞的就往门外跑:“天呀,陛下疯了!”
不要说这个梗有问题哦,耶律旭阳上了年纪,司徒复山也是会老的,皇帝也有可能中风或是得老年痴呆哦。好吧,这是,别太当真。
正文 第二十五章宫中大变
这些天,大渝国的朝廷有些乱。
先是五皇子底下最得力的将军被大理寺查出犯了重罪,自刎于狱中,五皇子不依不饶,非要说史风云是被人陷害的;这一波还未平,大渝国的左相大人也在前天离世,满朝文武为他举起了一场隆重的葬礼;紧接着,又传来皇帝忧劳成疾,卧病不起的消息。
关于皇帝的病,宫里面传出各种各样的说法:有说陛下是被耶律大人的鬼魂吓到了;有说是因为陛下思念耶律大人,而忧伤过度;还有的说是宫里面闹鬼,陛下是被宫里头的鬼魂吓到了,得了癔症……
众说纷纭,没有个定论,对于这些消息,陈锦鲲也懒得去追问,自从史风云死后,阿瑜的复仇名单上又少了一人,让他心安不少。
陈锦鲲少年为官,早就看透了官场中的事情,他已经心生厌倦,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过完余生,耶律旭阳死后,他看得更加的通透。借着皇帝生病不上朝的这段时间,陈锦鲲也告了假,理由是为娘子治病。
阿瑜哪有什么病?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佯装失忆,如今事情正向顺利的一面发展,阿瑜也懒得去装失忆。
她又开始帮忙打理京都的生意,在她的提议下,阿九把酒坊里的酒卖到更远的地方,而慕容宜和宫叔也打算以后改行做客栈。
除了打理生意,阿瑜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陪两个孩子的身上,回到大渝国之后,两个孩子和阿瑜的感情更好了。
思瑜最喜欢吃阿瑜做的糕点,只要阿瑜不忙,就天天缠着阿瑜做糕点。
当阿瑜蒸好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小汤包时,陈锦鲲也凑到小媳妇面前来分享。
阿瑜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陛下病还没有好吗?”
“没有呢,管他好不好,反正我已经请了一个月的假,对他们说我要回乡探祖。”
阿瑜轻笑一声:“之前说是要替我治病,现在又说要回乡探祖,你这事情还真多。”
“这有什么?要不是看现在的局势不稳定,我直接想丢一封辞呈告老还乡,朝廷里的那些破事,不理也罢。”
“你就这样舍得你的右相之位?耶律大人不在了,让你当左相也有可能。”阿瑜试探性的问道,她知道陈锦鲲不是喜欢权势之人,但是真的要舍弃一切未必就那么容易。
“阿瑜,你不是说喜欢布依国的天气吗?我们回到那里,开一家客栈或是酒坊,从此以此为生,远离朝中的那些纷扰,岂不是更好?”
陈锦鲲一说,让两个小家伙的眼睛一亮,思瑜一听说要去布依国,笑着拍拍手掌说:“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在布依国的树林里玩了,那里的天空好蓝,每天都可以听到小鸟的叫声,还可以天天放风筝呢。”
乱乱也喜欢那里的天气,不过,她更感兴趣的是布依国的人。也不知道那个淘气的小太子会不会遵守承诺,等她重新回到布依国,会不会不记得她呢?
“娘亲,我们要去布依国的话,是不是要早些动手,我听说布依国的冬天山路可不好走。”乱乱提醒道。
陈锦鲲在两个小孩的鼻子上一人刮一下:“你们两个小家伙,一听说要去布依国,个个都这么高兴。”
思瑜不服气的说:“爹爹,难道你不高兴吗?布依国的天气比这里好,而且娘亲也喜欢生活在布依国,我以前看你天天下朝都不开心,只有娘亲回来了,你才每天都笑,以后我们跟着娘亲一起到布依国生活,一家人就可以快快乐乐的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