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娘子(81)
品种多样,且价格便宜,一开张便受这些附近穷苦老百姓的欢迎。
再说那成衣店,虽说这里面有一些高档且价格昂贵的丝绸布料,但更多的是用普通且廉价的布料做的衣裳。这些衣裳款式新颖、做工精细,而且价格也比其他的成衣店低,很快便吸引了城中大姑娘小媳妇的注意。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这条街上的善堂。这里有大夫在这里免费问诊,开的药价格还比其他的地方便宜,据说是因为掌柜的以成本价卖药,几乎不赚钱。
而且,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在这里摆锅施粥和糕点,因此虽然这条街上的铺子开得较晚,也很快吸引了渝城百姓的目光。
再者,这条巷子就在叫花街的不远处,与赫赫有名的叫花街就隔着两条街,所以,这条街被喜欢逛这里的百姓称之为“后花街”。
“阿瑜姐,自从后面那条街开了一条新茶楼,把我们这里的生意都抢走了。”阿九愤愤不平的向阿瑜告状说。
“后花街”的名声也吸引了叫花街的一些游客,他们通常会逛完了叫花街再去逛逛后花街,阿九却是一脸不满的向陈兮瑜倒着苦水。
“开就开吧,真正喜欢叫花街的人还是会来这里光顾,不会影响咱们的生意。”阿瑜不动声色的说道。
平常不爱言语的宫叔也去后花街逛过,说别的东西他没有注意,但对美食倒是有一番研究。
“我觉得东家说得对,隔壁的茶楼我去看过,他们不光是卖糕点和茶水,更多的是卖各种便宜小吃。那里的东西既便宜,而且味道又好,好多东西竟是我也没有尝过的。”宫叔一本正经的言道。
阿瑜听完,心里面轻轻一笑,心说那些小吃你当然没有尝过,福建海味大馄饨、上海小馄饨、天津小笼包、三鲜大肉包、兰州刀削面……就算搁在现代,要一天之内全部吃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阿瑜却生生的把它们放在一家店里来卖。
可以说,只要逛过这家茶楼的,就能吃到天南地北各式美食。这些都是她在每天到富贵酒楼里教糕点之后,跟富贵酒楼的老板刘心源一块研究出来的。
王家图谋不轨,连刘心源都看出来了,为了叫花街的生意,阿瑜跟刘心源便决定在隔壁的街再开过一家茶楼。这样就算将来王俅使坏,影响叫花街的生意,也有其他的营生可以维持。
于是,两个人合作,各出一半的银子,由阿瑜提供菜谱,刘心源负责伙计,赚的钱对半分。
在开张之前,阿瑜把自己以前吃过的小吃全部想一遍,再告诉刘心源最得力的大厨,然后经过他们一番改良,才有这后花街里吉祥茶楼各式各样的小吃。
没想到这吉祥茶楼刚开张便生意火爆,眼见着要引领渝县餐饮界的味道。
对于后花街的繁荣,不明真相的阿九很不高兴,埋怨起夸吉祥茶楼东西好吃的宫叔,“宫叔宫叔,你叫我说你什么好?明明你是在叫花街做糕点,却夸别人家的东西好吃,你这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宫叔看着阿九愤愤不平的模样,打趣说:“呵呵,好吃就是好吃。就算你割了我的舌头,我也不愿意说假话。我打小就在厨房里长大,这什么东西好吃不好吃,我一口就尝得出来。”
然后,他转过头来,极有深意的看着阿瑜:“正是因为我去尝过那吉祥茶楼的东西,才会觉得有些奇怪。没想到这茶楼里的糕点,居然会跟我们叫花街的茶铺味道一样。”
“啊?味道一样?”阿九像是发现什么天大的秘密,大呼小叫的喊着,“他……他们怎么会做出跟我们味道一样的糕点?莫不是到我们这里偷师?哎呀,阿瑜姐不好,他们偷用我们的糕点,咱们怎么办呀?”
正当阿九抓耳挠腮之时,宫叔却说:“这糕点虽然在厨艺精通的厨师手中,可以做得味道类似,但要想做得一模一样,除非厨师本人去做,或者亲自传授,否则是不可能做得味道毫无差别的。当初我这糕点是跟着东家学会的,一板一眼都是跟她一样,才会味道相同。”
可阿九却听不明白,呆呆的问道:“宫大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糕点不可以偷师吗难道还会是阿瑜姐教别人做的?”
阿瑜来到渝县之后,最庆幸的是请到了两个得力的伙计。阿九虽然年龄小,性情直爽,有时候会冲动,但脑筋灵活、处事活泛,只要稍加历练,会是她生意场上的好帮手。
而宫叔为人低调,性格内敛,虽然他有时候会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但是厨艺精湛,人也踏实,将来做个主厨什么的不在话下。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这叫茶街才会有如今的局面。
刚才听到宫叔的话,阿瑜心里面暗自庆幸,觉得宫叔不愧曾经是宫里面的御厨,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事已至此,她也不再隐瞒,直截了当的说:“不错,那后花街茶楼的糕点是我叫他们做的!”
“啊?阿瑜姐,你糊涂了?这糕点不是咱们家的独家秘方吗?你教会别人,岂不是拆咱们自家的台?”小阿九愤愤不平的问道。
跟着阿瑜这么久,他早已经把叫花街当作自己的家了。
宫叔瞪了阿九一眼,“都夸你机灵,怎么今天这件事情却想不明白?既然东家已经承认那茶楼的糕点是她教别人做的,那么那家茶楼肯定也是东家的产业。”
阿九不解的眼睛睁得老大:“阿瑜姐,那是真的吗?你真的又在后面的街开了家茶楼?”
阿瑜点点头,“不错,那家店确实是我开的。”
“为什么?阿瑜姐,你这不是抢了自己的生意吗?”
正文 第五十七章花街富豪
阿瑜平静的说:“生意是抢不走的。顾客觉得一家店怎么样,心里面都有一杆秤,一旦习惯了在哪里花钱,本能上就会喜欢继续在那里花钱,没有那么容易改变。”
“可是,可是阿瑜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明叫花街的生意已经很好了,为啥还要到别的地方开铺子?”
阿瑜嘴角弯成个弧度,她的眼睛里面闪烁着超越年龄的精光,眼神中带着几分神秘,慢慢的说道:“我开的可不光是茶楼,还经营其他新的生意。但我在后花街最满意的,还是吉祥善堂。这渝城的百姓太苦了,穷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我在那里开善堂,一是为名气,二是为了给全渝县的百姓谋福利。这人活一世可不单单是为了钱,有了钱能帮助更多的人,赚来的钱才更有意义。”
这样一说,阿九好像听明白一些,“阿瑜姐,那后花街的名气可越来越大了!好多的穷人现在都喜欢到善堂来看病,真没想到这善堂竟然就是你开的。”
“有了名气,生意才会更好。许多来后花街看病的人,都会知道这里不仅有看病不要钱的善堂,还会知道在这条街上有味道好、价格便宜的小吃。将来,还会知道这里有好看又不贵的成衣店,和价格低廉的布料店。”阿瑜津津乐道的说,眼神中充满希望。
“阿瑜姐,原来你是想借着善堂创出名气,你想得可真周到!我想用不了太久,这后花街肯定会跟叫花街一样有名。”阿九又惊又喜的说。
可是成熟稳重的宫叔却若有所思的样子,半天才问起:“东家,自咱们叫花街开张以来,都是以饮食和游玩的生意为主,你突然跑去做别的生意,岂不是风险很大?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你这冒冒然的做起来,只怕是到时……”
“你放心,我做这布料和成衣生意前期虽收益少,但绝对不会亏本。”阿瑜很有信心的说。
要知道,她为了这家新布料店和成衣店,可是特意到其他地方找货源,确定那些布料的进货渠道都比渝县便宜,这才敢动手。
至于成衣店嘛,她可是花了大价钱到隔壁县里请来手艺精湛,且从业几十年的老绣娘,又招来三个年轻好学的新裁缝,让老绣娘带着新裁缝一起做,这才敢在这后花街开成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