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154)+番外
便是让其担任总商会会长,也未尝不可!”
“武安侯言之有理。
若有才之人仅仅只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便被人强行埋没,不予重用,这未免也太可惜了些!”
“……???”
如果说之前唐远林和武安侯两个人站出来支持云舒,大家都还能够理解,
毕竟他们一个是云舒的外祖父,另一个的嫡亲孙女儿是云舒的伴读。
但柳相忽然也冒出来表明立场,这就让人很是不解了。
总不能是因为六皇子跟圣安公主关系好的缘故吧?
这,这也说不过去啊!
要知道柳家可是江南首富,新商税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之前叶太傅第一次提出新商税一事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也是左相一派的人。
他这态度怎么突然一下就变了?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柳相这究竟是发的什么疯,
就连外头候着的云舒听见这动静,都颇为意外地抬了下眸。
唯有宣武帝依旧神色平静,好似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遭:
“那依左相之见,该当如何啊?”
“回陛下,臣以为,可召圣安公主入殿。
公主殿下究竟能否担得起总商会会长的重任,一问便知!”
柳相微微一礼,乍听之下好像是公公正正,没有任何偏颇,
可实际上,却是三言两语就定下了“只要圣安公主真有那个本事,那她便可当得商会会长”的基调。
宣武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便宣圣安公主入殿吧!”
“宣圣安公主入殿!”
宣武帝话音刚落,一旁的李德海便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喊了一声,
紧跟着,宣政殿敞开着的大门之外,一席红衣身形纤细的少女就那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了众人身后。
因为是逆光的缘故,离着稍微远些的大臣们,甚至都看不清她的五官,
只能看到那一道人影正在缓缓向着殿内走来。
清晨初升的朝阳并不灼人,淡淡的一层金光洒落在她身后,为她勾勒出了一道金色的光影。
一直到她踏入殿内,才有人骤然回过神来——
圣安公主方才竟一直就在殿外候着!
也就是说,今日这一出,当真是陛下早就同那叶清安商量好了的。
是陛下,想要让圣安公主入朝!
右相心中一凛,他不敢细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在转身收回目光的同时,顺带着给了户部尚书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
第136章:怎么她一来,朝中画风都不对了?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宛若走T台红毯一般,自两侧齐刷刷向她行注目礼的大臣们中间穿行而过,云舒姿态随意自然,
仿佛她来的不是聚集了整个天盛朝大脑的宣政殿,而是御花园中某条毫不起眼的小道。
就连行礼时的语气,都还带着几分轻快的意味。
宣武帝眼皮一跳,总觉得这小崽子进来之后,宣政殿里的气氛都好像变得不那么正经了。
奈何现在时机不合适,宣武帝也不好多说,只能淡淡开口道:
“起来吧,方才在殿外,可都听清了?”
“回父皇,儿臣一字不落,全都听清了!”
云舒一本正经地直起身子,拱手道:
“还请父皇给儿臣一个说服诸位大臣的机会!”
宣武帝:“……”
不对劲的感觉更加浓厚了是怎么回事?
这小崽子昨日的确已经答应过他,不会主动挑事儿没错吧?
这瞧着……似乎不太像是能安分得下来的样子啊!
罢了,总归她应当是有分寸的。
那帮老顽固折腾一下也没什么的。
只花了不到三秒钟就成功说服了自己,宣武帝微微颔首:
“可。”
“多谢父皇!”
嗓音清脆地冲着宣武帝道了声谢,云舒挥袖转身,简简单单一个挑眉的动作,尽显嚣张得意之色:
“是哪几位大臣觉得本宫担不起总商会会长的责任来着?”
“是臣说的!”
刘御史第一个就忍不住站了出来。
他们这些御史台的人,平日里干的就是监察百官的活儿——
换句简单易懂点的就是,他们是专门负责给人挑刺儿的。
谁做事儿出了纰漏,弹劾一下,
哪个大臣家里孩子没教好闯了祸,弹劾一下,
甚至就连公主皇子们,言行举止不符合皇室风范,也要弹劾一下。
总之就是大事小事,但凡他们觉着不对,看得不顺眼的,那一个弹劾折子立马就送到皇帝手里了。
刘御史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快三十年,见人就挑刺的毛病都已经快要刻进骨子里了,
他看不惯云舒那嚣张嘚瑟的模样,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云舒之前就已经被这人弹劾过不下一手之数了,现在见老熟人又冒了出来,她眉眼都没动一下,已然是波澜不惊了:
“刘御史是吧?你觉着本宫不行的理由是什么?”
“公主如今为何还在上书房同六皇子一块儿学习,臣便是为何认定公主担不起这份责任!”
谏臣不可畏死,刘御史便是公主的面子也一样不给。
他神情倨傲,一副不愿与云舒这种不学无术之人为伍的清高模样,
云舒倒也不恼,只是轻笑了一声:
“刘御史说这话倒是有趣了。
如果本宫没记错的话,刘御史二十岁那年想要参加会试,但你的夫子认为你学问还不够,最好是能再沉淀三年。
但刘御史脾气硬,不听劝,夫子无奈之下,只能将此事告知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