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264)+番外
宣武帝:“?”
他下意识的就想起了云舒之前给人铺设地龙时那离谱的报价,顿时嘴角一抽:
“就为了大冬天里种出几颗土豆,便如此大费周章,
你是生怕朝中那些个大臣们没有弹劾你的由头?”
“儿臣这可不只是为了那几颗土豆啊!儿臣是天盛百姓!”
云舒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经地为自己辩解道:
“父皇您可知,这土豆的亩产量是多少?”
“多少?”
宣武帝挑了下眉,
云舒也没指望他能真配合着猜一猜,顺势便竖起了两根手指头:
“至少这个数!”
“二百斤?”
宣武帝冷笑一声: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朕今日早朝上,才说过水稻的亩产量。”
四百斤的水稻都没有嘚瑟到要住进“暖房”的地步,区区亩产二百斤的土豆……
“什么二百斤啊!”
云舒嫌弃地收回手指:
“是两千!”
“……”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就连站在旁边候着的李德海听到这个数字,都忍不住抬起头来偷偷瞥了云舒一眼。
亩产两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若圣安公主这话是真的,那再过几年,天盛朝就再也不会有百姓饿着肚子吃不饱饭了!
李德海一个御前伺候的太监尚且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
就更不用说宣武帝了。
费了好大力气才勉强维持住了自己面上平静的表情,
察觉到自己握着筷子的右手还微微有些颤抖着,
宣武帝索性直接放下了筷子,一脸严肃地望着云舒:
“不是说带回来的土豆数量很少?
你如何能得知它亩产可达至少两千斤?”
“父皇您看这一桌菜用的土豆多吗?”
相比起宣武帝的严肃认真,云舒面上的表情就显得轻松多了,她用手随意地比划了一下:
“这么多土豆,都是儿臣从这么点儿小花盆里头挖出来的。”
宣武帝就看着她比划的大小,在心里估算了一下,
确实,倘若这么点儿的地方就能种出那么多土豆来,
那……亩产两千斤,兴许也真的不是梦!”
宣武帝深吸了口气,正想再多问两句,
就听云舒又主动开口道:
“怕父皇您不信,儿臣特意让人带了一盆过来,
父皇您要亲自看看吗?”
“看!”
亩产两千斤怎么说都有些过于惊人了,他必须得亲自看看才行!
第233章:太子妃早产
继之前跟着云舒在凤阳宫……后头的怡和宫亲自试验曲辕犁,翻土种织贝花之后,
宣武帝又在御书房内,挖起了土豆。
正如云舒所说那般,这小小的一只花盆里头,种出来的土豆数量却是惊人的多!
兴许……
【模拟人生选择系统为您服务。
请选择您接下来要做出的决定:
A.同意云舒的提议,让她在皇庄搭建暖房,尝试种植土豆;
B.担心搭建暖房太过费钱,拒绝云舒的提议;
C.同意云舒的提议,但拒绝让她搭建暖房,希望她尝试直接种植。】
适时弹出的光幕,像是在肯定着他的猜测,
宣武帝眸光一亮,顺手就先选了个A,
【您选择了A,三个月后,成功收获一批土豆,五年后,天盛粮食短缺问题基本消失不见。】
这土豆竟然只要三个月便能长成?
如此看来,一年两熟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难怪……难怪现在就这么点儿东西,竟也能在五年后基本解决天盛掉粮食短缺的问题!
宣武帝忍着兴奋劲儿,快速扫了眼第二个选项,
里头的内容果然是他不喜的。
他径自就跳到了第三个选项上面,
【您选择了C,因为没有暖房,部分土豆冻死了,极少数侥幸存活,
云舒意识到,兴许在南方地区,土豆不需要暖房,也能一年两熟。】
好好好,一年两熟果然也能成!
虽然仅限于南方地区,
但那又如何?
天盛位于南方的城市可也不少!
宣武帝小铲子一扔,目光热切地望着地上那些他刚刚才挖出来的“泥疙瘩”,仿佛像是在看什么绝世珍宝:
“皇庄那边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能尽快弄出更多的土豆种子,你要怎么做朕都支持!”
“父皇英明!”
云舒顿时眉开眼笑:
“那儿臣搭建暖房的钱,能去问户部尚书,严大人要吗?”
宣武帝:“?”
钱啊……
想起前些日子因为那一千万两银子,严朝荣那老家伙见天儿地在他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国库如何如何没钱,
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的又是如何如何的心酸,
宣武帝忽然就有些心虚了。
这中间才没隔几天呢,若是又要让户部掏钱……
宣武帝轻咳一声,深沉地点了下头:
“可。”
严尚书哭就哭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土豆多重要啊!
怎能因为严尚书哭两嗓子就不搭暖房不种土豆了?
宣武帝大手一挥,表示让云舒放手去干的同时,心里想的却是东宫那边儿的太子——
小崽子这功劳现在是越立越大了,再继续给什么玉如意之类的赏赐,他都要不好意思了!
正好下个月小崽子也要到十四岁生辰了。
既然有些事情迟早要发生,那不如就稍微提前一些吧。
太子这个做哥哥的,之前都对小五下过那么多次手了,
还个生辰礼,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