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273)+番外
退一万步说,父皇难道就不能为了他最疼爱的闺女儿自掏腰包造个房子吗?
现代普通有点儿实力的人家里都还会给闺女儿买房呢。
云舒心里嘀嘀咕咕地吐着槽,嘴上却还是一口答应下来:
“那儿臣回头就让人算算大概得多少钱。”
没办法,谁让她当了太女呢?
以后少不得有朝中的官员要来找她议事儿,凤阳宫毕竟是在后宫里头,前朝官员根本不能进出,
就只有让她搬到前头来了。
也就是她现在年纪还小,才刚刚开始接触朝政,
不然只怕连重建的工夫都没有。
从御书房里离开,想到自己即将要为新东宫花费的那一笔钱,云舒越发坚定了必须多多赚钱的决心。
她出宫之后,第一时间就找上了姜元宝——
没办法,工部这边,外祖父现在还在盯战船的事儿,
郑桥章上次被她点拨一回之后,这段时间梦里都在琢磨着蒸汽的问题。
现在就剩下一个姜元宝,因为水泥厂已经能够自主运转,无需他再继续盯着而空闲下来。
云舒到的时候,姜元宝还正揪着手里的棉花琢磨着什么,
听见动静抬起头来,见到云舒的瞬间,眸光噌的一下就亮了起来:
“微臣拜见太女殿下!”
“起来吧,你这儿琢磨什么呢?”
“回殿下,之前见殿下把这东西塞进衣服里头,将它们制成了柔软温暖的冬日衣物,微臣就想着这丝丝缕缕的,若是能直接织成线的话,做成布料,定然也是极为舒适的。”
姜元宝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
“可惜还没来得及尝试,不然就能让殿下您也瞧瞧了。”
“巧了这不是?”
云舒挑起眉,从袖袋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对方:
“看看这个。”
“这是……”
姜元宝愣了一下,接过图纸仔细琢磨片刻,眼底亮光更甚了:
“这是改良版纺织机!
仔细看改动其实并不大,只是把原本横着的单个纱锭改成了竖着的八个纱锭,但效率一下子翻了八倍!”
“看图纸是这样没错,但实际的本宫也没试过,
你可以先把它做一个出来,就用这织贝花果实试着看看能不能纺出纱线。
若是可以,就用这个多纺些线出来,再织成布料。
不过切记,这期间一定要保密,不可让外人知晓。”
“是。”
姜元宝虽然不知道太女殿下为何会有这样的要求,但他什么也没问,一口便答应下来:
“只是不知这织出来的布料,殿下何时需要?”
“一个月内做出来就行了,另外……”
云舒说着,又取出了一叠银票:
“这个也给你,让水泥厂多造些水泥出来,本宫要给京城铺路。”
第241章:万一长城挪成内圈了呢?
“整个京城都铺上?”
姜元宝一愣,有些迟疑:
“那恐怕会有些困难。”
“不必全铺,只要给城内的主干道,以及城外入城的这一条主要驰道上铺好就行了。”
知道他迟疑的难点在哪儿,云舒微微颔首道:
“本宫之后会让京师营的人来帮忙配合进行封路,除此之外,还会在京城日报上刊登招工的消息,你只需要负责监管即可。”
“是。”
……
将铺路和纺织机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云舒便在宣武帝的催促下,老老实实地开始了她每日下朝之后再去御书房打工的日子。
好消息,经她之前秋猎那回给宣武帝念奏折,并吐槽奏折废话太多之后,深以为然的宣武帝便下令整改了。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天盛各地的官员们也已经渐渐习惯了精简奏折内容,现在的奏折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多余的字眼都没有。
坏消息,因为过于精简,现在的奏折全是加强版文言文压缩包,
遇到比较寻常的内容都还好,
但要是那种事情本身就比较复杂的,云舒这半吊子的古文阅读水平,看着就有些费力了。
宣武帝第一次发现她竟然连有些奏折里的内容都无法精准理解到位的时候,气得差点儿又把她遣送回上书房!
好在云舒端正了学习态度之后,进步还是非常快的。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德海站在外头,基本上就已经听不见御书房内,陛下暴躁的教学声了。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因为云舒学习进展迅速的缘故,
更重要的,还是两人商量起政务时,云舒总能以一种十分清奇的观点,令宣武帝沉默。
比如……
“威远大将军上奏说北襄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想要用水泥将现有的长城加固,并新修一段延伸至幽州,你如何看?”
“回父皇,儿臣以为没有必要。”
“为何?”
云舒理直气壮:
“国库现在不是没钱了吗?修长城那得多费钱啊!
不差钱的时候也就算了,大不了留给后世当个景点也挺有意思的。
可明明很差钱,还要费劲巴拉地去造,万一这以后打着打着,长城挪到国内变成内圈了,边防效果也彻底消失了,何必呢?”
宣武帝:“?”
沿着边境线建的长城,如何能挪到国内变成内圈?
那长城难道还长了腿,会自己跑不成?
宣武帝下意识的就想反驳,然而下一刻,他就想起了人生选择模拟系统之前模拟出的那个“一统天下”结局。
宣武帝:“……”
那个一统天下的天圣帝,该不会就是云舒这小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