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足球同人)[足球]豪门队长想退役(180)

作者: NINA耶 阅读记录

卡尔今天情绪很难高涨,不过他还是看起来很正常地活动着。但晚餐也不知道是酒店协调不开,还是哪个工作人员在发神经,竟然弄的是那种完整的大长桌,把所有人都塞在上面。

这里的所有人,指的是随队的体育总监萨利另两个高层,完整的教练组,所有球员,以及后勤团队。

有可能是酒店协调不开,也不知是不是吃了回扣,要定这种奢华风的酒店。餐厅内闪烁的水晶吊灯,金碧辉煌的桌子都搞得他们像要开晚宴,矿泉水被打开倒进雪亮的红酒杯里,餐巾纸被折成天鹅状,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香水味。

这一切颇有种舞台剧一样的浮夸,和现实生活太脱离了,让所有人都很不自在。但更不自在的当然还是他们全坐在一张桌上这种事。如果没坐在一起,倒不碍事,可既然已经坐成这样了,就不得不进行一些社交。

体育总监萨利作为目前层级最高的领导,硬着头皮站起来,举杯讲了两句:

“大家都知道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巴黎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我们是拜仁慕尼黑,我们有最好的球员、最棒的团队。希望明天大家全力以赴,不要让球迷失望。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开始享受晚餐吧!”

掌声稀稀落落地响了一下,谁也不想多说什么,场面冷淡得要命。

萨利无视尴尬满脸镇定地坐下。但越是尴尬的时候越容易冷不丁出事故,就在空气还安静又粘稠时,J罗不小心打翻了自己面前的酒杯,伴随着清脆炸响,一时间水花和玻璃花一同飞溅。

一片惊呼和低骂响起。

“抱歉!”他手足无措地刚站起身,就被椅子哗啦地板的尖锐噪音吓到了,又一屁|股坐了下来,继续举着头,语言不通在这种状态下带来的心理压力最大了,他又只能不断重复:“抱歉!”

在巨大的背景音里,卡尔眼神依然放空,还在缓缓地往嘴里送小勺的沙拉菜。

虽然隔着好几个人,但穆勒已第一时间很热心地起身去喊工作人员来帮忙,马丁内斯则是充当翻译器,在慌里慌张地喊哈梅斯别乱动也别不好意思。玻璃渣的确棘手让人难以清理,而且衣服湿着也没法继续吃饭,三个都得站起来去换衣服。

这混乱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穆勒忙着稳定气氛,笑着开玩笑试图活跃气氛,才让这个突发事件显得好玩了许多。

“没事,没事,明天比赛别这么慌就行了!毕竟球场上可没有玻璃杯,只有对面球员的balls——”

零散的笑声传来,但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这句经过翻译变得乱七八糟的玩笑话反而让J罗显得更加手足无措。

一点点小事都能闹得整个桌子吃不下饭,看了真让人发愁。安切洛蒂也不得不起身组织秩序,用带着点口音的德语皱眉道:

“好了,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该换衣服的换衣服,坐下的坐下吧。大家都小心点,明天的比赛才是关键,不用在这些小事上分心——托马斯,小心地上还有玻璃碴,回来坐下吧,好好填饱肚子。”

这是一句很平常的提醒,甚至很有点温情,可到了此时此刻,却像是火星落入油锅里。

外贝外冷笑着插了一句:

“小事?明天才是大事?明天要是再这么踢下去,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这一声不大也不小,可以理解成是他在发牢骚,但也能理解成是故意说给安切洛蒂听的。

意大利老头不得不迎战,眉头一皱,看向他:“你什么意思?”

“啊哦,请不要激动——我也没说什么。”

“不,来吧,讲讲,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如果我真的有什么要说的,也只能是善意地提醒教练一声,咱们的首发阵容是不是该重新考虑一下了。别到时候再被对方打了两个再换人,晚了!”

外贝外不满地摊开手,脸上却是带着讥讽的笑。

萨利头皮发麻,在长桌那端已站起身,过来试图阻拦:“好了!不要在餐桌上聊工作,都先坐下!”

但安切洛蒂已经在和外贝外拍桌了,平日里忍让的耐心终于告罄,他受够了拜仁无法无天的球员——随意冲着媒体抖露更衣室内情,随意在场上更改战术,现在甚至开始在大庭广众、在餐桌上,就敢和自己的主帅争吵!

谁家教练当成他这副窝囊样子!!!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总是写着和善和愉快的端庄圆脸显示出十足的火气:

“还有谁有不满,全都说出来!来!我倒要看看这比赛的名单是我这个教练说了算,还是你们这群小子说了算!”

不少人已瞠目结舌,还有很多人偷偷把目光投向了卡尔——很难想象在他在的时候队里能发生这么离奇的事。

卡尔从不会让更衣室失控,但最近更衣室就是失控了。

现在应该是他也起身缓和矛盾的时间了,但队长大人依然只是不动如山地在座位上坐着,撑着脸垂眸看沙拉菜。

卡尔,你到底在想什么啊!你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吗?不能这样失职啊!

好多人对他产生了超级沮丧、失望和甚至有点埋怨的心情,恨不得站起来拉住他的胳膊晃晃,大喊一声“队长你说句话啊”。

基米希身边的阿拉巴就倒抽一口凉气,打字和他说:“完蛋了,看来卡尔是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怎么回事啊,真累了吗?还是对这些事力不从心?这不像他。”

基米希瞥了他一眼,一边情不自禁地焦虑,觉得他说得是对的,也许卡尔这些天来的异常都不是在搞什么高级管理,而是消极怠工,但很快他又坚定地驳倒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