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65)

作者:倾墨 阅读记录

而卫长歌这边,只有徐世铭和路无缺眼前一亮,其他人只觉得此法新颖,闻所未闻。

底下众人也是面面相觑,被先生考核自是应该的,可半年后一月一考,考得不好被退学岂不是证明自家孩子能力不行,那可就丢人丢到家了。立时就有人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反观那些孩子们依然十分开心,并没有意识到入学后是多么残酷的局面。

林闻自然听懂了,想到这些孩子里将来有一部分仍要离开学堂,不知怎地心下一片黯然,似是又回到几年前,因为家境贫寒,自己放弃科举的时候。

“若是孩子们都能考到乙等及以上呢?”林闻突然转头向卫长歌问道。

卫长歌从来就没想到过这种可能,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她,深深懂得竞争的魅力和残酷性。只要一旦开始争,怎么都会有输家的。那种全部保全的可能是不存在的。这是自然生存的法则。而这个时代还保留淳朴尤其是林闻这样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怎么会懂的呢?

可是那些残酷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林闻让她第一次觉得先生真的是个伟大的词汇,他不是在搞什么噱头,或者一时激动,而是真的在认真想自己询问这种可能。

“当然都留下!”轻轻吐出几个字,卫长歌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林闻的眼中却瞬间燃起烈火。

“谢谢你!”林闻粲然一笑,转而喊道“要报名的孩子抓紧,未时开课。”说罢一甩衣袖,草草行了一礼,向学堂走去。

卫长歌却认认真真向林闻行礼。因为只有她看见,刚刚这书生走过的时候,眼里已满含泪水。谁说书生意气可笑。是难能可贵才对。当把对现实的无条件屈服,当做成熟,才是最可笑的事。

李水和赵虎组织本村人,维持报名队伍的秩序,路无缺和尘香则负责书写花名册,收缴束脩。可架不住人多,最后连徐世铭和卫长歌也不得不协助,才堪堪赶在未时前一刻,给所有孩子造好名册。

“长歌,你这字”徐世铭拿过一沓卫长歌写的纸,才看了一眼,就直摇头。赵虎走过来看了一眼,虽说他不识字,可也觉得这写的是有点丑。

“看医书,没空练。”卫长歌淡淡扔过来一句,就转身走开。都说字如其人,在卫长歌这里好像有点行不通啊。

却说县令和孙老板上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围在学堂四周,却鸦雀无声。孙老板刚想卖弄一下,笑容才挤到嘴边,下一刻就被梅岭拉住了。

梅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见到此情此景也是肃然起敬,不敢有半点亵渎之心。三人相携缓步靠近,却是心下一惊。

原来外面围坐着的都是些大人,大人里面却是孩童,有的在堂上,有的在堂下,虽说环境各有差异,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庄严肃穆。

可能是受到了感染,县令夫妇和孙老板都收起了各自的心思,静静站在那里听林闻讲课。既然已经打破了常规,林闻也没有讲《幼林琼学》或者《三字经》,而是挑了《菜根谭》里面的几句讲了起来,没有那些之乎者也,这些刚入学的孩童和门外的大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等林闻讲过之后,又请卫长歌讲。卫长歌对国学并不精通,只得见了《劝学》倒也应景。

梅岭待卫长歌说完最后一句话,才带头走了进去。

有段时间不见了,卫长歌有些诧异,可还是迎了上去,正要行礼,却被梅夫人一把拉住。

“老爷这卫神医,可真是年轻,看着还是个未许人家的姑娘呢。真是好本事啊!不但医术高明,学识也是有的。可惜我们那不争气的侄女,教了这多年,却连姑娘你的万分之一都比不上呢!”梅夫人笑着把卫长歌捧得老高,不过是想拉拢她,再者算是为梅思雨之前做的事委婉地向卫长歌道歉。

“夫人客气了!”卫长歌回道,脸上挂着得体的笑。

梅岭一身官服,且赵村的人之前就见过他,立时拜了下去,其他人见状也跟着拜下去。

等众人礼毕,梅岭笑呵呵地走到林闻跟前“这位先生可就是林秀才,刚刚你讲的我可都听进去了,深入浅出,观点新颖,令我茅塞顿开啊!”

林闻赶紧躬身,谦虚道“小子不过是末学后进,当不得夸!”

梅岭当年也是个有抱负的人,这几年官场磨练,才多了些别的心思,此时倒也触动了心思,没等众人谦让,自己就到堂上,洋洋洒洒见了好多鼓励办学,鼓励学童上进的话,他讲的自然又比林闻和卫长歌好很多。

不时还能赢来一阵掌声。直讲到酉时,才算作罢。

正文 第84章老李头

眼看着学堂里众人陆续散去,凤凰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卫长歌心里知道,今日过去,凤凰山学堂的大名就会传遍澄安县。因为就在刚刚,他们一致决定以后每月初五都要请人来讲课,不拘于儒家经典和科举一途。

不要说澄安县,或是大宋即便放眼天下,也没有那个学堂愿意将自己的门户开放于外,第一次开放的教育方式和学风就这样悄悄在这个山间学堂开启了。

梅氏夫妇没有下山,梅岭今日才算是一扫之前的郁郁,和林闻推杯换盏,就在这小小的学堂里把酒言欢,喝到兴处,还作几句诗。孙老板自然是作陪的,这场酒直喝到月上中天,梅氏夫妇和孙老板才上车而去。

第二日,果如卫长歌所料,又有许多人上山来送自己的孩子,可都被她婉拒了。只说半年后若有人退学,才可替补进来。那些人怏怏而回,却见这学堂的高度又拔升了不少。

街头巷尾都是关于卫长歌和分级的热烈讨论,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每月十五的大讲堂。因为卫长歌说了,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有独到见解,或者奇思妙想都可以去大讲堂上讲出来,不论你是什么阶层。

“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啊!”一个酸腐儒在临街一家酒馆里抿了一口酒道。

“老李头,你这话我可不喜欢。士农工商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这大讲堂可以有,可是什么人都上去讲,那成了什么?”旁边一个瘦子说道,甚是不忿。

“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连变通都不知道。龙生九子还个个不同,你一辈子才过一种生活,一种体悟,听听别人的,难保对你不是启发。”

“我傻?我傻起码还是童生,你连一次场都不敢下,装什么装,哼!”

“呵,我那是不愿意死读书,我学的东西都是经世致用的!你懂个屁!”那腐儒眼看就要动手。

旁边第三人只得做和事老“哎呀,我说你们两位,到时候去听一听不就知道了,没影的事争什么争,来喝酒喝酒!”

那老李头,呸了一声,站起来摇摇晃晃径自离去,并没注意到街角一辆马车上,正有人仔细打量他。

“大牛,打听一下此人!”只听这人吩咐道,恰是卫长歌。

这几日学堂的事告一段落,卫长歌又开始关心起药园和药田的事。今日早起刚刚在药园逛了一圈,正准备去趟药田看看开垦的情况,去被春草的到访打乱了。原来曾如兰自用了卫长歌给的药膏,那疤痕竟真的一天淡似一天。

昨日,正打算和徐世文好好亲热一番,不想徐世文竟被徐老爷禁足了,不许探看。许家上下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禁足这样的待遇,以前只可能出现在徐世铭的身上。可这次似乎风向一夜之间都变了。

曾如兰使人跑了还几趟都见不到徐世文,向徐夫人打听,那边也是三缄其口,只带话让她不要多心,好好养胎。

曾如兰急得没了法子,只能向卫长歌打探,毕竟徐世铭和她往来甚密,想是有些风声的。卫长歌心想这路子绕的倒是远,本不想趟这浑水,可想到那去疤药,还是决定再跑一趟。

李大牛驾着马车在街道中缓步前行,今日并无集市,可道路两旁依旧人声鼎沸,卫长歌看着此情此景心下感叹这个时候,商业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了,对于自己心中的计划又生出不少信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