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个好妈妈(343)
她观察到,梁松年的智商并不是很高,他冲动易怒,力气大,但他遗传了吕阿花心灵手巧的特性,做起东西来很快,手比较巧。
将来能做一些机械类、建筑类的工作,但是高智商的金融文字工作估计不行。
江瑛决定,花二十来年的时间,给他留下一份产业,将来离开的时候,传给他。
各种考察之后,江瑛决定去做机械加工,她现在力气大,小小的零件加工不是问题。
她打听到,在郊区有几家汽车配件生产厂,可以到他们那里上班,也可以领一些活回来干,但是要押金。
第二种类型江瑛很喜欢,梁松年放了学得去接他,领回来干比较合适。
她押了一百块钱,领回来了不少的配件活,比如修理各种橡胶的小垫子,加工各种弹簧,还有螺丝螺母,还有小方向盘。
江瑛每天送梁松年上幼儿园后,就背着一个蛇皮口袋到工厂交活儿,然后又
从工厂背一堆新的回来,下午将梁松年接回来之后,江瑛就领着他一起干。
他小小的手指比江瑛还要灵活,拿着一个小工具挫,三下两下就把一个飞毛扎刺的橡胶垫子挫的圆圆的,他边干边说,“妈妈,这个活干起来可真好玩啊!”
江瑛问他,“不累吗?”
“不累,我喜欢干这个,比在幼儿园滑滑梯还要开心。”
梁松年的眼睛也好使,哪个螺丝和哪个螺母是最配套的,他很快就能挑拣出来。
他替江瑛干活的时候,江瑛就去做饭,两个人吃的饱饱的,就继续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充实又快乐。
梁松年问江瑛,“妈妈,这是厉害的本事吗?”
“还不算,这是最基本的,你现在挫一个这样的小垫子,挣一毛钱,还有的叔叔做一个方向盘,可以挣10块钱,还有更厉害的叔叔,可以做出拖拉机,三轮车,汽车,那才是厉害的本事。”
“妈妈,我将来也要像他们那样,做汽车,做拖拉机,我还要做飞机。”
“好,那你要努力呀!只说说不行。”
“嗯!我要好好学习!”
这种小零件做熟了,江瑛在这个配件加工厂就出了名,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叫何宝珍,干活又踏实又快,还仔细,其实很多都是梁松年帮她一起做的。
厂里信任她,交给她做一个更大的东西,但这个东西需要一个加工设备,出于对江瑛的信任,厂里免费提供这个设备。
于是,江瑛搬了家,搬到离工厂比较近的地方,也给梁松年转了学。
她在郊区找了一个小院子,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棚子,用来放那些小型的加工设备,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不再用袋子背着那些材料来去,而是开着电动车运来运去。
这个时候,梁松年上了小学,每天放学后,他写完作业,就帮着江瑛做这些东西。
一天,梁松年打磨一个方向盘,他用砂纸磨来磨去,正是七八岁的年纪,他很喜欢这些东西。
他将方向盘放到江瑛的电动三轮车上,“呜呜呜”的,假装自己正在开车,嘴里还不停的“滴滴滴”,将方向盘转来转去。
转着转着,他感觉有些不对,跟江瑛说,“妈妈,我觉得这个方向盘这里要是再弯一些就好了,现在这样很不舒服。”
江瑛问他,“哪里不舒服?”
“这里,你看,每次一转,这里就硌手,不舒服,要是少了这一块就好多了。”
江瑛试了试,果然如此。
第二天,江瑛跟工厂里的人说了这个想法,厂子的人试了试,确实觉得改进以后会更好,对江瑛大加赞赏,并给她发了一笔奖金,一共500块钱。
江瑛高兴的拿着钱回了家,对梁松年说,“你看,你昨天跟妈妈提意见,我转达给厂里后,被他们采纳了,这是奖励给我们的钱。”
“松年,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这个钱给你!”
江瑛把钱给梁松年,他不接受,“妈妈,你拿着吧,我不要。我的小本子上记着,我现在已经花了你很多很多钱了,早已经超过了500,这钱你留着吧。”..
他又问江瑛,“妈妈,这算是厉害的本事吗?”
“这个本事有点儿厉害,已经很棒了。但还不算最厉害的,你继续学习,长大后就会有更厉害的本事。”
“嗯。”梁松年点头,他现在已经比以前沉稳多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确实不错。干的活多了,慢慢就能当的了家。
第247章 线人妈妈21
在梁松年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江瑛在郊区买了一套二手的房子,这是一家本地人留下的,他们随着儿女去了南方,以后再也不回来,干脆卖给了早已经认识的江瑛。
院子很大,能让梁松年骑着自行车绕一大圈,江瑛给他买了一辆儿童自行车,他天天像只快乐的小鸭子一样,骑着自行车嘎嘎嘎的从院子里骑到街上,又从街上骑到院子里。
有了自行车,他像是不会走路一样,除了吃饭睡觉上学,其他时候都恨不得长在自行车上。
江瑛也没想到,一辆自行车就能让他如此的快乐,她说,“骑个自行车你就这么快乐,等长大了会开车了,那还得了?”
梁松年高兴地蹦起来,“妈妈,骑自行车都这么快乐,那开车得多快乐,我要开车,我要开车。”
每当这个时候,江瑛只要说一声,写作业去,就马上能把这只快乐的小鸭子变成霜打的茄子,低头耷拉脑袋的进屋了。
新房子院子很大,江瑛索性将院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做初始的原料加工,一部分搞成精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