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个好妈妈(436)
本县城的人理由更恰当,这是在他们县城属地上发现的,理所当然是他们县城人丢下的,虽然不知道是哪个脑子进了水的丢下的,但就是他们的。
有粮食了,人们有底气了,结结实实的吵了一架,差点儿没打起来。
把身上的力气吵没了以后,开始面对现实,最后商定,不分属地,按人头分,为以示公平,先在这里休整一天,把这些东西分完了,再往前走。
每个人都同意。
于是,吹哨点人头,开始分粮食,必须本人到场才能分,不到场的不给分。
怕不够分了,拿着一个盆,先分一轮,剩下的再接着分。
大伙也不嫌麻烦,分几轮都行,只要能分着粮食,在这里住一辈子也行。
有些人搓着玉米面细细的看,“这么细的玉米面,是怎么碾出来的,这得累死几头驴才能碾的出来。扔了的人真是个败家子、大棒槌!”
旁边的人说了,“要是人家不丢,咱还没吃的呢!”
“要我看,这就是老天爷显灵了。要不这年景,谁能白白扔粮食?”
不管如何,从早上,一直到下午,才把这些粮食和盐巴给分完了。
那些水,也是挨家挨户分,最后几口大缸舀的干干净净,一会儿就被太阳晒干了。
每人都得了两三天的粮食,高兴的这些人够呛,有会唱歌的还扯着嗓子唱起来,吸引的人们纷纷围观,在这草木枯朽的逃荒路上,竟然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该做晚饭了,有人大方要贴饼子,有人小气,只肯熬一点儿玉米粥喝。
江瑛拿出她的炉子和锅,准备做个一锅出,反正今天大家都有东西吃,她也不太显眼。
她拿出一块腊肉,炒一炒,再放上路上掐的野葱,掺和着她自己的葱蒜,再把一个土豆切成小块扔到里面,添上半盆水,然后在锅边贴了几个饼子。
有人拿着玉米面问她,“大妹子,能不能借借你的香气,也给我贴两个,让我闻闻味儿。”
“行。”
江瑛接过来,沿着锅边贴了一整锅。
等了十来分钟,一掀锅盖,香气四溢,腊肉熏得土豆和玉米面饼子都带着一股肉香味。
江瑛将带汤的饼子给了那人,他千恩万谢的走了。
张浩和张佳直咽口水,“娘,好香啊!”
“加了肉就是香!”
三人盛到碗里,慢慢的吃了,这个时候天色尚且不晚,夕阳趁着天边的晚霞,格外美丽。
风细细吹,这么多天人们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又饱饱的休息了一天,个个都很惬意。
第325章 命硬的妈妈20
江瑛靠在背篓上望着远处,这时,又见到那个领着儿子的男人在四处推销他的儿子了。
八九岁的男孩子被他领着,一个一个问过去,男孩子的脑袋越来越低,一句话都不说。
很快到了江瑛这边,男人脸上浮起笑容,“大妹子,要女婿吗?”
这是什么话?
男人把手边的小男孩往前推一推,“你看我这儿子,吃的少干的多,脑子灵活嘴巴好使,还听话,大妹子这是你女儿吧?要不要给他找个女婿?”
小男孩抬头看江瑛一眼,大大的黑眼睛眨巴眨巴,脸瘦瘦的,看江瑛盯着他,又低下了头。
江瑛问道,“不是刚分了粮食吗?怎么还把孩子推出来?”
男人苦笑道,“我儿子太多了,一共七个,年龄又挨得近,个个都是能吃的时候,那点儿粮食根本撑不过几天,到后面还得挨饿。还不如早早给他找个人家。”
江瑛觉得这孩子太小了,心里不忍,“那些大的你怎么不让他们出来,偏偏让这小的出来?”
“大的吃的多,更没人要。”
走了这么多家了,旁人一看到他们就摆手,有的连理都不理,江瑛还是跟他们说话最多的一个。
再看看两个蹲在旁边眨着眼睛看他的张浩和张佳,男人觉得江瑛这里有戏。
好说歹说想让江瑛把人留下,江瑛带着两个孩子天天有吃的,已经够显眼了,再加一个,她十分犹豫。
再说要是没粮食了,她再拿些出来,这一路上总不会饿死。
但她知道,男人不知道,见江瑛一直说不动,男人一狠心站起来,对男孩子说,“年年,以后这就是你丈母娘了,你要听丈母娘的话,爹走了!”
说完,男人冲着江瑛鞠了个躬,“大妹子,谢谢你了!”
然后他转身就跑了,别看人长得瘦弱,但是速度并不慢,一会儿就淹没在人群中不见了。
江瑛站起来,“哎哎”的叫他,早已经没了影儿。
这么多人,要是白天一个一个找,估计也能找到,但这天都黑了,人都凑成一堆一堆的,江瑛又离不开,这可怎么办?
江瑛叹了口气,又坐回去,垂眼看着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抬起头,瞅了瞅江瑛,抿了抿嘴说,“婶子,你别担心,明天我去找我爹。”
“你能找到吗?”
“能,昨天他就把我扔给一户人家,可别人不要我,我就等天亮了去找的他,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
江瑛有叹气,这么小的孩子,“你要是丢了怎么办?”
“丢了?”
小男孩歪歪头,“丢了就丢了,爹说了,反正回去了也没我的吃的,早晚得饿死,要是丢了能活命,还不如丢了。”
这话说的,旁边的人听得都唏嘘起来。
但谁也没吭声,他们结伴同行这么些天,已经知道江瑛的脾气,是个好心的人。
但这个时候,劝他留下这孩子,就是行他人之慨,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