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这人为何多次婉拒夫郎贴贴?(104)

作者: 麻烦借过一下 阅读记录

最近两人赚了不少钱,陆元心态好了不少,少赚这点钱也没关系。

“行,不过家里面也留了不少,够你吃。”

因为腊味太成功,他们还不怎么舍得全部拿出去卖,留了不少在家,现在卖的,是李果的那份占大头。

第90章 过年

至于李果同不同意他俩这样,反正他也没机会从屋里出来,就只能放手让萧明陆元去折腾了。

陆元每每看见摊位上那堆排骨就心情愉悦,没人买才好啊,这都是他的咯。

“明天就不带排骨来了。”

萧明极力控制着嘴角上扬的弧度,还是压不下去脸上的笑意。

陆元现在就跟之前豆豆望着架子上的肉流口水一模一样,区别就是一个脸上没毛,一个脸上全是毛。

“这可是你说的啊,那我现在就……”

“这些排骨我都要了,算算多少钱。”

就全部收起来……

陆元震惊得嘴都没能合上,不是,他还没嘚瑟两秒,这人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见陆元没动,还满脸惊讶的模样,这人皱起眉头,“我来晚了,这些都有人买了?”

萧明:“没有,你要的话,我给你包起来。”

还是没能忍住笑了出来,萧明开始数排骨香肠有多少,陆元好不容易才从自己这么多排骨都没了的事实中清醒过来,眼巴巴往那边瞅。

他表情太明显了,脸上一点藏不住事,买排骨的见他好像不情愿,顿时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怎么既然拿出来还不想卖?”

“不是,因为一直没什么人买,他早就念着要拿回家自己吃了。”

萧明无奈地笑笑,跟客人解释陆元没有其他意思,“他馋了许久了。”

见是误会,这人知道自己刚才说话语气不太好,赶紧跟陆元道了歉:“对不住啊,我没有其他意思,是我家一个厨娘买了你们的排骨,让小少爷瞧见了,尝了一个后就闹着要吃。”

“家里主子们催得紧,我问了你们摆摊的地方,赶紧就过来了。”

陆元没有生气,不过是件小事,他应该是那些大户人家的管家,也不容易。

今天带出来的排骨香肠卖了将近半两银子,之前没人买的时候无人问津,那个管家走了以后,居然又有人来问,可惜一根都没有了。

眼瞅着离过年还有七八天时间,本来以为今年应该不下雪了,谁知道一觉起来,房顶上面已经盖了一层薄薄的雪。

地面有些湿,估计是早前落在地上的雪化了。

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能通过天气的变化,早上起来看霜哪会儿融化,大概知道从哪几天开始下雪。

刘婶子有个老姐妹就很会看这些,告诉她以后,她第一时间就来通知了萧明陆元。

让他们打算好猫冬过年的时间,天太冷了,谁还出去闲逛,都是早早买好吃的备上,一直在家待到正月雪化后。

萧明早就做好了打算,家里面买了不少耐放的萝卜白菜,实在不行就留几茬儿豆芽,混到开春没问题。

早上出门前陆元多带了些银两,今天卖完东西,他们就去买年货回家准备过年了。

小推车满着进城,又是满着出城,下次再来,就得到明年了。

下雪,天冷,为数不多的好处就是肉放在外面不会坏,能把田地里面的害虫冻死。

院子里放了三口缸,最大那口里面全是些开膛破肚后的鲜鸡,是给李果炖鸡汤准备的。

整个村儿能买到的母鸡都在这里了,还混了两只大公鸡,那是准备在大年三十炖来吃的。

另外的两口缸,大的里面是猪肉,小的那口是鱼肉。

村里外出做工的男人们也回来了,在外面读书的没多少,加上周家的周成,也就三个人。

读书十分耗费钱财,没多少人能供得起,要不然就是有钱供,脑子也不行。

孟永宁跟周安都在府城读书,不过没在同一家书院。

周安读书的书院束脩要贵一些,孟永宁的要便宜点,毕竟村长家比孟家有钱。

孟伯上次跟随他们一起去府城看望小儿子,就留在那边干活没有回来,算起来快有小半年了。

“你还记得孟伯吗?”陆元忽然问。

“有点印象。”萧明勉强还能记起来。

孟伯经常在外面干活,这个月不是在城里,就是下个月去了其他地方,萧明没见过多少次,陆元见的次数要多些。

孟伯是接席面的,就是办喜事请的掌勺大厨,在十里八乡挺出名的,一次能赚不少钱,不然也不会供得起孟永宁念书。

干大厨的都有一把子力气,要炒大锅菜,所以萧明唯一能记起来的,就是孟伯似乎长得很壮实,甚至还有点胖。

孟伯跟刘婶子感情好得很,听说是青梅竹马,所以他对陆元特别好。

大部分干厨子的在家都不喜欢做饭掌勺,孟伯也不是例外。

可能时不时会做点小零嘴给自家小孙女解解馋,刘婶子和儿媳妇开口也能炒两个菜。

孟永安就算了,孟伯对他人嫌狗厌的态度似乎一直都没有变过。

不过要是陆元过去吃饭,他还是很乐意露两手,看见小辈吃了自己的饭菜,脸上露出赞叹的表情,有种让人特别满足的感觉。

陆元敢肯定孟伯回来发现萧明变聪明了,绝对会大吃一惊,还没到那天,已经开始在脑补画面了。

陆元在想事情的时候,总是一句话都不说,还要一只手,或是双手一起捧着下巴,微微抬头盯着上面。

到底在盯着什么地方,萧明不知道,反正不是在看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