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欺君之罪(114)

作者:张佳音 阅读记录

然而他百般澄清解释否认,流言依旧不可挡。

成王一系捏住不放,明知道陛下忌讳,仍在不断地放大陆文两家的事。

朝中有眼明心静的,却也只能为两家叹息,男女私情之事,最是难以辩驳。

景帝得知后问询陆家父子二人。

陆屿是今科状元,才学自不必说,在翰林院任职十分得力,陛下还采纳他的进言举办了蹴鞠赛。

而因着此事,景帝训斥理国公和陆屿,一个朝中重臣,一个新科状元,竟教流言泛滥。

他完全不提成王在其中搅风搅雨。

理国公府——

父子四人同在书房。

陆峥疑问:“到底是谁传出去的,难道成王在朝臣家中安插人吗?”

陆家皆未怀疑是平南侯府和文家传出消息,他们相信灯会乃是意外,毕竟文家完全没必要舍中书令林老大人择代表麻烦的理国公府。

陆屿道:“安插人也属正常,陛下在京中也是耳目众多。”

莫说如今的皇子们,便是陛下当年争权时,也曾另先皇后周旋于先帝后宫嫔妃及王妃命妇们中间。

陛下也曾以恩信、赏赐笼络,金帛收买拉拢的朝臣甚至在其夺位时起了大作用,而且朝中传言,当今有一支暗卫,隐于京中,有可能是身边的同僚,有可能是随处可见的贩夫走卒。

理国公陆弋见过许多大风大浪,并未受流言所扰失了冷静,“四郎,你与文家女的名声皆已有损,此事你如何打算?”

陆峥着急,“难道真要四哥娶文家娘子吗?分明是有人故意!”

在场几人谁不知道是故意。

世子陆巍道:“成王如此,本就是剑指太子,我担忧的是,太子殿下才稍振作,若是陛下对国公府不满,进而打击太子殿下,恐会影响太子殿下。”

他与太子从小相伴长大,感情深厚,看着太子从意气风发至颓丧,好不容易心气儿重燃,若是再受打击深重,恐怕就彻底颓废了。

理国公府和太子已绑在一起,无法不顾及太子殿下。

陆峥急道:“为了太子,更不能与文家牵连了。”

陆屿道:“文家恐怕也不愿意与我们绑在一起。”

文家乃是中立之臣,所以当初与同为中立的平南侯府结亲。

理国公叹道:“无论如何,为了消弭两家名声上的影响,得去文家提亲。”

至于文家如何打算……

是为了女儿答应,还是为了不和理国公府牵扯,牺牲这个女儿,他们无法左右。

陆屿歉疚地躬身,“儿子疏忽,”

之后,理国公夫人便亲自登门去文家提亲。

高氏对理国公夫人很是客气,但也只是客气,并未露出理国公府来提亲便欣喜若狂的神色,也没教女儿出来拜见,委婉地告知“要考虑考虑”。

理国公夫人有所准备,也不介意,表示出诚意,稍坐坐便走了。

·

理国公府一往文家去,朝堂上便有人弹劾起理国公府结党营私。

文家主不在家,几家姻亲包括平南侯许伯山皆要据理力争。

景帝没有对理国公府去文家提亲一事表态,但帝威甚深,这些日子早朝上的气压都极低。

婚事更是搁置,陆家不能提,文家也不可能在这风口答应。

平南侯府——

有人拿文馨儿和陆屿作筏子,文馨儿的名声受损,身不由己,方静宁好不容易消减的愧疚卷土重来。

她如今想要知道外头的事情,随时可以知道,教人一打听,成王也掺和其中。

有成王的事儿,就有忠国公府的事儿。

方静宁坐在暖炕边上气愤难当,拍桌子道:“为何总是这样行事,当初你我便是如此,如今竟又用相同的法子来坑害馨娘和理国公府。”

她都敢拍桌子了,可见是没那么小心翼翼了。

许活道:“你当朝堂上那些大人们皆事事体面,他们能干出在太极殿对骂动手的事儿。”

方静宁微微张开嘴,“不怕陛下降罪吗?”

“有的言官,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指着撞柱子搏名声,岂会怕陛下降罪。”

方静宁忧愁,“陛下果真会不满吗?”

“朋党视为奸党,结党营私乃是重罪。”

“成王一系搅得朝堂上乌烟瘴气,陛下也能容忍?”

“你又岂知陛下是容忍还是放纵?”

方静宁讷讷无言,良久,才低低地问:“那就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吗?”

知世故而不世故。

她如今也开始理解世俗,只是了解得愈深便愈是难过,人与人之间掺杂太多利益纠葛,总归是不够纯粹。

“理国公治家严谨,家族枝繁叶茂,直系子孙出息,为官谨慎,难出纰漏。”

一些小错,不足以撼动理国公府。

臣子几近完美、树大根深、权势深重,且与储君联系密切,陛下断不会放心。

许活缓缓道:“除非,他们给太子殿下让路……”

又过了几日,陛下看过一封奏折后,忽然大怒,当着些朝臣的面训斥了太子,言道:“朕本欲考察你一番,才命你督管军费,你是如何督管的?竟教边军连棉衣都发不全!”

太子乃是按照旧历签署,必然是军中贪腐,层层盘剥。

而匈奴两部时时犯边,全靠苦寒之地的边军戍卫,若不能妥善处理,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陛下罚太子闭门思过。

太子不顺,成王一系便分外得意。

这个时机,很难不教人怀疑是陛下借着训斥表示对理国公府的不满。

理国公府为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