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同人)宜修重生之卿本佳人(538)
谨妃表面上笑着,其实内里已经咬碎了一口银牙,挤着笑说道:“王爷说的这是哪里话,既然内务府繁忙,自然是不能再麻烦内务府。”
弘暄:“只是也不能让谨妃娘娘宫中没有插花的瓷器所在,方才本王也将账本这个过目了一下,这宫中的嫔妃,唯有谨妃娘娘的宫中,这月的支出有些超出了宫中所定的份例。”
“不如这样,谨妃娘娘素来受皇兄宠爱,谨妃娘娘要是实在急着要,那便将只能自已私库的银子,来内务府购买瓷器了,这样内务府也不难办。谨妃娘娘,您说是与不是?”
谨妃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弘暄自顾自的说着:“公公还不快将这账本拿去给谨妃娘娘过目。”
“今日这事啊,实在是个误会,尽快解决了,本王今日还要去皇额娘宫中给皇额娘请安呢,别因为这个,耽误了本王给皇额娘请安的时辰。”
潘公公这才拿着账本走到谨妃身边,就见谨妃抬手制止了潘公公。
咬着牙说道:“不必,这些瓷器多少钱,本宫这就回宫中去取来,不劳的王爷再次费心了。”
弘暄:“怎么好劳烦谨妃娘娘宫中的人,潘公公这就跟着谨妃娘娘去延禧宫,本王也不在这内务府多待了,先告辞。”
看着弘暄的背影,谨妃手里面的帕子都快被她撕扯碎了。x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一个两个的偏上都要跟自已过不去,太后如此,这几个王爷更是如此!!!
待潘公公和谨妃一同回到了延禧宫,将自已垫付的瓷器钱拿到自已手里的时候,潘公公掂了掂自已手中银子的重量,心中感叹:呀,原来抱住王爷的大腿,竟然是这种感觉!!!
弘暄从内务府的出来也是马不停蹄的便来到了阿哥所,今日是他和额娘约定好的,要陪额娘来用午膳。
回到了阿哥所将自已身上的小太监服换了下来,又梳洗了一遍,这才来到了寿康宫。
“皇额娘,皇额娘,儿子来了!”
人还没到,声音先到,剪秋不由得开口调笑道:“这是瑞郡王来了,每次都是人未到声先到。”
宜修:“那孩子向来如此,剪秋快去备水,让他好好的净净手。”
剪秋笑眯眯的下去准备,弘暄这时也走进了寿康宫。
第13章 瓷器风波3
只见到弘暄立刻如同一只离弦的箭一般,朝着宜修飞奔而去,紧紧地拉住了宜修的衣袖,半大的男子汉开始撒起娇来:“皇额娘啊,儿子真的好想你呀!”
宜修却依然板着一张脸,毫不留情地将自已的衣袖从弘暄的手中抽了出来,同时冷冷地道:“好了,别再卖乖了,说吧,你这小鬼头究竟又跑到哪里去惹事生非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弘暄的额头,语气中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你呀你呀,为何就不能把心思多放在学业上,总是这样调皮捣蛋,日日都要听夫子来告你的状!”
弘暄却是满脸笑容地回应道:“皇额娘,您可真是冤枉儿臣!儿臣今日可是帮了内务府一个大忙,魏大人和潘公公他们心里都对儿臣感激不已呢!”
宜修做惊讶状,看着自已这淘气的小儿子,开口附和道:“那你倒是和额娘说说,今日你到底做了什么大事?”
只见弘暄眉飞色舞地将自已今日在内务府发生的事通通的都说给了宜修,便说还不忘了边和宜修吐槽谨妃。
“皇额娘,您说为什么皇兄会喜欢谨妃呢?谨妃这个人嚣张跋扈,又铺张浪费,半点都比不得皇嫂,儿子不喜欢她。”
宜修也是有些嗔怪开口道:“喜不喜欢那也是你皇兄的事,不许议论你皇兄。”
“快净手用膳,额娘今日让小厨房做了你最喜欢的脆皮乳猪。”
看着弘暄欢欢喜喜的去了一旁净手,宜修心中感慨谨妃是越来的越没有规矩。
不过,这后宫之主也不是吃素的,谨妃想必也蹦哒不了多久了。
今日,弘暄和谨妃在内务府一闹,这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承乾宫中。
傍晚,弘晖照常的来到了承乾宫用膳。
替弘晖布好菜后,夫妻二人相对而坐,开始用膳。
弘晖率先打破沉默:“今日内务府似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舒窈微微一笑,手上继续替他布菜,随即开口道:“果真是什么都逃不过皇上的耳朵,确实有这么回事儿。是谨妃和十弟。谨妃向内务府索要了昔日敦肃皇贵妃宫中的摆件,十弟恰好在内务府,二人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并没有闹起来。”
弘晖听后略感惊讶:“呦,这倒是稀奇了。依照谨妃那个性子,这宫里面不知又要少多少摆件呢,怎么如今谨妃还消停起来了?”
舒窈轻笑一声:“这也是咱们十弟的功劳。十弟可拿出了先皇和皇上您做榜样,说先皇和您平日里都十分节俭,从不铺张浪费,谨妃自然是无话可说。”
弘晖满意地点点头:“嗯,十弟自小聪慧算,最擅长财算之事。十弟今日又逃学往内务府去,只怕皇额娘知道了,又要生气了。”
想起那个自已的幼弟,弘晖也不禁的摇了摇头。
弘暄是皇阿玛和皇额娘的幼子,更是自已的亲弟弟,比自已的长子还要小上几岁,正所谓长兄如父,弘晖也希望弘暄日后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
舒窈则是开解道:“所谓行行出状元,大抵就是如此了。”
弘晖也不置可否点了点头,成为文武全才自然是好,若是弘暄真的喜欢财算之事,日后为他大清执掌内务府,也是美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