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106)+番外
徐长青见她算起账来飞快,不由得由衷地佩服起来,“这么算来,宋娘子这一两百还卖低了?”
江清月笑了笑,“好说,都是熟人,我们主要也是薄利多销,往后有合适的菜方子还来找你。”
“不过有件事我要提前说清楚,这个方子我们只卖多味楼一家,但是卖的是使用权,方子的所有权还在我们手上。”
徐长青听得一头雾水,“宋娘子这话我怎么听不懂?”
一旁的宋砚勾了勾唇,“我家娘子的意思是,这方子你可以随便在多味楼使用,也不会有别家酒楼拿着这个方子和你打擂台,但是这方子还是属于我家娘子,我们日后若是想卖熏鱼也可以继续卖。”
徐长青:…
“我懂了!没问题,就按照宋娘子说的办。”
江清月和宋砚听后相视一眼,“既然这样,咱们还是先签个协议。”
徐长青点了点头,“甚好。”
话音落,宋砚已经把随身带的纸笔拿了出来,飞快地写好了协议。
“徐公子先来签字吧!”
徐长青提起笔,还总有些恍惚,感觉自己像是被这对夫妻给忽悠卖了。
但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按道理他拿钱买方子,对多味楼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
大概是因为实在太顺了吧!这俩人就像是事先料到自己会请吃饭,事先会提起熏鱼,一定会买方子一般!
徐长青又把协议的内容看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便提笔落下了自己的名字。
“宋娘子,这方子既然是你想出来的,还是你来签吧!”
江清月点了点头,一脸坦然地拿起笔蘸了墨。
一开始还没发现哪里不对,等写完一个江字,这才发现旁边的几人都憋着笑了。
江清月尴尬地笑了笑,“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写的不好。”
“不不,宋娘子谦虚了。”
“…”
话音落,宋砚已经站在她的身后,自然而然地扶起了她的胳膊。
“慢点写。”
江清月稳了稳,在宋砚的带动下很快签好了两张协议。
协议一签好,徐长青便立马伸手入怀去掏银票。
宋砚出声提醒,“麻烦给现银,多谢。”
徐长青手上一顿,无奈地笑了笑,随即吩咐小二去取现银。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夫妻两人,真是一模一样的癖好。
拿好银子,江清月也没心思吃饭了,赶忙去了厨房把做熏鱼的法子教给了徐长青信得过的大厨。
随后又让宋砚把做法写了一张留给了徐长青。
两人这才匆匆离去。
临走前,徐长青见两人都没怎么吃,便忙让人打包了几份鸡鸭追着让他们带上。
到了客栈,两人取了驴车喂了干草,把买来的东西和粮食一并装上车后,这才发现东西已经摞得老高。
后面是肯定没法坐了。
宋砚坐在车辇前,又往旁边挪了挪,从身旁空出一块地方来。
朝着江清月拍了拍,“后面坐不下了,你坐着吧!”
江清月看了一圈,的确是没地方了。
回家要紧,便只好朝着他方才指的地方坐了上去。
宋砚看了她一眼,随手从包袱里掏出一块头巾将她脸裹了起来,“戴好,前面风大,坐稳了。”
说着,便扬起鞭子朝城外赶去。
第94章 中秋团圆
一路颠簸,两人终于赶在天黑之前到了石崖村村外。
眼看就要到家了,宋砚却突然放慢了速度。
江清月不解,“怎么了?”
宋砚四下看了一眼,“等天再黑些再回,不着急。”
江清月秒懂,这是怕被村里人看着两人买了这么多的粮食招惹什么麻烦。
说话间,宋砚已经从驴车上跳了下来,随后用手牵绳,慢悠悠地朝着村口走去。
等两人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一进院,家里的五个人立马发现了动静,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
“三嫂,你可算回来了——”
宋冬梅一边喊一边朝着江清月跑了过去,眼看就要扑在她怀里了,宋砚一只手直接将人给拉住了。
“轻点,小心摔了。”
宋冬梅朝三哥翻了个白眼,随后又激动地一把抱住江清月,“三嫂,我好想你——”
宋砚用手指放在唇上嘘了一声,“小点声。”
然后这才开始往下搬粮食。
宋春山和宋夏江相视一眼,眼底满是震惊,“三弟,你们这是去进粮食去了?怎么买那么多?”
宋砚赶忙招呼两人帮着一块搬,“先搬下来,一会再说。”
“嗳,好!”
三兄弟搬粮食的时候,宋冬梅三人就已经拉着江清月回了屋,围在身边各种嘘寒问暖。
“小月,你们都还没吃吧?我们也没吃,就等着你们回来。”
“对对,我饭都做好了,现在去热热去。”
说着,张素娘就连忙端着饭菜去厨房热去了。
吴氏也跟着一块张罗布置饭桌。
宋冬梅也没闲着,忙打了干净的水拿了帕子过来让江清月先洗洗手。
原本安静的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等粮食搬好,饭菜上桌,江清月也把买的吃食给摆了出来。
除了两人一块买的点心月饼和瓜果,还有多味楼送的鸡鸭也是现成的。
桌上一下子也变得丰盛起来。
几人先催促着宋砚和江清月吃了几口,这才忍不住问道,“发生了什么?怎么买了那么多粮食回来?”
宋砚放下筷子,面露凝重,“这次去江都府,一路上的情景惨不忍睹,别的镇和村子这次秋收基本上都是颗粒无收,我刚到江都府就听说粮食要大涨了,所以我们俩商量着多买些粮食回来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