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108)+番外
“弟妹,你看看我这炸的臭豆腐行不行?”
江清月笑着接过来尝了一块,“我说怎么早上闻着一股又臭又香的味道呢,唔,可以了,挺好的。”
见她点头了,张素娘一颗心终于放在了肚子里。
这才踏踏实实地带着泡好卤水的臭豆腐上了驴车。
老大两口子一走,宋砚便和宋夏江在院子里忙活开了,两人先是确定好挖地窖的地方,然后便拎起铁铲准备开挖。
两人忙的时候,江清月也没闲着,她正带着吴氏和宋冬梅两人在过滤草木灰准备做碱水。
一时间,院子里全是大家忙忙碌碌的身影。
正当大家干得起劲,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宋砚直起身子问了一句,然后就听见了村长的声音,“是我。”
宋砚连忙把挖地窖的工具收在一旁,又用稻草将地方给盖住了。
江清月这边也把院子里的过滤草木灰的家伙都给收进了厨房。
等宋砚带着村长坐下,江清月这才淡定地泡了一壶菊花茶送过去。
村长没有避开大家的意思,直接在院子里把事给说了。
江清月一边听,倒茶的手一抖,水立马撒了出来。
“什么?朝廷还要加赋税?不是说别的村子都颗粒无收吗?哪来的粮食交田赋?”
吴氏和宋夏江等人一听,也都急了。
“是啊,老百姓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了,哪来的粮食交田赋!还要加收那么多,这不是不给人留活路吗?”
村长也是一脸的悲痛,着急地看向宋砚,“是啊,你说说这可怎么办?咱们村幸好有你们俩帮忙,好歹秋收算是逃过一劫,不然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
相比其他人的愤慨,宋砚的脸上倒是没有那么激动,像是早就料到会这样一般。
只是眼底的冷意很是明显,“往年都至少等到年底也才会收次年的田赋,如今秋播还没播下去,就要开始收明年的田赋了,这是要把饥荒提前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
村长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上头来人说了,交不出去的就要抓人。
即便是有一肚子的委屈,也没地讲理去。
“嗳,我先走了,一会傍晚大家都到晒谷场去,我统一再和大家说说。”
宋砚点了点头,随即又出声提醒,“村长,现在外面的粮价已经在涨了,若是有余钱的可以去囤些。”
村长知道他这是好意提醒,便答应着一会商议的时候顺便提醒下大家。
等人走后,宋砚这才朝着江清月伸了伸手,“我看看,刚才没烫着吧?”
江清月这会一肚子的气愤,哪里还管得上这个,“没事!就是太气愤了,我看最可怕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宋砚见她这么气愤,也不由得想起上辈子的场景。
当时他得知朝廷要提前征收田赋,而且还要加收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气愤,恨不得要去找县令理论一番。
但是后来又能怎么样呢?反抗是没有用的。
苛捐杂税,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就逃不掉。
再经历一世,他也看开了,反正这个国家迟早也要一步步走向灭亡。
大厦将倾,挡是挡不住的。
经此一事,院子里的气氛明显比刚才要沉重不少。
村子里也陆续有人得知了消息,依稀从远处传来各种唉声叹气的声音。
到了傍晚,老大两口子从镇上回来时也已经从别处听说了。
两人把昨天和老二一起凑的银子也都买了粮食,偷偷用稻草盖着给拉回来了。
同时也带来了镇上的消息。
“今天镇上也乱哄哄的,很多人都在抢购粮食,听说朝廷都派兵下来了,要是收不上来,真的要抓人去做苦力的。”
宋砚看了看时间,“咱们还是先去晒谷场看看吧!”
宋春山和宋夏江把粮食搬下来之后就直接出了门。
宋砚扭头看了一眼在院子里有些无所事事的江清月,“一块去听听吧?”
江清月嗯了一声,“也好,去看看吧,刚才村长说的我都没听明白,怎么一会税一会赋的?到底有多少名目?”
宋砚和她并肩出了院门,边走边耐心给她讲解。
“田赋是两个部分,田是田租,之前是三十税一,现在要改成十五税一了,另外还有赋是按人头交的,一人一年是一百二十文,除了人头赋,还有户赋,每户常年是二百文,除此之外还有更赋徭役,给皇帝献礼的献费等等——”
江清月听得一脑门的官司,就差爆粗口了。
“那咱们家呢?我听说秀才不是可以免税吗?”
宋砚苦笑着看了她一眼,“你听谁说的?秀才之家的确可以免粮两石,免徭役两人,但是剩下的还是要交的。”
第96章 谁家还有闲钱买粮食?
说话间,夫妻二人已经慢悠悠地来到了晒谷场。
这几日,晒谷场一直热闹非凡,众人还都为保住了粮食而兴奋不已。
眼下听说要增加赋税,而且等不到年底现在就要交,晒谷场的气氛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
人还没到齐,就已经有人开始在叫嚷了,“村长,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朝廷当官的难道不知道今年是啥情况吗?”
“是啊,前面干旱了那么久,虽然下了一场雨,但是咱们这收成比去年已经少了不少了!更何况又来了蝗灾呢!”
村长见大家都差不多到齐了,便摆了摆手,语气沉重。
“行了,大家应该也都听说了,刚才你们说的都是真的!现在镇上就有官兵老爷守着呢,谁不交就等着被抓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