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164)+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江清月环视一周,发现大家都睡得四仰八叉的。

都这个时候了,也顾不上什么避人不避人的,直接靠在他的肩膀闭上了眼。

头一有了依靠,整个人便昏昏欲睡起来。

失去知觉的前一瞬,江清月还嘀咕了句,“你也睡——”

说完,人已经昏睡了过去。

宋砚看了看肩上的人一眼,忍不住抿唇笑了笑,朝着家里其他人嘱咐了一句,便也闭目休息起来。

江清月迷迷糊糊间做了个梦,正梦到自己做了一大桌的好吃的,刚准备喊冬梅过来尝尝味道,就被人给晃醒了。

“清月,咱们要出发了。”

江清月揉了揉眼,睁开一看,大家都已经在收拾准备动身了。

只有几个孩子困得不行,还在和她一样迷迷瞪瞪的。

宋砚替她整理了下衣服,轻声哄道,“咱们要抓紧赶路了,天黑之前队伍要赶到老林子外围驻扎,这样明天一早就能直接进老林子了。”

江清月嗯了一声,连忙起身将背篓背好。

众人也相互打起气来,准备先翻过眼下这座山头,再继续往山谷里走。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这刚化过雪的山路更是难走。

更何况接下来的路是大部分的村民都没有走过的路。

可是谁也不愿意掉队,就连几岁的孩子都明白这是逃命,不是寻常的进山。

队伍明天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穿过最危险的老林子,所以今天必须尽可能地赶到老林子最近的地方。

这样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给明天,才能避免在老林子里过夜。

众人咬紧牙关往山下走去,谁也不敢再提出要休息。

宋砚走在最前面带路,身边紧跟着江清月。

江清月时不时拉上吴氏两把,省得她滑下去。

宋冬梅也挽着张素娘跟在后面。

为了减轻张素娘的负担,几人已经把她的行李都分了过去,可即便如此,这下山的路对一个孕妇来说也不简单。

宋春山虽然担心,但是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只得小心翼翼地跟在张素娘的身后。

时刻注意她的情况。

宋夏江走在一家人的最后面,除了肩上的担子,还要负责赶驴,担子也不轻。

一家都是大人尚且如此辛苦,更不要说那些家里有老有小的了。

不过好在山里的人很是皮实,哪怕在山里摔了个跟头也很快就爬起来继续赶路了。

第144章 山谷过夜

好不容易翻过一座山头,众人还要继续在山谷里走上一段路。

眼看着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距离老林子仍有一段路程,但队伍已明显疲惫不堪,难以继续前行。

就连江清月也已经忍不住问了,“还有很远吗?”

宋砚扭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脸上满是疲惫,头发也已经被汗打湿,后面队伍的人也都好不到哪里去,个个都狼狈得不行。

哪怕没达到预期,但也实在不忍心再继续催了。

“村长,今天晚上就在这山谷里休息吧,等明天天一亮咱们就出发赶路,应该来得及。”

村长喘着气嗳了一声,朝后喊了起来,“大家晚上就在这休息了!”

此话一出,众人直接原地瘫坐了下来。

半步也走不动了。

江清月环视一周,发现这山谷里还有一条河。

受了干旱的影响,河水变得很浅,但是依旧是比外面见底的河道要强多了。

几人顾不上休息,连忙沿着河岸朝上游走了一小段,找了个平坦的地势放下了东西。

“晚上咱们一家就在这休息吧!”

担子一卸下来,几人便分头去干活。

宋春山安顿好张素娘,便拿着砍柴刀准备去弄点干柴过来生火。

宋夏江拴好驴,也准备去河岸边找石头过来。

江清月把昨天赶制出来的两顶帐篷拿出来递给了宋砚,随手捡起几根树枝和他比划了下要怎么搭。

宋砚很快就明白了过来,随后也拎着刀去找合适的木棍去了。

江清月也带着宋冬梅开始去割干草。

等宋砚的木棍固定好,江清月便把割来的干草铺在最下面,随后再铺上一层油布防潮。

再把缝制好的油布往木架上一盖,一个简易的庇护所就搭好了。

看着密不透风的帐篷,众人皆是赞不绝口。

在下游驻扎的村民也纷纷过来围观,“这棚看起来很暖和还挡风。”

江清月也不吝啬,直接把木棍固定的方法告诉了众人。

“下面最好先铺点干草再铺衣服,上面没布搭的话就用衣服棉袄,或者干草都可以。”

众人听后也都纷纷去砍树枝。

此时正值春寒料峭,白天也就只有晌午的时候才能感受点春天的样子,到了夜里,也不会比冬天暖和多少。

有了这么一个挡风的地方,也总比睡在野外里要强多了。

毕竟进山的路上本来就吃不少睡不好,万一要是染了风寒,那就更麻烦了。

帐篷搭好后,江清月赶紧喊了吴氏和张素娘先过来休息。

自己带着宋冬梅准备做饭。

不多时,宋夏江已经用捡来的石头垒了个简易的锅灶,宋春山也用弄来的干柴点燃了火堆。

等宋砚打完水回来,几人便开始架锅烧热水。

江清月也把带来的白饼子拿了出来,打算用火烤一下,这样吃起来松软一些。

白天赶路实在太累,晚上也没心思弄得太复杂。

一家人只拿了些卤牛肉和咸菜出来,夹着白饼子一块吃。

至于喝的,就用热水冲些红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