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230)+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眼看她把主意打到了她自己的被子上,江清月便连忙拿了件自己的旧袄过去。

其实袄不算旧,里面的棉花也是去年冬天刚充的。

只是若说是新的,张素娘肯定是不会收的。

其实江清月倒是不缺棉花,除了床上铺得一床盖得一床都是去年新做的,空间里还有好几床被子。

而且天冷之后,她现代的那些衣服,很多都可以穿在里面保暖。

甚至她还将自己的旧羽绒服拆了,做了背心给宋砚和自己穿在里面。

其他人她不好拿出来给,但是至少给依依那边凑点棉花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人的保暖,大院里的鸡鸭和野兔也要开始重新做窝。

之前天暖的时候,只要有个笼子有个棚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冬天,都要里三层外三层地用稻草和玉米杆把窝棚给围严实了。

否则好不容易喂得这么肥,万一一个冬天撑不过去,大半年的付出都白费了。

无论是做衣还是做窝,这些活计江清月都不擅长。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就开始琢磨起做纸的事来。

如今带进山里的纸张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算上她之前在镇上囤在空间里的那些,也只够她和宋砚两个人用的。

若是等冬天给孩子们上课,没有纸笔总归是不方便。

自打上次宋砚从江都府回来后说买不到纸笔,手工好的宋春山就已经开始琢磨着做毛笔。

反正山里竹子和动物毛是不缺的。

即便做出来的比不上外面卖的,给孩子们练练手勉强是够了。

只是这造纸,除了她和宋砚,大院就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会了。

眼下宋砚不在,她便想着先带人先把树皮给弄回来,毕竟树皮浸泡也要几天时间,等宋砚回来正好可以完成剩下的工序。

桑树皮柔嫩且有韧劲,而且皮内颜色雪白,用来做纸是最合适的。

村长听说江清月两口子要做纸,当即带人在附近不远处砍了不少的桑树树枝回来。

砍回来的树枝用小刀剥取树皮,捆扎好以后丢进流动的溪水里浸泡,待软了以后才能继续下一步。

不等树皮泡好,宋砚几人已经从江都府划船回来了。

这一次,城内已经正式出了安民告示,城内的乱兵也不敢乱来抢商户东西了。

有了上次的进城,这一回,守城门的人很快就认出了宋砚几人是上次跟着商队进来卖东西的猎户。

加上宋砚又及时地送了守门头领一篮子鱼,四人很快便被顺利地放进城去。

这一次,宋砚几人带的东西比上一次卖的还要快。

见城内没有什么变化,宋砚也不愿意多待,买好了东西便早早地带上另外三人出城。

有了自己的船,几人一路沿着河划到了溶洞入口。

待把船藏好之后,这才背着买来的东西匆匆往大院赶。

见几人回来得如此之快,大家都是又惊又喜。

等看到宋砚掏出一大口袋的盐巴时,众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说城内买不到盐巴吗?怎么弄了这么多回来?”

一同回来的宋夏江等三人也是一头的雾水。

他们在城内也没看到宋砚去买盐巴,难不成是那会他们几个分头采买的时候买来的?

宋砚并未多作解释,只是将盐巴交给了村长,让他给各家各户分一下。

至于买盐用掉的银子,自然是从大家卖的货里扣。

村长深知宋砚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而且别管盐是哪里买来的,只要能吃就成。

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对大家也没好处。

一有了盐,大院里简直比吃上肉还要高兴。

先前菜园子里收下来了不少的萝卜、菘菜和雪里蕻,如今有了盐巴,便可以腌萝卜干,做酸菜和雪菜。

过两天再去猎几头野猪来,到时候就能做熏肉和腊肠了。

还有溪水里吃不完的那些鱼,冬天在浅水里估计也活不久,不如早点捞上来做咸鱼。

第202章 深山窝冬

在大家忙着各种腌菜熏肉的时候,江清月和宋砚也正式开始带着孩子们造纸。

此时在溪水里浸泡了好几天的桑树皮已经变得柔软,轻轻一剥即可将表面一层深色的树皮剥去,只留里面白色的树皮去煮。

大锅沸水煮到树皮软烂,再用石臼捣碎成絮状的纸浆。

将纸浆倒入水池打散,用木头纱布做成四方大小的帘架,轻轻捞起纸浆吸附在模具上,放在太阳下晒干便成了桑皮纸。

桑皮纸虽然不用掏银子去买,但造纸不易,帮着一块干活的孩子们都深有感触,愈发重视起写字这件事。

进入冬月后,深山里便早早地落起了雪。

第一场大雪过后,原本金黄色的深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早上推开门出去,不管是近处还是远处的山峰都像是盖了一层白色的棉花被,世间万物都笼罩在白色之下,显得很是静谧。

除了大山在沉睡,山里的动物们也都纷纷藏进了洞。

江清月忽然就明白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大雪之后,除了男人们偶尔会出门碰碰运气打猎,剩下的人基本上都留在大院开始窝冬了。

宋砚闲下来之后,孩子们的临时学堂也正式开课。

在沙盘上已经练习了许久的孩子们终于可以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字了。

眼下的条件做不到每个孩子一本书,江清月便想办法让大人们抬来石板,用烧好的木炭条把要学的文章和字全部誊写上去。

除了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大院里不少大人也都纷纷过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