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237)+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四个女人一股脑儿地都钻进了厨房开始忙起了年夜饭。

宋春山就在外面帮着打打下手,杀鸡宰鸭剁剁肉之类的。

吃什么也是几个人商量着早早定好的。

鸡鸭猪鱼兔,家里有的肉那是肯定都要上的。

还有冬天之前收集来的那些蘑菇、木耳,笋干、蕨菜等等都是配菜的主角。

之前菜园子里晒干的干菜、腌制的咸菜、做的豆豉等等也都缺不了。

家里的锅不够,还有烤炉来凑。

平时大家舍不得宰鸭子来吃,也只在宋大川回来那天杀了一只。

如今过年,难得大开杀戒一回,江清月便打算做惦记了很久的烤鸭。

处理干净的鸭子先用热水洗上三遍热水澡。

这样烫过之后皮肉比较紧实也能更好定型,待风干后再刷上一层蜂蜜和酱汁。

表皮干透后,再把拌匀的大料塞进鸭肚子里,就可以进炉子去烤了。

江清月是第一次在家里做烤鸭,在出炉之前也很忐忑。

但庆幸的是,味道虽然和现代那些老字号卖得没法比,但是对第1次吃烤鸭的众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除了烤鸭,她还提前做了两只烧鸡。

这些菜都算是凉菜,就算是凉了也依旧美味,尤为适合她们人多天又冷。

天冷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一个暖锅,边吃边煮更热闹。

菜挨个尝过一遍后,大家又把重心放在了酒上。

家里除了葡萄酒还有米酒,两种酒度数都不高,且都是酸甜可口。

今天难得高兴,除了要喂奶的张素娘不敢喝,其余人都换上了酒杯。

就连从来不沾酒的吴氏也难得喝上了两杯。

一顿饭吃完后,除了张素娘和依依,大家都有些醉意了。

山里面黑峻峻的也出不去,吃完饭大家便都各自回房去睡。

在老两口的坚持下,昨天大家都换回了原来的房间。

宋大川跟着老二一屋,宋砚也抱着被子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夫妻二人简单洗了下就直接爬上了炕。

江清月原本还醉意不浅,忽然想起刚才公爹喝多后说错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宋砚翻身面向她,眼底也有几分醉意,“笑什么?”

江清月咧开嘴角,伸手在他头上摸了一把,“原来你小时候叫秋果啊,那你小名岂不是叫果果?”

宋砚听后脸上轰得一下红了。

还没来得及否认,就看见她醉眼朦胧地在自己脸上揉了一把,“果果…其实这个名字挺可爱的——”

不等她说完,宋砚直接就伸手扯过被子蒙过两人头顶。

第208章 里应外合

除夕过后,天气逐渐转暖,阳光也日益明媚。

晌午的时候,坐在日头底下甚至微微有些冒汗。

原本山间里积了一个冬天的厚雪,如今也开始渐渐融化了。

就连山溪的水流也明显丰沛了不少。

这些天,大院里处处洋溢着祥和恬淡的欢乐气息。

大家争先恐后地带着宋大川介绍着这一年来大山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还有参观大家辛苦种出来的各种作物。

趁着没事,宋夏江等人还跟着宋大川一块在大院里练武。

经他这么一指点,大家那些皮毛的拳脚功夫都进步飞快。

这些天的宋大川虽然很忙,但只要有空就会陪着吴氏在一块坐着说说话。

虽然眼下日子过得开心畅快,但总归有到头的那一天。

渐渐地,宋大川也开始沉默起来,有好几次想和吴氏聊聊自己的安排,但是话到了嘴边又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和吴氏开口。

到了上元节这天,大院里家家户户都在包汤圆。

汤圆用的糯米粉都是秋收的糯稻现磨出来的。

没有馅料,大家就用红薯和南瓜泥代替。

盛出来出来再往碗里舀上一勺自己做的酒酿,那味道酸甜开口,倒也不错。

江清月煮好汤圆,就让宋冬梅去喊大家进屋吃饭。

男人们这会都在外面忙着做花灯,待天色一黑,点亮的花灯顿时活灵活现起来。

宋大川拎着花灯进了屋,却有些不敢去看吴氏的眼睛。

待全家人都坐好,吴氏这才主动开口问道:“他爹,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宋大川听后先是一怔,随即不可思议地问道:“你——都知道了?”

吴氏无奈地笑着点了点头,“你这两天心神不宁的,孩子们也都看出来了。”

宋大川叹了口气,“我——的确是该走了,原本我这趟回来就是想打听你们的下落,等找到之后顺便去一趟江都府打探里面的情况。”

“多亏砚儿将里面的情况都告诉了我,我这才得空陪着你们过这些天,现在——我也该回军营了!那边都还等着我的消息。”

“孩他娘,我——对不住你们!好不容易团聚又要离开!”

吴氏眼眶红了红,“我明白,军令如山!不能误了大事。”

见母亲如此善解人意,一旁的宋冬梅不满地撅起了嘴。

“爹,打仗那么危险你非去不可吗?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这深山里躲着,谁也发现不了,你能不能别去了?”

面对女儿的质问,宋大川觉得既无奈又心酸。

“冬梅,吴王对我有救命之恩,若不是他我早就命丧黄泉见不到你们了,这恩情我不能不报。”

“还有,如今战火纷飞,老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人命贱如草菅,乱兵不平,他们永远就只能生活在这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之中,而你们也就永远出不了这大山,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