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272)+番外
找到藏在芦苇荡中的船只后,两人便一路顺水而下,朝着大山的方向赶去。
如今城里面没有什么好带的,江清月便事先用之前采来的盐矿煮了些粗盐出来。
估摸着大家伙的盐巴也用得差不多了,带这个回去最合适。
一路上,两人边赶路边观察四周。
确定没有被人跟上,这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待快到溶洞时,天色已经渐亮,日头也升了起来。
江清月一边从空间里拿吃食出来当早饭,一边四下看风景,莫名地有些惬意。
心情也跟着开始雀跃起来。
待把船藏进溶洞,两人便开始沿着山溪走山路往大院方向赶去。
一路上,雨后的蘑菇层出不穷地冒了出来,时不时还能见到不少的药材。
但是两人这趟回来时间紧急,也来不及采这些,只得惋惜地看上两眼便继续赶路。
直到大院远远地出现在两人的视野里,这才稍稍慢下了脚步。
江清月抬眼眺望,嘴里轻声呢喃,“不知道这个时节还能不能看到油菜花,估计都开败了。”
宋砚见她一脸惋惜,忍不住宽慰,“今年看不到还有明年,再说这山里好看的花有很多,你喜欢什么我采给你。”
江清月收回目光,果然看见一路上的野花不断,当即便笑着摇了摇头。
“看看就成了,赶路要紧。”
虽然油菜花看不到,但是大片的野花一样的烂漫,如同去年这个时候一样。
只是采蜜的蜜蜂好像比去年更多了一些,随处可见大院里放过来的蜂箱。
越往前走,大院周边的情形就越是清晰。
只见山坡上那一片麦田如今都挂满了麦穗,一阵风吹过,层层麦浪在春风中翻滚着向后涌去,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霎是好看。
江清月不由得在心底感慨一句,和城里相比,这里真是世外桃源。
丝毫没有被战乱沾染过一丝的痕迹。
走得近了,这才发现麦田里还有不少的人正在劳作。
江清月激动地拉着宋砚快步上前,“那人好像是大哥!”
说话间,麦田里的人也远远地发现了这边的动静。
突然看到两个人影,劳作的众人不免被吓了一跳。
待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宋砚夫妻二人。
认出之后,大家伙便争先恐后地朝着两人奔跑了过去。
宋春山更是跑到了最前面,还没到跟前,便激动地朝着两人喊道:“三弟,三弟妹,你们怎么回来了?”
紧跟其后的还有村长以及其他上了年纪的老人。
还有听到消息从小溪边跑过来的孩子们。
大家看到两人都无一例外都是无比的震惊和兴奋。
宋砚和江清月被众人团团围着,边往大院里走边解释,“前两天敌军火攻城池,怕你们看到了担心,所以回来报个平安。”
“顺便看看大家过得怎么样?”
众人纷纷点头,争先恐后地说起那天晚上的情景。
“那天晚上着实吓人,本来我们想悄悄过去看看的,又怕给你们添乱!”
“是啊,还好你们回来了,大家伙都没事吧?”
宋砚知道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家人,便忙把大家的近况给说了下。
大家听说没事之后,果然长长松了一口气。
随即便拉着两人给介绍起地里的庄稼来。
“你们看,今年的麦子长得好不好?麦穗大着哩。”
“还有这油菜,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榨油吃了。”
“还有今年的春播,大家伙把能种的种子全都种上了,也一直没闲着在开荒。”
宋砚和江清月边听边扭头去看,果然发现如今的地比她们走之前要多得多。
好几个山坡竟然都种上了庄稼。
还有准备插秧的梯田也都开垦灌上了水。
两人对此大为吃惊,毕竟村里的壮年们几乎都进城打仗去了,留下来种田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人或者妇人。
待两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大院,一抬眼便看见正在给鸡鸭喂食的大嫂张素娘。
以及乖乖躺在大嫂身后背篓里的依依。
江清月当即喊了一声,“大嫂——”
张素娘闻声望了过去,吓得把手里的食瓢都掉在了地上。
认出是两人后,便背着依依快步走了过来,“三弟?弟妹?你们俩咋突然回来了?娘他们还好吗?”
江清月笑着点了点头,“娘他们都很好,只是很记挂你们,所以让我们过来看看。”
张素娘抹了一把眼睛,忙笑着拉起江清月四下打量了下。
见她没事,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弟妹,你瘦了。”
“我和你大哥都很好,就是也很担心你们。”
“听说城内出不去,也买不到吃食,你大哥愁得不行,天天天不亮就进山弄山货,这不,你看这些都是他给你们晒的蘑菇,还有——”
第239章 菌香鸡汤
之前在山里的时候,张素娘她们婆媳姑嫂四个女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虽然每天手里有做不完的活计,但是至少可以边闲话边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前段时间吴氏和宋冬梅再一走,她一下子就孤单了下来。
平日里宋春山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山里,她白天除了和大院里其他妇人聊上几句,也就只能和还不会说话的女儿咿咿呀呀几句。
如今看到江清月回来,张素娘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甚至还有些激动过头,这才一见面就拉着江清月开始唠了起来,满院子把自己晒干的那些蘑菇、木耳、笋干等等全部拿给她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