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293)+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如此一来,就只能让大家扛着扁担下到河岸下面,一桶一桶地从河里挑水浇地。

见大家都很头疼,宋砚便领着大家商量有没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来灌溉。

说起取水,大家第一反应便是用大水车,只不过水车建造起来费时费力,时间也来不及。

所以很快便被宋砚给否决了。

思索之下,宋砚便提出用龙骨水车。

这样的水车制作相对简便一些,可以用手摇或者脚踏便可把水从河岸引到岸上沟渠来。

只不过,即便制作再简单也是要费些功夫。

而且这样取出来的水流有限,必须要多做一些分布在不同地方,同时取水才行。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一番权衡之后也觉得眼下只有宋砚提出的龙骨水车是最可靠的。

只要赶一赶,时间上也勉强够了。

正当大家商量着要如何分工制作龙骨水车之时,江清月突然灵光一闪,将宋砚拉到了一边。

“阿砚,你可听过什么用竹筒引水的法子吗?”

“竹筒引水?”

江清月点了点头,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想到了现代的水管。

说白了就是利用虹吸效应,只要在水管的一头抽干空气,那另一头的水,不管水位多低,也能通过水管流到高处来。

认真地听完江清月的解释后,宋砚的眼底也越来越亮。

脸上的神情也从一开始疑惑到震惊,最后转为骄傲,“还是我娘子的脑子好使些。”

说罢,便一脸高兴地招来大家重新商量。

“刚才经我家娘子一提醒,我这才想起来,还有个更简便的法子。”

“是什么法子?”

“这法子就叫隔山取水,只要用竹筒便可灌溉咱们的稻田。”

众人面露不解,“隔山取水?”

宋砚嗯了一声,随即开始给大家解释起来具体的办法。

那便是用大竹筒相接,用麻漆将接口处封裹上,不要泄漏即可。

串联好的竹筒一端放在低处的河谷,一端放在稻田里。

而放在稻田里的这段,取干草放火燃烧,待火烧上一会,水流便从河谷那端顺着竹筒吸了上来。

这便是隔山取水的法子。

非但不用出什么力气便可把水引上来,而且只要河水不干,便能源源不断往田里流。

众人听完宋砚的解释之后,纷纷面露喜色,对这一法子赞不绝口起来。

宋砚淡笑着看了一眼江清月,随即谦虚起来,“都是我家娘子想的主意,不然我也想不到这法子。”

众人纷纷扭头朝着江清月啧啧赞叹起来,“清月这孩子是聪明活泛,比我们脑子好使!”

江清月面上笑意盈盈,心底却有些受之有愧,她不过是和宋砚阐述了个现代众人皆知的原理。

他就那么快那么细致地想出了一整套可行的法子。

真要论起来,还是他更厉害一些。

但是面对众人的夸赞,江清月只得笑着照单全收。

否则再推让给宋砚,她们夫妻二人不就真成互相吹捧了吗?

第257章 龙舟比赛

果不其然,正当大家围着讨论隔山取水之法时。

赵元明忽然赶到,听到大家议论之后,也忍不住鼓掌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们夫妻二人就不要谦让了,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这话糙理不糙。”

江清月扭头一看是赵元明在打趣,当即起了‘报复’的心思,“赵将军来的正好,大家伙刚刚商量好灌溉稻田的事,就等赵将军给做主办了。”

赵元明一听,暗叫刚才说话应该先过下脑子。

虽本意是开个玩笑无伤大雅,但是没想到这宋娘子是个记仇的。

而且是‘睚眦必报’的那种。

当即便呵呵笑道:“那是自然,吴王命我等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了大家的春播,所以这取水的事,必须马上去办才行。”

有了赵元明的帮忙,大家便都松了一口气。

只一心扎进田里继续除草开荒,至于灌溉的事,有将军在自然是不愁了。

待赵元明张罗着自己人造好竹筒后,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即将到了。

自打赶走了乱军之后,城里便一刻不停地开始修城墙、修完城墙修房子。

分完房子分田地,然后又是开荒引水。

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城内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开始有了起色。

不仅如此,吴王南下之后也不断传来了好消息。

而且南方的商船也已经满载货物上路了,不日便会赶到江都府。

为了让军营的弟兄们放松一把,也让城内的老百姓热闹一回。

赵元明便早早地张罗着要在端午节当天举办龙舟比赛。

顺便也让南方过来的商人们看看,他们江都府恢复得如何。

不但给那些商人们吃颗定心丸,以后放心来做生意。

更是能让他们把消息一路带回南边,让那些犹豫不决要不要回家乡的老百姓们传递个信号。

不得不说,赵元明这才想得的确周到。

就连宋砚和江清月夫妻二人私底下都在议论这男人还算有些城府的。

听说龙舟比赛是面向全城老百姓,只要通过基本的筛选都可以参加,而且还可以自由组队后,宋夏江当天晚上便高兴地拉着一家人开起了大会。

见宋夏江这么激动,宋砚等人不忍打击,只是建议他另找大虎小虎等人一起组队比较好。

宋夏江见大家都没有参加的兴趣,忍不住啧了一声。

“若是赢了可是有重金奖赏,你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