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319)+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如今金陵已日趋安定,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江清月和宋冬梅对这些人的情况都不了解,只是面带微笑地坐着听别人在聊。

聊着聊着,忽然有人转头问向王夫人,“赵将军难得回金陵,不知有没有空来我们府上赏桂花,我们府上的桂花这几日开得可香了。”

王夫人闻声看了过去。

待看清楚那开口的夫人是谁后,当即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于是便笑着婉拒,“元明这趟回来的急,这不,南方那边运送粮草出了点问题,明天就要动身出发过去。”

对方一听便有些急了,“赵将军此时可在前院?若是得空不如一会和我那侄女——”

不等对方说完,王夫人便当即出声打断,“对不住啊,我们家元明已经有心仪的姑娘了。”

此话一出,对方的脸色顿时变了变。

其余人也都纷纷看了过来。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之前只听说王家的姑娘对赵元明有意,但是如今她病的重,只怕是不行了。

本以为这下有了机会,却没想到赵将军已经有了心上人。

宋冬梅正喝着茶,听到王夫人说这话也差点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连忙用帕子包好,垂下头不敢声张。

上回去赵家,王夫人虽然热情招待,但话里话外一直把两人当作贵客介绍给众人。

并未提及她和赵元明的婚事。

怎么今天突然又提起来了?

见大家都在盯着自己看,王夫人只是淡笑着放下茶杯,随即看着宋冬梅出了声。

“元明之前在江都府和宋家姑娘结缘,两个孩子很是投缘,一击退敌军后,元明就写了信回来,又和王后求了珠钗作为信物送给了宋姑娘。”

众人听后纷纷转向宋冬梅,待看清楚她头上的发钗后,便瞬间明白了。

之前隐约听到别人提到过赵元明求珠钗的事,没想到竟然是为了这个姑娘?!

众人愣了一瞬,随即纷纷回过神来,开始和王夫人道喜。

王夫人也都一一大方地回应下来。

只有宋冬梅一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众人围观,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能被人当众认可,心底还是欢喜的。

尤其那个人还是自己喜欢的人的母亲。

虽然前几次见面并不怎么愉快,但总算是一步步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第280章 议亲

待宴会结束,被众人盯得浑身不自在的宋冬梅立刻就想拉着江清月离开。

只是两人才刚起身,王夫人便径直朝着两人走了过来。

“我这身子本就不怎么好,前几日着了凉,下山回去后竟发起了高热,一直到今天才勉强下床。”

“所以一直也没机会和你们俩好好说说话,明日家里设宴要给元明送行,你们也一块过来坐坐吧?”

离得近了,江清月这才发现王夫人的面色的确难看。

估计那天晚上在山上折腾了一夜,凉风一吹,再加上一刺激,应该没少受罪。

见她真的病得不轻,当即便看了看宋冬梅。

宋冬梅对这未来婆母说不上喜欢,但也说不上多么讨厌。

只是身份地位不同,角度不同,多少也能理解她之前的举动。

更何况以后真要成了一家人,表面功夫还是要能过得去。

当即便答应了下来,“好,明天我带哥哥嫂子们一块过来。”

见她答应,王夫人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也终于有了笑意。

赵元明自从领了命,这几天便忙得昏天暗地的。

今天的宴会也只不过吃到一半便离开了,所以宋冬梅甚至来不及去看他一眼。

更不知道明天去府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等四人回去一商量,都以为是为了道歉的事,所以也都没有多想。

哪知道第二天去了,这才发现赵府竟上下忙成一团,下人们都在忙着采买搬运东西。

看那样子也不像是要给赵元明准备的行李。

毕竟都是用极其精美的箱子装着的。

等见到赵元明,却见他也是一副支支吾吾,面带羞涩的样子。

弄得几人更是一头雾水。

赵元明直傻呵呵地乐道:“二哥三哥和嫂子们先去正厅坐吧,我带着冬梅去我院子里看看。”

三个人听后更迷糊了。

直到去了正厅坐定,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今天过来不光是为了道歉的事,更主要的是为了商量赵元明和宋冬梅的婚事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夫人今天的气色明显比昨日好了很多。

“婚姻大事,本应该我们亲自请媒人先去登门拜访亲家,只是眼下时局未定,咱们两家又相隔甚远,来回多有不便。”

“你们都是冬梅的哥哥嫂嫂,婚姻大事也可做主一二,所以今日特地请你们过来,就是想问问元明和冬梅的婚事,有什么要求你们尽管和我们提,以免我们礼数不周。”

三人听后面面相觑,因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以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是默默点了点头,“我们宋家小门小户,却只有冬梅这么一个姑娘,从小也是父母和哥哥嫂嫂的心头肉,只要两人以后日子过得顺心,我们做哥嫂的也就满意了。”

“没错,至于订婚和成亲,按照规矩来办就行了。”

王夫人听后笑着点了点头,“那是自然,虽说眼下两家不在一处,日子难凑了些,但是该有的三书六礼一样也不能少。”

“这不,我们现在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纳采之礼,等元明送完粮草回来,你们也该差不多从姑苏回程了,到时候让元明领着媒人正式去江都府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