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346)+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众人终于远远地看见了江都府的位置。

待船抵达岸边时,大家便开始往岸上一箱箱运东西。

正忙着,得知众人回来的家人和宋氏弟兄们都纷纷赶了过来帮忙。

众人见赵元明带了这么多陌生人和箱子,也都纷纷惊讶不已。

随后赶来的宋大川和宋春山更是一头雾水,还以为是几人采买了东西回来。

等赵元明笑着解释完缘由后,这才恍然大悟。

连忙招呼着弟兄们帮忙用板车往城里拉。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刚入城,江清月便看见吴氏和大嫂抱着依依也赶了过来。

几人走的这些天,吴氏明显清减了不少。

不用问,就知道她这段时间肯定没少在家担心大家的安危,还有担心冬梅在赵家会不会受什么欺负冷落。

如今看见赵家亲自安排媒人送了这么多礼物上门提亲,当即便松了一口气。

虽然送什么不重要,但是对方重视的态度足以说明了一切。

一行人的动静也很快引来了城内老百姓的围观。

大家这些日子一直猜测着宋家几人什么时候能回来,都盼着当面感谢江清月。

感谢她当初和吴王提议抓紧春播,如今大家才能大丰收。

只是没等话说出口,大家便被赵将军要上门提亲的事给吸引了过去。

毕竟谁不喜欢凑这种热闹呢!

赵家媒婆带的队伍都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见大家围观,便让人拿出不少的铜钱沿路发放。

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城内变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众人拿了喜钱,都高兴地开始道喜。

不等队伍走到宋家门前,宋春山带着兄弟们已经先一步去将大门全部打开,客客气气地将队伍往家中迎。

待所有的人进了院子,又放下箱子和各样活物。

赵家的媒婆突然朝着宋大川两口子福身拜了拜,紧接着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文绉绉的话。

文绉绉到在场的众人大多都没有听懂,更别提宋大川和吴氏了。

两人相视一眼,随即都看向赵元明。

赵元明一愣,连忙一个大步将两只大雁给逮了过来,“宋叔、吴婶,请你们二老把冬梅许配给我。”

两人这下是听明白了,当即便相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这才当着众人的面点头答应。

见二老答应,媒婆又连忙送了赵家准备好的求婚文书上前。

这次,宋砚已经先一步将自己在路上拟好的八字贴交给父亲。

宋大川打开看了一眼,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老三给准备好了。

于是便郑重地把手里的八字帖递给了媒婆。

自此,纳采仪式才正式结束。

紧接着,赵元明就安排赵府众人先住到他的宅子稍作休息,毕竟是坐了几天的船,一路舟车劳顿。

宋大川也随即发出邀请,请对方媒婆和赵府管事的婆子等晚上来家吃饭,算作纳采宴。

待赵府众人答应着离开后,院子里顿时就只剩下宋氏一族了。

大家看着满院子的礼物很是艳羡不已,随后便开始问起几人一路还顺利。

寒暄了一会,江清月这才发现山里的老人们好像都被接了回来。

这才高兴地扭头问向村长,“村长,山里的长辈们是不是都进城了?”

村长笑呵呵地点头,“没错,都接回来了!”

第304章 一起张罗宴席

江清月松了一口气,“山里的秋收如何?”

这次不等村长开口,大家便七嘴八舌地争相答了起来。

“今年可是个丰收年!”

“没错,稻子、豆子、花生、玉米——每一样都收了不少!”

“全部都已经晒好用船拉了进城!”

“山里的红薯种的早,前两天也都挖了带回来了。”

“就是突然一下子离开那山里,还怪舍不得的。”

见大家脸上又是幸福又是惋惜的,江清月忍不住宽慰,“今年粮食能丰收,是因为大家用心侍弄得好,如今大家分的地都是上等良田,我相信会比山里的还要强许多。”

“而且来了城,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多好。”

话音落,方才那些说惋惜的老人也被哄笑了。

“清月这孩子说的对,只要用心伺候庄稼,准能丰收。”

“没错,你们就安心住在城里准备享福吧。”

众人闲聊几句,便开始话题转移到晚上的宴席上。

因为众人回来的时间不定,也不知道对方上门提亲会是这么大的阵仗,所以事先并没有准备太多的东西。

这一会,宋大川和吴氏二人已经开始发愁了起来。

村长见状便开了口,“不急,咱们这么多人,怕什么。”

“就是,山里的土豆红薯都运回来了,其他的蔬菜也不缺,家家户户都有,缺什么凑一下就够了。”

“是啊,大家都有吃不完的蘑菇木耳笋干还有萝卜白菜,多着呢!”

宋砚扭头看了一眼满院子的鸡鸭鱼羊等等活物,随即提议,“有这些东西肉就不缺了。”

江清月也随即把几人从金陵带来的果子和点心之类的都拿了出来,“如果不够,这些也可装盘摆上。”

大家这么一凑,还真是没什么缺的了。

商议好之后,大家便开始各自准备忙活去了。

妇人们就帮着择菜洗菜切菜做饭,男的杀鱼宰羊,还要忙着收拾桌子摆到院子里去。

宋家没有那么多的碗筷,自然也要从大家家里借来。

见大家都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活,江清月把行李放回屋内后也换了身方便的衣服准备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