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420)+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差点连自己都骗住了。

等回过神来,这才连忙解释道:“说实在的,眼下顾老将军和咱爹都上了年纪,北疆那个地方他们肯定是不适合的,小顾将军和赵将军眼下也都很忙,还要忙着成家立业,看来看去这北疆还是我去最合适。”

“至于婉凝妹子那边——若是她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能帮的就帮一把,若是真的是好事将近,那你就替我恭喜她。”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清月只得无奈答应。

同时叮嘱道:“行,那你保重,一会我们回去再收拾下东西,明天早上我让阿砚给你送来,北疆天冷点早,省得娘担心你路上吃不饱穿不暖的。”

宋夏江长舒一口气,“好,多谢了。”

宋夏江的军队是第三天上午急匆匆出发的。

出发前,江清月和吴氏等人一块细细地商量着给他准备了衣服和一些肉干之类的。

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所以几人把冬天穿的厚衣服也都装上了。

吴氏虽然担心,但是也没办法。

毕竟总要有人要去出征。

宋夏江走后的第二天,赵王后一众人等浩浩荡荡地从金陵赶到了京城。

跟着一起来的除了金陵王府的人,还有金陵的那些名门望族们,其中也包括赵元明的赵家。

众人的到来,立即将全京城的目光和注意力全部都吸引了过去。

毕竟金陵王府的迁移和赵王后的到来,很明显是意味着称帝登基一事就近在眼前了。

一大早,赵元明和阿彻便亲自到了城门外迎接。

一同来等候迎接的,还有城内的众多大臣们,场面可谓声势浩大。

而宋家因为有好几层关系在,自然都是要过来迎接的。

赵王后一一和众人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又特地在江清月的跟前停了下来。

寒暄过后,随即让身旁的丫鬟递了封信过来,“对了,这封信是婉凝让我转交给你的,她怕信弄丢了,特地拜托我捎带过来。”

“金陵要收拾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出发耽误了几日,没耽误你收信吧?”

江清月接过信件的手一顿,随即淡笑着摇头,“没有。”

告别赵王后,江清月等人便径直回了家。

一回去,江清月便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读了起来——

信中,徐婉凝有些不好意思地和她解释起来,原来她是担心那几个布行的东家回到姑苏城和徐家乱说,又见大家对她的终身大事很是感兴趣。

为了打消众人热心拉郎配的念头,所以干脆就随口胡诌了些瞎话诓骗了他们几个。

眼下她并没有成亲的打算。

若是哪天真的遇到上中意的,也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她的。

随后,徐婉凝再次交代,她打算争取今年年底能找到合适的人来接管金陵的铺子,如果顺利的话,年底之前她和徐长青一定会去京城和他们团聚的。

信的最后,徐婉凝又再次询问起大家的安全和近况,还特地托她向宋夏江和宋冬梅问好。

江清月看完之后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想着宋夏江那边还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便打算立即把徐婉凝的信寄过去给他。

但是一想到二哥如今才刚开始学习认字,这些字只怕是认不全,回头再闹什么误会。

而且事关徐婉凝的私事,也不方便让其他人帮着读信,便只好作罢。

只打算在家书中提上一句徐家兄妹二人今年会来京城的事。

若他真的在意,一定会早日凯旋,早早平安归来的。

赵王后来了之后,京城一下子变得热闹和忙碌了不少。

在这之前,宫内虽然已经着手安排修缮,但是因为才刚刚恢复正常,一切显得很是凌乱。

赵王后一进宫,便立刻将宫内上上下下全部安排得井井有条。

可见,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女人永远都是家里主心骨的存在。

打理好皇宫,赵王后便开始隔三差五地召见女眷、设宴款待。

除了跟着她一块从金陵来的,还有江清月等功臣女眷的代表,还有那些留在京城的如苏家之类的大家等等。

事实证明,女人的战场并不比男人们差到哪里去。

金陵旧部加上京城新贵,这两拨人一开始也是暗地里较劲,谁也不服气谁。

好在赵王后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雷霆手段,几顿饭吃下来,很快便将这拨人融合得不分彼此。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江清月和江菀母女俩的功劳,毕竟她和这两边都还算是比较熟悉的。

也没少帮着赵王后在中间调和。

只不过,几场宴会下来,江清月早已是累得够呛。

除了赵王后的宴请,还有那些金陵来的人,安定下来收拾好宅院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宴请。

宴会密得一度让她想逃离京城,暂时搬到庄子上去住一段时间躲清闲算了。

第370章 全家去庄子上躲清静

江清月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为别的,只因这天公爹和大哥从庄子上回来后便宣布——庄子上的红薯苗可以扦插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江清月差点没高兴地跳起来。

当即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庄子上小住几天。

一来,她可以亲自到场监督大家剪红薯秧苗。

二来,红薯秧苗分发到各个县镇乡村之后,总归要有人要去现场教学,眼下满京城会扦插红薯苗的‘人才’本来就没几个,所以有一个算一个都要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想要暂时躲一下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