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科举我种田,塑料夫妻闯荒年/深山开荒避乱世,全家顿顿有肉吃(435)+番外

作者: 白久欢 阅读记录

原本以为他们今天过来,庄子上肯定会免费送上不少。

现在看来…若是花银子能买到,也算能接受。

见王尚书有意挑拨,宋砚便主动开口解释,“众位怕有所不知,昨日从庄子上拉走的那些果蔬,我家娘子明确说了是免费送的,但是大家临走前把银票都藏在了食盒里面,我们以为是回赠的点心,也是等众人走了之后才发现是银票,此事大家若是不信,尽管回去问问便一清二楚。”

“另外,以免再有类似的误会发生,我们庄子上所有的瓜果蔬菜都暂时不对外卖了。”

众人一听便慌了神,“宋公子,我们可不是那个意思,我们也没嫌价钱贵。”

“是啊,价钱好商量的,对了,我可以作证,昨天我们隔壁的张家人从庄子上回来,的确说是县主要免费送的,只是人家不好意思才留银票。”

众人恍然,这才明白原来这其中的确有误会存在。

眼看买不到东西,大家便开始朝着王尚书含沙射影地抱怨起来。

王尚书一时气得无话可说。

见大家有心要买,江清月再次走了进来。

“各位大人就别难为我们了,不是我们不愿意卖,实在是这庄子上的东西留着有用处,不过大人们也不用着急,再耐心等上几日,我们家的生鲜食铺就要在京城开业了,到时候欢迎大家来采买。”

“另外,若是方便还请大家回京转告一二,昨日那些留下来的银票,我们都已经记账在册,等食铺开业以后,那些银子都可以作为抵扣换东西。”

众人一听,都纷纷安静了下来。

大家本以为,这县主是为了囤积居奇,想要高价出售,所以才故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没想到竟然是留着准备开铺子的。

“生鲜食铺?那是什么?”

“等过几日开业,大家便都知道了。”

王尚书低哼一声,“故弄玄虚,反正都是要卖,弄那么多花头干什么?”

顾鹤庭冷嗤一声,“是要卖不假,但是要卖给谁,我姑娘说了算。”

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看着女儿补充了一句,“尤其是那些看不上的,一定不能卖,给再多银子也不卖。”

“要是价高所得,那这么好的东西全部都进了有钱人的人家了,这些人哪里会珍惜?我女儿这么做,无非是想让老百姓也有机会吃到,不光能吃到,还能自己留种自己种,这样才能更快地全国推广种植起来,这么明显的道理,身为户部尚书,王大人都不懂?”

顾鹤庭一句话几乎把在场所有人给骂了一遍。

但是其中的道理却让不少人都错愕不已。

方才,他们的确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身为管理全国田地和赋税的王尚书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后悔今日有些过于激进。

不但没有为女儿报仇,反而差点坏了自己的名声。

当即站起来就要走。

顾鹤庭随即站起来挽留,“王大人,这么早急站起来莫非是要继续去挖土豆?也好,现在日头也没那么烈了,我再陪着大家一块去地里再看看吧。”

王尚书脸上像是打翻了五色颜料,“不、不了,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点事,要等着我回去,我就先回去了。”

剩下人见状也都纷纷站起身来准备告辞,“今日叨扰了,我们也准备回去了。”

顾鹤庭叹了口气,“这么快就要走啊,我还想带你们去庄子上逛逛的,对了,那今天这记录的产量可还有什么异议吗?”

“没有没有,明日早朝我们会如实回禀陛下。”

“那好,我也该回京了,咱们明日早朝见。”

“…”

第383章 朝堂上也没放过他

送走众人,顾鹤庭和江菀二人当即也要收拾准备回京。

天气炎热,江清月本想让两人多歇一会,等到傍晚再走的。

但是又怕京城家中众人都在担心,只好答应着送两人出庄子,还在马车上备好了凉茶和冰西瓜,好让二人路上解暑用。

一直送到庄子大门外,顾鹤庭再次摆手让两人回去,“你们只管在庄子上好好看书,好好忙自己的事,京城有我在,谅他们也不敢胡乱来。”

宋砚和江清月已经见识过顾鹤庭的战斗力,自然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回去之后,两人便再次忙着张罗起收土豆的正事。

收回来的土豆先要在阴凉地上通风晾晒一日,待表面湿土干燥。

然后再全部装进阴凉干燥的土窖之中。

只要不见光,土豆便能保存个半年左右。

还没等土豆全部挖完,宋冬梅和赵元明二人忽然又赶了过来。

一来,二人上次来庄子上走得太匆忙,压根就没玩够吃够。

二来,宋冬梅已经将生鲜铺子所有能想能做的都做完了,这趟特地过来找江清月再商量下别的细节。

除此之外,两人还给江清和宋砚带来个有趣的好消息。

原来,那天顾鹤庭在庄子上和那些大臣过完招之后。

在第二天的朝堂上也没有放过几人,尤其是为首的王尚书。

硬是逼着王尚书当着皇上和众大臣的面主动将土豆的产量给报了出来。

若是顾鹤庭自己说,效果或许还不会那么好。

但是这话从王尚书口中说出来,反响自然是无比的热烈。

毕竟王尚书和顾宋两家之间那点小九九,不少金陵臣子都是知道的。

只不过,眼下众人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上面。

众大臣听闻土豆的产量后都激动地纷纷跪地叩首,大呼天佑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