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算特长吗(123)
与此同时,这幅处于风口浪尖的《长安梦》也终于露出了它从未示人的另一面。
霎时间,现场鸦雀无声,只有几声吸气,此起彼伏。
警戒线外,无数双眼睛直勾勾盯着前方的画布,有震惊、叹服,也有妒恨、受伤,最多的还是惊艳,不敢置信的惊艳。
无数的镜头全程对准着《长安梦》,从正面到背面,见证也记录了一个真正的创作者不疾不徐展现出她真正才华的整个过程。
正面是长安梦,是无数英雄筑起的家国梦。家国长安,英雄就弱化成了一道道模糊的身影。
背面是她的梦,是创作者具体而现实的梦。她的梦里,英雄不是一道道遥远而模糊的影子,他离她很近,近到她能用最细腻的目光去观察他,用最温柔的笔触去描摹他,带着满腔的爱慕,将他单独呈现。
而这背面的形象甚至压根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将正面的油墨在特定的位置有意铺陈加深,让油彩浸透画布,从而在背面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画。
“双面画……”
“好厉害!”
人群中传出叹为观止的低呼。
而它最精妙的甚至不只是双面。
它的正面和背面是不同的两幅画,却又不是完全不同。背面这个人物刚好就是正面那些英雄的缩影之一。
正面那模糊而简约的轮廓只是一个指代、一个象征、一个标志,代表着无数的英雄和人世间的大爱。但创作者也有她自己的小爱,她偏爱其中一人。于是她悄悄将那道缩影细化,在画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满心爱慕地将他的模样单独描摹出来。
她或许能力有限,背面的画影着墨不多,算不得正经的人物画像,但她却精准地画出了那人英挺硬朗的五官和忠直侠义的灵魂。
一身军装,一腔热血,满目山河。
第57章
现场良久鸦雀无声, 所有的眼睛与镜头安静注视着孟逐溪手中的画。
这样的震惊不仅仅源于对技法的惊叹,更因为整个事件猝不及防的反转。
双面画固然不多见,但也不是那么罕见, 国画中就不乏仿苏绣湘秀的双面半透明纱布画。
然而之前整整五天,网上一面倒的对孟逐溪的讨伐, 分明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滴水不漏”的逻辑论证。从她平平无奇的学生生涯、到有优秀作品却甚至混不上一个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再到冯迟砸钱找枪手的聊天“铁证”……从许颜团队到媒体到路过网友,所有人越证越上头, 集体高潮了好几天。结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一场原本以羞辱为目的的全网直播就这么猝不及防变成了一场全民被打脸盛宴。
孟逐溪歪着头, 目光扫过全场众人,轻飘飘笑了一声:“哈,都没想到吧?”
面对着面、顽劣而直白地嘲讽所有人。
她显然毫不在意惹起众怒, 更加不在意与所有人当面为敌,就算所有人都讨厌她, 那又如何?镜头已经记录下了她的清白与才华, 从今以后所有的仇视与侮辱不仅无法再伤害到她,还会让所有讨厌她的人本身如跳梁小丑一般可笑又可悲。
绝对的才华就仿佛一面照妖镜, 任何的诋毁在它面前都会自然显露出原本丑恶的嘴脸, 嫉妒到扭曲。
孟逐溪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一刻, 她的底气与自信无限强大。如果底气与自信有实体, 那此刻,她的光芒能照亮整个岁宜美术馆。
她目光轻转, 又徐徐看向人群外围那张惨白的脸:“许颜女士,他要真是你爸, 那你可得当场跪下来喊我一声妈呢。”
许颜的身躯刹那像风里的拂柳,摇摇轻坠。
但她也绝不是待宰的羔羊, 转瞬,立刻出声反驳:“如果这一开始就是双面画,你为什么不早说?美术馆展览半个月,热度一路攀升,《长安梦》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你有双面画这样厉害的技法,怎么可能忍得住只字不提?”
这话指向性十分明显,她那些不愿接受孟逐溪才华的粉丝立刻不负她望抓住了重点,高声喊道:“没错!如果一开始就有,怎么可能忍住一直不说?”
“就是!谁知道你背面这幅画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出事以后临时请来更厉害的枪手帮你加上去的?”
“你拒不回应的那五天里,该不会就是忙着找第二个枪手吧!”
……
孟逐溪淡淡看着这些人丑陋的嘴脸:“你们是一辈子无能惯了,现在脑子和肢体一起退化,只会大喊大叫是吗?我要是你们,我不会在这里无济于事地口嗨,我应该是要求岁宜美术馆公布这五天以来甚至是这半个月以来所有的监控录像。”
孟逐溪的目光转向展厅里无数的摄像头。
美术馆这样的地方全是无价的藏品,摄像头数不胜数,没有死角。
在场除了极个别粉丝,大部分还是有常识的正常人,跟随着她目光一看,很快就被说服。
不可能,展览期间所有的作品都挂在墙上、都在展厅的摄像头监视下,孟逐溪在这期间根本不可能对画临时做什么手脚。背面这幅画,它只能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但一样米养百样人,偏就有人闭着眼睛说天黑,追问:“你怎么证明背面的画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孟逐溪好笑地看过去:“你这种逼着人自证清白的杠精,工地不请你去抬杠都是他们有眼无珠,错失人才。但考虑到你不聪明,我原谅你了。我证明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