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140)+番外
你在路上跟木匠说好,带闫老伯上山时,别让木匠多嘴。”
菱角控制着上扬的嘴角:“我家六子真有本事啊,收工回家,哈哈哈。”
柳承眯眼享受山风:“嗯,山上是凉快,啧,回家吃饭去。”
叶青竹一手一个把福禄两人带走,嘴上说着长久一起来家里吃饭,手上用力揉了两下六子的后脑勺。
初四这天刚好是立秋,虽然还未出伏,但是收获的季节从此开始,禾谷趋于成熟。当然叶家晚种的不在此列。
等早晨的薄雾稍微散一些,叶青竹趁着凉爽去镇上请人。木匠虽然也是手艺人,常年跟木料打交道,身上带着各种木香,一般为人都很温和。
叶青竹说明来意,并送上临时买的上门礼。跟等在村口的闫老头和堂远汇合,几人去了山上去看选好的树。
为了顺利解决,家中特意留下能说会道的堂远,柳承跟盼儿去地里锄田。
翻山越岭的,就冲这个距离,闫老头心中稍稍消气。要是敢敷衍他,少不得要吵上一场。
叶青竹在路上就简单跟木匠说了和闫家的一场误会,当然有些地方一带而过,端看听的人如何想。
大喜之事,自然都想祝福人家和和美美,万不能因为他们家失误有什么不愉快。
木匠能多做一架梳妆台,收工钱的可是他,当然乐呵呵的帮忙。
闫老头还得求着人办事,跟着叶家兄弟俩把木匠送到村外二里地才回。
这件事在大湾轻轻砸了个水花,闫珍欢欢喜喜得了好处,胡美芝揪着狗尾巴草心里咒骂叶家几个崽子运气好。范传德莫名其妙挨了一顿媳妇的拳打脚踢,叶家多生了一分防人之心。
“……还好老三老四反应快,要不然不一定踩什么坑呢。以后在村里说话做事都提着点精神。”
菱角:“大哥,一样都是老百姓,差别咋就这么大呢?我有点想小顺村了。”
柳承:“或许生活本就该是这样的,小顺村是因为远离人群,自成一处乐土。”
堂远:“有什么的,咱们不就是住的时日短,等日子长了就都知道了。
六子,给哥乐一个,别整天闷不吭声的。”
福禄露了个假笑给三哥,又恢复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叶青竹:“六子,这不算什么事。这一路走过来什么人咱没碰见过?
明天大哥还上山给你砍木头去,等你把织布机做好,让他们羡慕嫉妒,求着你夸着你。”
菱角:“就是!有什么了不起的,等初八赶集,咱就去买工具。你做完了织布机,再打两个柜子装衣裳,再给咱们姐妹打个梳妆台,咱家不用请木匠,气死那帮心机深沉的。”
福禄这回咧嘴笑了,他能做的,远不止这些。
再说范家,养了八只老母鸡,两只大公鸡。白天范家老两口要下地干活,小两口是能坐着不站着,能闲着不忙着。
万长久带着村里几个孩子用蚂蚱将母鸡引出院门,藏在草垛里等着母鸡下蛋。
一开始母鸡因为害怕,宁愿憋着也不下到外边,后来次数多了可能也习惯了。下就下吧,有蚂蚱吃也行,这蛋呐,下给谁不是下呢。
万长久也是个鬼精灵的,范家的母鸡被他折腾个遍。
第129章 织布机动工
等范老太攒着攒着发现鸡蛋数不对,又站在院子里破口大骂。
胡美芝能背这锅吗?自然是不能。婆媳俩较劲似的,不出门不下地就在家看着鸡下蛋。
发现范家有人在家,万长久招呼一声,带着小伙伴把藏起来的鸡蛋带到河边。路过叶家时喊上福禄,福禄又找了个借口带上小七。
于是河边没人的地方,小七看着一群擦哈喇子的小男孩,再看看六哥,把小手伸向二十多个鸡蛋。
“久哥,没锅没灶的,你们想咋吃啊?”
万长久看着福禄:你们跟她说清楚吗?
福禄:你傻还是我傻?
万长久:现在咋办?
福禄:煮了吧,你去回家拿个陶罐。
万长久肯定不舍得走啊,随便挑了个人回去,雅儿对着两根食指看着他们。
福禄率先挽了裤脚准备下河,万长久问他干什么去。
“不是说煮鱼?不怕暴露就下河摸鱼。还有,等会儿分了吃的就把嘴巴闭严实了。”
万长久:“对,谁敢说半个字,我有的是办法让他天天挨揍。小七妹留下,其他人都下河,快点!”
等取陶罐的孩子回来,河里那帮小子也用草串了几条巴掌大的鱼。煮鸡蛋很简单,雅儿自己就能完成。
在场的一人分了三个,不顾烫就剥皮往嘴里塞。鸡蛋黄噎得直翻白眼也不舍得抠出来缓口气。
福禄趁雅儿煮鱼时,跟万长久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挖坑埋鸡蛋皮。要不是动静大,他们几个怕是连范家下蛋的母鸡都敢吃。
范家婆媳俩在家守了好几天,总算知道鸡蛋为啥少了。俩人跟着母鸡走到常下蛋的草垛,胡美芝喜滋滋的,以为自家又要收获一窝小鸡崽呢。
“娘,这丢蛋的不知道有几只,你看着哪只像是要抱窝啊?”
“老娘起早贪黑为了谁啊?连个家都看不住,俩眼珠子就是贴脸上好看用的。
咱家那只芦花鸡瞅着像,这老家伙不害臊的,等我抓住它,非得饿它三天。”
“娘,想孵蛋的母鸡本来也不爱吃东西。呀~它不会是下了蛋自己吃了吧?”
“你吓老娘一跳。看看再说,敢偷我范家的鸡蛋,看我怎么收拾它。”
母鸡下蛋时不能受惊吓,婆媳俩躲在树荫下等着鸡叫才走到近前。手往窝里一摸,三个还热乎着的鸡蛋掏出来,范老太恨恨地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