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188)+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堂远懒得理他,这小子上来那个厚脸皮的劲儿,大哥都拿他没办法。

“我是说啊,这次就应该去县城一趟。多得几文钱固然好,我也想听听外边的消息。

也不知道燕王有没有带兵出发,仗打起来没有。伤亡大不大?会不会影响咱们过日子?”

柳承敛目沉思后,推测道:

“燕王爷文武双全,在燕北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只要别后院失火,对付外敌应该没什么问题。

再说若真有什么万一,先过熊里正那一关,再不然,就只能往深山里跑了。”

说那些都很远,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家一群孩子做什么的。

只能说打听了消息做到心中有数,在最不利的条件中选择出对自己最优的办法。

同样的,若是有什么好消息,比如行商小贩若是到了燕北,堂远需要跟他们新鲜货。

人员不流动,消息传播就会异常缓慢。所以堂远想要去县城走一趟没有错。

盼儿在努力将手中的这匹布织好后,开始收拾了要带到县城的东西。

秋天采的榛子、松子还有晾晒的干木耳、蘑菇,还有柳承收集的几样药材。

冬至这天,叶青竹发话包一点饺子。白菜馅,拌了点猪油,只有四十个。

按照他们现在的饭量,解馋的话多少饺子都不够吃的。

水开下锅,不一会儿水花再次翻腾,白胖的饺子浮在锅中。一种特殊的香气若有似无,随着饺子皮颜色变化,盼儿看着差不多就用笊篱捞起。

八个小碗,每人五个,不偏不倚。盛上八分满的饺子汤,里面放了一点盐和葱花咸菜碎,一碗过年时才舍得吃的饺子被端上桌。

这些肯定是不够吃的,常吃的麦饭也做了不少。这时候就会看出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如叶青竹、菱角和盼儿,就是先填饱肚子,最后吃饺子。剩下几人则是先把最好的吃了,然后在用麦饭填缝。

如果是放在一两年前,叶青竹和菱角肯定也是先吃掉饺子的。只不过现在日子尚且安稳,能吃饱就算幸事。

叶青竹给福禄和长久又夹过去一个,自己吃了三个饺子一碗汤。

菱角见状,把自己的给了雅儿一个,还想分给盼儿,那丫头确将碗凑到雅儿旁边,快速的拨过去一个胖饺子。

堂远咽下一大口麦饭,故意满含羡慕说自己再小两岁就好了。

叶青竹给他夹了一筷子萝卜:“盼儿比你小两岁,咋?后悔没给小七剩一口?”

堂远这才反应过来,小两岁也得不着啥,哎呀呀,失策。

“不是。”

这小子眼珠子一转,那好听话是张嘴就来。

“咱盼儿多厉害呀,两匹布换了一车粮食还有的剩呢。就是太辛苦了,三哥恨不得跟你换换。”

听听,这人真会拐弯不是?家里哪个也不轻松,盼儿开始拼命织布后,洗衣烧炕的活儿雅儿分担了不少。

过了冬至,堂远一个人背着东西去县城。阴沉沉的天,看着像是有一场大雪。

有了织布机和麻线的好处就是,盼儿可以给家里人做鞋了。

长久自己有鹿皮小靴子,又软又防水。之前杀兔子还留着两张皮子,本想给大哥做一双靴子,被他拒绝了。

思来想去,那只能自己弄点耐磨的厚布做鞋面。鞋底是用山上的一种草编的,听村里人说,把捶打之后的草塞进鞋里,冬天不长冻疮。

起初他们真不信,南边的草鞋就地取材,可也没听说草鞋耐寒的。村里人莫不是看他们外地来的,年纪还小,故意逗他们取乐吧?

后来入冬,后院的娇娇来借簸箕,盼儿看了她的鞋子果真是村里说的那样。只是现在山上的草比不上夏天收集的那种柔软。

三匹布织完,弄好的麻线所剩不多,正好想到草鞋。说是鞋,样式像靴,厚底,布面,筒状口过脚踝,用绳子缠一两圈再系紧就能密不透风。

为了在鞋子里填充处理过的草,每一双都做大了不少。

叶青竹穿在脚上时,很像小孩儿偷了大人的鞋穿,滑稽可笑。

叶青竹:“美丑都不要紧,确实暖和!”

菱角将信将疑:“大哥,脱下来我试试。”

第172章 黄金茯苓

菱角踩着一只透风的鞋,一只充了草的,对比很明显。

“大哥,那只也脱了我试试。”

叶青竹不疑有他,脱鞋上炕,看着妹妹欢喜的蹦跳。

菱角走了两圈,弯腰用两根食指勾了叶青竹的旧鞋。

“嗯?二姐你干啥呢?”

小七刚从茅房回来,就见二姐躲在东屋的门口向里边张望。

菱角:“大哥,打个商量,这双鞋让给我行不?”

叶青竹上下扫了两眼:“你看你这孩子,急啥嘛,我穿剩下的早晚还不得给你?

既然你看上了,那手里拿双旧的就提前给你吧。快把哥哥我的新鞋脱下来,洗脚了吗你?!”

菱角又往后藏了藏道:“大哥你想好了再说话,赞成我的提议,立刻有鞋穿。”

菱角看不见身侧雅儿的表情,否则一定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叶青竹坐在炕沿好整以暇地笑。

“菱角啊,哥也给你俩选择,一,赶紧把两双鞋送回来,放好。二,鞋你都拿走,但是别让我抓住你。”

菱角:“嘿嘿,大哥,光着脚你真跑不过我~哎?!叶小七你个叛徒!!”

雅儿收到大哥已经准备好了的手势,伸手抢了菱角手上的鞋扔进去,自己则是一个下蹲躲过二姐的巴掌。

菱角一击不成也不留恋,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