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13)+番外
……
叶青竹:这小子能不能不毒舌!大过年的,我手痒!
看着眼前笑疯了的几人,很难绷着脸装生气。
柳承敲了敲小桌子道:
“六子,以后可不能这么说大哥。哈哈哈~这可是大哥一生中,唯一一次压岁钱了。”
这话能忍吗?那势必不能。叶青竹从炕上起身,柳承眼见不好想躲。
不过身前有小桌子,身手不是很迅速。
“大哥放我一马,过年不打孩子。”
“少扯淡,你不算。”
“二姐救我一把,三哥~”
菱角揉了揉腮帮子,大过年的,反大哥一把应该也没事儿吧?
堂远本来还想看热闹,不过二姐都上手了,天时地利人和了还能错过?干就完了。
三个小的排排坐,四个大的团战不休。
盼儿攥着拳头两边鼓劲儿,在福禄和雅儿瞠目结舌中,三打一混入一个叛变的盼儿,三对二,势均力敌可怎么整?
半年多,大家都长了个头儿力气。初遇柳承时,还是个文弱俊秀小少年,现在藏在衣裳下的线条都隐隐有了形迹。
福禄抿着唇搬走碍事的小桌子,雅儿拎着鸡毛掸子站在六哥身边。
在这样的气氛下,谁也别想独善其身。两个小的也被拉入混战时,时光就在欢笑中悄然而逝。
若人生一直如少年,谁的春华还值得被纪念?
这个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年号的除夕夜,七人放下所有忧烦和防备,一声声呐喊中,揉杂了一年多的苦难和酸楚。
眼前的安稳来之不易,压抑在灵魂深处的那一丝小心翼翼,多年以后再去回想,原来那便是所求即所得啊。
等七个人瘫在炕上大口喘气,夜色已经悄然降临。
今夜的村庄灯光常亮,老人们给小孩儿讲述年兽,说除夕夜的传说。
临近的人家还能互相串门帮着包饺子。三十晚上,可能只有家中的老太爷是悠闲的。
距离最近的徐家,只有母女俩在包饺子,菱角带着两个妹妹过去帮忙,顺便闲聊热闹一会儿。
徐婶子看着叽叽喳喳的小姑娘嘴角含笑,过了年她就有儿媳妇进门,家中也会更热闹的。
徐家人少,白面贵一些,徐家准备的并不多。也就半个时辰,四个姑娘笑呵呵回到叶家。
堂远:“二姐,你可真行,还把娇娇姐拐回家了。”
菱角:“又不亏,她一个换我们仨呢。”
盼儿:“怕累到娇娇姐,三哥你倒是伸把手帮忙呀。”
“可算了吧,我怕糟蹋东西。再说了我还有事呢。”
雅儿:“大过年的你忙啥呢?比包饺子还重要?”
堂远低声含笑道:“你们串门的时候,老四挨骂了,嘿嘿~”
“欸?别走啊,话说半截,饭吃半饱!”
“二姐,你说这个没有用,盼儿不可能饿到任何人,任何哟!”
男孩子们在东屋不知道在研究啥,西屋这边放上面板以及醒好的面。灶台边,盼儿还在调馅儿。
怕白菜馅调早了杀出水,早就剁好了备着。
北边的人喜欢吃蒸饺,南边都是煮的。既然大哥说了敞开吃,盼儿足足准备两大盆馅儿。
东西放到西屋时,差点儿惊掉娇娇的下巴。
“我的天呐~你们家底儿也太厚了吧?这么多……这么多!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面,这么多馅儿!”
菱角无情打断:“把你的下巴收收,哈喇子擦擦,学学我,面不改色!”
第194章 无名之年
盼儿扎上围裙,取出一部分面团在案板上揉光滑,心思力气都在跟面团奋斗,还顾不上聊天。
雅儿:“娇娇姐,我们家人多呀,哥哥姐姐还在长身体,一年就吃这一顿好的。”
徐娇娇挽了袖子等盼儿擀皮儿,听雅儿这么说可是反驳了。
“叶小七,隔三差五飘香味你当我闻不见是吗?”
盼儿将面团揉圆,从中间掏个洞,两手上下捣几下,形成一个面圈。
选了个最细的地方揪开搓匀,一个个大小差不多的面剂子快速出现在面板上。
撒上薄面,盼儿伸了下两条胳膊,尽量让手腕子露在外边。
娇娇都忍不住赞叹:
“盼儿,你这剂子揪的,跟我娘不相上下了。哇哦,这小饺子皮儿,又圆又好看。”
菱角:“娇娇,不是让你来夸她的,唠嗑别耽误干活呀。”
娇娇撇了嘴:“好~你可真会使唤我。”
“哎呀小七,蒸饺不要留那么大边,等出锅不都是干边饺子嘛。”
小姑娘们是为了凑热闹聚在一块,但是作为南方人,从娇娇身上也学到不少北地的常识。
这包饺子的花样上,都可算有机会显摆了。
“盼儿,你饺子馅里放了啥?好香啊,我都想吃个生的了。”
盼儿直了直腰,拿出又一块面团,边干活边道:
“二姐啊,你是又饿了还是馋了?动作快点。”
“嘿……你还催我?咋?一个人供我们仨,闲到你了是吧?姐妹们,加速加速,超了她!”
差不多白菜馅儿包完,盼儿举手讨饶。
“姐妹们放过我吧,不行了,真不行了。”
雅儿:“五姐,要不咱俩换换?”
盼儿看看面盆,再看看酸菜馅儿,摇头拒绝了。
“你不行,回头手掌得肿,二姐来吧。”
菱角踩了鞋站到地上,盼儿站在菱角旁边。这么多饺子,确实够她们忙活好一阵的。
只不过娇娇在拿起菱角擀的皮儿时,村里的八卦都没兴趣说了。
“菱儿啊,这是你能干出来的事儿?这是啥?面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