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41)+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姐姐,你是我亲姐姐,要不然,你替我嫁了吧?”

大湾村的人们,都觉得袁小雨好像得了失心疯。

好人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菱角摇头轻叹,左拥右抱搂着两个妹妹。

“呵~男人?这天下什么都比狗男人值得。”

雅儿仰着小脑袋道:

“嗯,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咱家里的哥哥除外。”

盼儿歪着一点头笑:

“小七学聪明了呢!

人总要碰上想不开的事儿,活着也总会遇到想不开的人。

咱们姐妹脑子清醒一点就行。

什么前世来生,都是胡扯。

把这辈子过明白就不得了啦。唉~”

不管佟家的事怎么解决,都要佟广海按手印才能做数。

朝廷虽然没了,可是王爷还在,王爷的属官还在。

只要户籍还在燕州,就要遵守这里的王法。

而熊初默作为里正,只要能解决好,一般没人会闹到县衙公堂。

服役期间,民夫不得回家,除非重伤濒死。

“明日我去县城找佟广海,正好请县令大人开堂审案。

我告诉你们,就你家这破事儿,无非两个结果。

一,佟广海以诱拐良家女子罪入狱,袁小雨赶紧找人家嫁了,无媒私生一子一女打入贱籍。

二,佟广海休妻再娶,至于袁氏……以后可以再改嫁。”

对比明显,佟广海总不会要把自己送进去吧?

若果真能做到这一步,世人听说后也得感叹,好一对苦命鸳鸯。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燕北青壮本就少。

女子是否清白很容易查验,可没人会去在意男人身子是否干净的。

第218章 肥地

后边的事,菱角没兴趣再看。

回去的路上,菱角和盼儿有些沉默,雅儿小嘴喋喋不休,义愤填膺。

可那又如何?佟家自己乐意,跟别人一个铜板的关系也无。

这其中最容易看开的,也就是柳承了。宅院深深,比一个小乡村的故事复杂多了。

他得看紧了家里的几个姑娘,还得跟兄弟们一起擦亮眼睛选人。

二月二,镇上年年都会进行游龙祈福。

南地多踏青,北地则以面食祭祀祈祷。

龙抬头也是春耕节,作为民间节日庆祝,各地做法不同。

不过大体就是以稻草秸秆制成传说中的龙头龙身,从河边或井边开始,蜿蜒路过各家。

实在没有办法游龙的,也会用谷糠或是麸子,从井边弯曲连绵撒到家门口。

总之都是农人向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湾村就属于比较杂的。有的人家吃春饼,有的人家做馄饨,也有的会在寅时炒豆子。

盼儿就是早起炒豆子的,大哥三哥都没在家,这个春耕节过得不够热闹。

几人在东屋一起吃炒豆子,顺便说着不在家的俩人。

菱角算计着时辰,晌午就出门去镇上迎接堂远。

真买了粮食,就他那个力气,不是菱角瞧不起,是全家都瞧不起……

所以堂远在镇子口见到二姐,就差喜极而泣了。

他们家用的大板车,之前运石头就损伤过,所以这次在县城没敢买太多粮食。

当初二姐说卢换运个布就如何如何,原来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菱角看着累傻的弟弟,轻蔑地甩了个眼神,接过板车蹭蹭走在前边。

堂远在后头双腿沉重。

内心几乎是哀嚎着:真、他娘的、没天理!

堂远想了一路的说辞,此时被家人围着,丝毫没露破绽。

他想好了,先过眼前这一关再说,大哥回家?到时候让他们追着大哥问去!

要是大哥遭罪的消息被他说漏,大哥先不放过他,有点怕。

得知大哥安好,几人放下心来。

至于兔子怎么卖的,换了多少钱,那是柳承要问的事儿。

兄弟姐妹几个商量着明日开始倒粪。去年开始就挖好了大坑,第一批肥,还是堂远亲自掏的呢。

明日要弄的主要是兔子粪和山上捡回来那些。

村边那块官府分的地,如今被村里人叫做“袁窝棚”。

因为姐妹俩打架,把住人的窝棚都弄塌了。

袁窝棚那边的地,粪肥是现成的。

草木灰堆在菜园子边,种菜的时候用起来方便。

惊蛰已过,百虫将出。

初三这天,春雷阵阵,天气不好,一般人都没出门。

二月雷,遍地贼。

还不到该打雷的时候,今年看来又要减产了。

老庄稼汉都要愁出两道褶子,盼儿又上火了。

她也不知是怎么的,一上火就嘴角起泡,想否认含糊一下都不行。

菱角带盼儿去数粮食。

果然这个办法还算管用,家中吃喝还够呢,活下去才重要。

“今年刚开头,你还惦记明年有没有粮食吃?操心太远了吧?

你看看,这不是有不少呢?

咱们省着点,加上开春后的野菜野果什么的,你愁啥呀?

老天爷赏脸,咱就吃个饱饭。

不赏脸的事也没少干,咱还不是活蹦乱跳的?”

盼儿只是着急,家里人都在长身体,吃不饱就长得慢。

“二姐啊,道理我都知道,其实也没有太着急,可是嘴角长泡我控制不住。”

“你可算了吧,还嘴硬……放心吧,咱们多好养活呀?”

姐妹俩扑哧一笑,收成多少是秋天的事,影响她开春种地吗?并不会~

初三的几个春雷,轰隆隆响几声就没了。天阴沉一天一宿,一滴雨也没下。

初四这天,开始刮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