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47)+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再多我们几口人也干不动,等以后你麦冬哥成家生子就是他要愁的。

现在我当家,我就说了算。”

菱角:“得嘞,徐叔爽快我也直说了。

一早盼儿过去看的,预计还能开出来个两亩半。”

第223章 新农具推行

两亩半是指土质还不错的,周边土薄树根多,粮食长不好但也能种。

菱角继续道:“我看不如这样,我家从榆树林那边开始,一亩半停手。

剩下这一亩,给我麦冬哥留着吧。”

徐麦冬也出去服徭役了,否则一定会好好谢谢菱角。

起码他亲妹子娇娇就已经笑瘫在炕上了。

徐祥有两口子也笑,上了年纪的眼角笑出几道细褶。

“菱儿啊,婶子先谢过你啦。哈哈~”

菱角慌忙摆手:“可别,等我大哥回家让他来串门儿。

家里等我下地呢,这就回了。

啊,对了,我们几个商量着,匀二斤荞麦给佟丽家。

听说一文钱没给留,我家白菜多,回头给她们拿点儿。

婶子,这人情礼往我们也不懂,你看着是多是少啊?”

徐娘子叹道:“多少都是你们的心意,这也是你们嘴里省的口粮,我看谁敢说半句闲话!

乖闺女,她家是特殊,没法儿按照随礼算,你们想给多少就多少。”

“哎,正好佟丽在我家呢,我这就回去给她拿几颗白菜去。”

拒绝徐家人相送,菱角步伐轻快地回家。

确定好地方,柳承拿出两件磨旧了的农具。

“锄头得用右边这个尖,左边都秃了,先将就用吧。

镰刀不好看,但是我们用着还挺顺手,前两天刚磨的,快着呢。”

交代了些细节,佟丽带上两件农具和一背篓白菜回家。娘和弟弟还等着呢。

两斤荞麦压在底上,不仔细看发现不了。

这个时辰,多数人已经收拾好准备出门干活。

见佟丽拿着东西从门口路过,谁都要好奇问问。

东西是从叶家借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好说话呗。

一背篓白菜不是金贵玩意儿,这时节要不是没菜,谁爱吃这东西!

佟丽回家跟娘和弟弟交代:

“农具是跟叶家借的,吃的也是人家给的。

咱不能丧良心,他们看上了榆树林那边的荒地。

娘啊,以后咱给叶家开荒去吧?

他们家没大人,好说话,咱好歹能有点吃的填肚子呢。”

佟文才紧紧依靠姐姐:

“我要跟着姐姐,我也能干活儿。”

袁梅只是脑子不那么灵光,这个时候还挺会算计。

“大丽啊,你是不是傻?凭啥给他家开荒?

地开出来咱留着种粮食,大不了以后一年还他们点儿米粮。”

佟丽不由提高了声调:

“娘!你睁眼好好看看,咱们娘仨还有啥?!

还种地?你带着我俩能活到那时候吗?吃土啊?”

袁梅眼神闪烁,看着又要哭。佟丽觉得天灵盖都突突跳。

“那……要不给你找个好人家?

大丽啊,你看看文才,他是你唯一的弟弟。

你找个婆家,以后帮衬着点儿,日子不就过下去了吗?”

佟丽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自己的母亲。

“婆家?然后呢?你也想学我外祖母是吗?

把一个孩子送给人家当牛使,给你和另一个孩子挣一口血汗稀粥是吗?!”

佟文才绷着脸拉上姐姐的手:

“姐姐,不要生气。我才不会像袁小雨一样扒着你喝血。

我也不想姐姐随便嫁给一个畜生。

叶家那么多孩子都能活,有地有房子。咱们也能。”

佟丽搂着弟弟哭,把脸埋在小孩子的颈窝,肆意淌泪。

她唯一感恩爹娘的,不是他们给了她一条命。

而是他们生了文才,她还能活下去,最放不下弟弟,他太小了。

村里有心软的人家,学着叶家给她们送了点家里的吃食。

走到窝棚附近就看一家三口在那哭,这场面,谁看都心酸。

佟家唯一的男丁才几岁,汉子们可不好来安慰人。

老妇人,小媳妇,或是家里半大姑娘,东西不好比高低贵贱,能来的,都是可怜他们。

佟丽带着弟弟差点儿给她们跪下,姐弟俩所求不多,村子的一点点善意就好。

今日过来的人,姐弟俩一一记在心里。

送走村里人,佟丽看了眼她娘,以前被佟广海拳打脚踢还没发现,如今再看,啥也指望不上。

佟丽带着弟弟找到榆树林边上,开荒是难的,否则何至于这么多人吃不饱?

两人从未干过这些,一时间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荒地上长着的东西总是要清理的。

临近晌午时,里正到大湾村叶家送了东西。

真正好手艺师傅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福禄抚摸着被命名为“点臂”的播种机。

装种子的斗比他原来的更大,出种口换成叶轮,控制小粒种子也更方便。

唯一让福禄不满意的,就是整体重量。实木加铁制综合下来,只有大人才好操作。

他这样的力气,坚持不了一天胳膊就要动不了的。

熊里正所说,最终点臂没能变成一户所有,而是与耕牛一样,全村共同使用。

别的村都好说,总归有个德高望重之人主持秩序。大湾不一样,没有领头管事儿的。

熊初默不客气地躺在东屋大炕上伸懒腰,反倒是菱角几个站在地上等着里正发话。

“叶福禄,等会儿喊村里人来你家,教大伙儿用点臂你上,我嗓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