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279)+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五里川的谷子和黍子种密了,挑着弱苗得拔掉。

菱角最不耐烦干细致活,用锄头顺着垄中间锄地。

草根外翻,太阳一晒就干了。

但是叶青竹和盼儿两个比较累,蹲骑在黍子苗上边,每隔差不多拇指长留下几棵健壮苗。

太阳晒在后脖颈上,汗顺着脸和脖子淌。

靠边的这不到四亩算是比较干净的,临近大麻田那边,一脚下去都看不见苗。

雅儿在黄豆地里拔草,能拿回家喂兔子的还专门放进背篓里。

柳承在家选毫也难以专心,脑子里惦记下地的兄弟姐妹,手上就容易出错。

次数多了,为了不浪费毛,干脆收起来放着,自己翻出来草帽和镰刀下地去了。

第251章 登梁家门

叶家的那处小山谷,不经意间已经冒出很多大麻秧。

去年洒下的种子,收回的麻皮不多。

能赶得及结籽的,就被他们撸下来随手扔出去。

家里的活儿一样接着一样,几乎没有个喘气儿的时候。

麻田那边不是忘记了,是还顾不上。

兄妹几个起早贪黑要练功,还要下地干活儿。

因为五里川来回不方便,还要留一个在家喂鸡喂兔子。

最重要的是得有人做饭呐,否则前胸贴后背地回来,难道喝凉水么?

堂远已经带着六子出发去桃李庄,过去那边比县城还远一些。

从野鸡岭镇出发,穿过县城到桃李庄还有二十几里。

堂远和福禄的脚程快不到哪去,走到地方也得天黑了。

堂远买了常见的四样礼,不多不少,合得上他们的家境。

虽说他和柳承听多了梁半仙儿的事迹,但是没有深入接触过。

路上两人也在说这个事儿,堂远把能想到的突发情况都说给福禄听,就怕这个闷不吭声的孩子受委屈。

福禄乖巧的很,说什么都听着。

内心却是不住地翻白眼,三哥这么啰嗦,不累吗?

他又不是小孩子了,至于连吃喝拉撒都叮嘱这么详细?

桃李庄是个大庄子,两百多户人家分布在桃林之中。

接近桃李庄时,远远就能看见成片的果树。

这个季节,杏花和桃花还剩下零星几枝开着。

花也有懒惰的,踩了春天的尾巴,粉白嫩禄相映。

进了村子还有不少李子树,小白花开的很热闹,挤擦擦挨在一块。

堂远不自觉地吞口水,这么多果树,桃李庄的人真是好口福。

福禄微微侧目道:“三哥,注意脸面。”

堂远不在意道:“又没人认识咱,我闻闻花儿香咋了?”

福禄戳穿他:“不是吧?不馋果子吗?

再说了,以后我要是留在这学艺,你不是丢了我的人?”

堂远那对眉毛像两条虫似的动:

“六子,待会儿见了人你得好好表现。

你过不了梁半仙儿的关,丢你三哥的人。”

福禄嘴角微微撇了下道:

“那我要是过了呢?”

堂远露出两排牙笑道:

“哎呦呵呵,那还用说?

三哥一准儿月月来,每个月三五趟也不嫌累的。”

福禄眼神斜斜地飘向一边:

“你看我,还是看果子熟没熟?

摸摸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兄弟俩穿梭在果林之中,桃李庄简直不像人间村庄。

林径,落英,双少年。

桃李庄主要是两大姓,李姓居多,梁姓略少。

梁半仙儿家居住在桃林深处,两个面生的俊俏少年走在村子里,都在打听这是谁家的亲戚?

等到了梁半仙儿家门前,青砖碧瓦,已显出陈旧之感。

青苔石阶两三层,木门上有两个磨光滑的铜环。

堂远先帮福禄整理一下衣领和头发,用袖子给他擦擦额头的薄汗。

左右看了看,六子的衣裳磨损不大,这套还没什么补丁。

然后自己又把挽起的袖子放好扯平,抬胳膊蹭了蹭脸,这才提气上前叩响木门。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开门的是梁愚,梁半仙儿的儿子。

堂远笑着打招呼:“梁大哥,好久不见了。”

梁愚自然难掩惊讶,又很快反应过来侧身请人进院。

“我记得你,卖熏兔的,你是哥哥还是弟弟来着?”

“梁大哥叫我叶三儿就是,这是我六弟福禄。”

福禄伸出手行了个不太标准的同辈礼。

“梁大哥好。”

梁愚虽然天资愚钝了些,但是眼力还是够的。

福禄双手上的茧和疤,都在他熟悉的位置。

“叶三弟今日登门是?”

堂远将礼物放在院中的石桌之上,笑道:

“来拜见梁先生的,不知他老人家是否方便?”

先生?这称呼不该在他们家出现呀。

梁愚向正房看了眼才低声道:

“那可能不凑巧了,祖父身子不好,父亲已经守了四日。”

堂远的表情连一丝波澜都未起:

“这样啊,那我们更应该探望一下梁爷爷了。

梁大哥放心,我们不会打扰梁爷爷的,就进去看一眼。

再说上门一趟,本来也应该见过长辈。”

梁愚犹豫了一会儿才道:

“那好吧,不过你们得在这等我一下,我要进去跟父亲知会一声儿。”

“劳烦梁大哥了。”

福禄凑到三哥身边问道:

“怎么没看到其他人?不是说梁愚都有儿子了吗?”

堂远道:“消息不能错,可能刚好不在家呗。”

几句话的功夫,梁愚出来招手请他们入内。

梁家的小院跟大湾村的不同,一看就是请人专门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