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340)+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大侄子,要是你婶子医治好了,你就是我老熊亲儿子都行!

这银子你拿着,给他们安家用。”

叶青竹小声问道:

“里正叔,婶子看病钱够吗?”

熊初默道:

“那你别操心,就当给大英子积福吧。

他们要盖房还是要开荒,你别让他们出乱子就行。”

“叔,你这是要走?”

熊初默点点头:

“我不想你婶子受罪,早去早好。”

叶青竹不得不多一句嘴:

“可是县城被围着,虽然戴县令允许开城门,能出不进,到时候你们怎么办呀?孩子又咋办?”

熊初默道:

“孩子交给老万,我带你婶子走小道。

放心吧侄子,我肯定有办法。”

告别里正,叶青竹身后跟着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回大湾村。

熊初默给了六两银子,并不多。

但是对于鲁又兵他们来说,一文钱也是好的。

出镇,叶青竹就跟他们说了里正的安排。

熊初默让他看着安顿,不偏不倚,每家二两银子。

鲁玉凤和郭彩蝶抱在一起,一路上笑着跳着。

本就不是习惯漂泊的人,就算叶青竹给他们安排个山沟荒地,心中也比之前安定。

刘江几人一直跟在叶青竹身边,在里正眼前过了明路,就是以后的新邻居了。

回村的路上,看得出是泾渭分明两伙人。

柳承看见大哥带回来这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手脚发麻。

菱角也在想,他们咋又来了?

远看气势如虹,近看气色如土。

走到自家门口,家里人都迎了出来。

被困在县城的人担惊受怕两天,只想赶快回家躺倒。

刘江和卢守田自觉地回家。

郭彩蝶好奇地打量这个小院,真不愧是村长家,地方还挺大。

鲁玉凤则带着担忧和拘谨。

这个时辰,他们早就饥肠辘辘。

山上带回来的东西,说好了给她妹妹换米汤喝。

当时怕村长等急了,他们匆匆而回,并没有留自己的那份吃的。

现在天都黑了,让他们进山也不敢呀!看村长家,好像没有管饭的意思……

雅儿把大哥拉进堂屋,说的也是这件事。

“大哥,这么多人得多少粮食啊!

咱自己吃才将就够,不能带他们吧?”

叶青竹轻轻扯了下七妹的小辫子,语重心长道:

“给他们做点糊肚儿,多放盐,多放菜。”

雅儿急道:

“大哥~管了这顿,下顿呢?”

叶青竹安抚道:

“去叫你五姐帮忙。

他们,我有别的安排。

里正把人交给我了,以后他们要在村里住下,就当招待新邻居了,快去~”

雅儿微微噘嘴,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乐意。

他们家来大湾村是啥样?大哥对他们太好了,以后肯定蹬鼻子上脸不听话。

鲁又兵三家人,现在就等同于流民。

在熊里正把新户籍送来之前,他们还真不敢如何。

雅儿不知道,这些人内心是感激她大哥的。

盼儿放下手中的麻线,糊肚儿方便好熟,最省粮食也顶饱。

自家石磨磨出来的粗面,加上一大把盐,切了一盆青菜碎。

十几口人的饭,也不过这一大锅的菜糊汤。

当然叶家自己吃的也没多好。

被雨水打湿的麦子,趁它发芽之前,被雅儿煮了麦粥。

潮湿的小麦不好脱壳,煮一煮有的能掉落。

大部分的小麦粒上还带着麦壳,嚼着扎牙龈,吞着喇嗓子。

戌时,飒飒晚风中,月出东南山。

当花草都变成一片黑影,叶青竹给他们送了被子。

当晚,这十几个人就在叶家的院里就地而眠。

东屋门窗关着,堂远又在出馊主意。

“大哥,把他们送山中去得了呗?”

菱角都懒得瞪他,就这脑子,还做生意?不赔就是运气好。

“老三呐老三,他们从县城跑出来,路过这么大片山都没停下,就大湾村的山香啊?

你这真是瞎出主意。

想进山还用你送?!嘁!”

“那你说咋办?就在咱家住吗?”

菱角斜着眼睛看堂远道:

“别以为你二姐我只会傻出力气。”

然后对叶青竹说道:

“大哥,我想到一个办法,给你借鉴借鉴。”

“说来听听。”

菱角推开窗,见他们老老实实互相靠着睡觉,才回头对自家人说:

“我觉得咱们村外边,就五里川河对面,不是也有一大块空地吗?

那地方要是弄好了,几百亩地都能开出来。”

第304章 突生考验之意

福禄转着他的小刻刀,揭了二姐的底儿道:

“顺便让他们盯着咱家的地,你怕范家使坏。”

菱角给福禄一个脑瓜崩儿。

“就你知道的多。”

又对叶青竹说了自己的看法:

“大哥,我是这么想的哈。

那三家人从宁州来的,肯定跟村里人合不到一块儿。

五里川对面地方大,离咱家也近。

再说了,他们要是想去赶集啥的,比咱家还方便呢。”

菱角确实比以前爱动脑子了,只是看问题还很片面稚嫩。

“你们几个呢?有啥想法,都说一说。”

柳承心算了一下,他们啥都没有的情况下,二两银子绝对不够过冬的。

“要是省钱省力,还是住山洞更好。

依我看,县城那边难以抵挡张将军,肯定会投降。

届时大军横扫燕州,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