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368)+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福禄画在一些木片废料上,床底下的小箱子里,大大小小的有十几二十块。

梁一秀翻出来献宝似的给爷爷看,梁启同才知道,这个小徒弟闷声不响的,竟然自己设想了不少。

梁启同眼中的赞赏藏不住,福禄却低着头不知所措。

见惯人情冷暖的他,太知道自己不应该掐尖显摆。

梁愚才是梁家的正宗传人,将来是梁一秀。

他本是想在下次归家时,把这些木片带走的。

“福禄啊,你来,师父有话对你说。”

两人关在屋子里,梁启同单刀直入,指出福禄这些画样的优异之处。

但他毕竟经验还不够,所以梁启同真正意义上的倾囊相授,该是从这时候算起的。

“你来看,祥云要这样搭配。

还有啊,桃符也是有讲究的,什么人家用什么等级的。

平民老百姓用线雕。

商户用半雕。

要是有官身的,大姓宗族,选上等桃木抛光……”

屋里藏了一只蛐蛐,应该是准备过冬的。

师徒俩越说越精神,它也跟着掺和。

另一个房间,哄睡了孩子,梁愚娘子不免有些抱怨。

“哼~你这个小师弟心眼子还不少,这是打算干啥?

早早出徒了要去单干呐?”

梁愚斥道:

“你这人,小点声儿。

福禄当初可是答应老爷子的,将来学到的东西都给一秀。

要是秀儿也没这个命,将来还有我孙子。”

梁愚娘子不屑:

“你可得了吧,到嘴里的肥肉不咽?”

梁愚多少也是有点落寞的。

“唉~梁家靠这个手艺,传了好几辈人。

偏偏就我不争气。”

梁愚娘子捅着自家男人胸膛出主意:

“你说,我娘家堂嫂的小闺女咋样?就那个二娟儿。”

梁愚问道:

“挺老实的孩子,提她干啥?”

“我过两天带孩子回趟娘家,二娟要是没定人家,你说跟福禄是不是挺合的?”

梁愚劝阻道:

“你可拉倒吧,一个闷葫芦,配个炸天响。”

“啧~这不是正好嘛!福禄性子忒闷,可不得找个爱说爱笑的?

那就这么定了,我先问问我堂嫂去。”

娘们儿家就是喜好撮合人,福禄才十岁呢。

梁愚没当回事儿,满脑子想的不是木头就是下刀顺序。

他也就靠着勤能补拙,死记硬背的刀法,才能勉强给他爹帮忙。

梁愚醒来就继续昨日的活计,根本就没想起来跟他老子和小师弟说上一个半个字儿。

师徒俩聊到后半夜,又困又乏,翌日起得也晚。

梁愚没想到他娘子说风就是雨,半晌午就背孩子回娘家去了。

小一秀好几个时辰没来,福禄好奇问起。

梁愚一拍脑门儿,娘子不在家还得麻烦小师弟做晚饭呢。

梁启同虽然皱眉,但也没多说什么。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小两口的事儿啊,他也懒得过问。

福禄做吃的,怎么都要比师父师兄强,就是量掌控不好,但也不算多大问题,能对付填填肚子就好。

九月十三,梁家小院多了个叽叽喳喳的少女声儿。

那个叫二娟儿的小姑娘,突然就闯入了叶福禄的生活。

第328章 长久买狗,雅儿生气

霜降过后,农家人的重点变成了忙活着收菜。

这个时候到了女人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织布做鞋也好,收菜腌菜也罢,男人们不是做不来这种细致活儿,而是男耕女织,日子长久。

万成要带着三个小崽子进城买衣裳,被菱角知道了一阵数落。

这对师徒熟悉起来后,菱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哥那荆条。

所以此时说起师父来,心不虚气不喘。

“……这日子让你过的呀,啧啧啧~

你就听我的,准没错。”

菱角要干啥呢?当然是给自家妹妹揽事啦。

盼儿弄的那什么酒,等着就行。

菜园子那点玩意儿,她跟大哥一起,有一个时辰就完事儿。

腌菜嘛,更简单。

师父还想进城花钱?

把这个钱给盼儿多好!

“盼儿,肥水不流外人田,二姐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盼儿无语望天,嗯,顶棚该打扫了,啥时候又挂了几条蛛丝?

天凉了,这个窗纸也要重新换。

去年的酸腌菜没够吃,今年要再买一口小点儿的缸……

家里家外哪儿都是事儿。

“二姐,你猜我长了几双手?”

菱角:“两只呗,多了不得是妖精嘛!”

盼儿软声道:

“对呀,就俩,我忙不过来的。”

菱角愣了一下,掰手指头算算,自家七口人,师父他们两口,熊家兄弟两口,哎呦天,多了多了!

“那个……当时脑袋一抽,嘴巴一张,话就漏出去了。”

盼儿:……漏??

“大不了我来做,你帮我把料子裁了,好不好嘛~”

被二姐晃的晕头转向,盼儿点头答应下来。

自己的姐姐,她不会真不管的。

再说师父教他们拳脚功夫以做防身,这份师徒情在,帮着做身衣服不算什么。

但是二姐没算过,这样一来,家里的布料不够用啊。

盼儿在家出来进去的挠头,等十八去镇上买,还是自家姐妹几个慢慢织嘞?

小七不由得问五姐转悠啥呢,盼儿没说二姐满口答应人家的事儿,只说二姐有这么个想法,她也觉得合理。

但是目前布料上有点小问题,不知道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