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41)+番外
堂远拉着板车,雅儿跟在三哥身边东张西望。来临照县这么久,他们还没好好见识过呢。
一路问询找到杂货铺,一个中年男人看着铺子,看面相还挺和气。
“大叔,有没有鏊子卖?”
“咋?家里的坏了?在你左手边那架子上,要多大的自己挑。”
堂远是突然冒出一句临照话,惊得雅儿等大了双眼不敢置信。
“没,俺伯分家带走了,再买个新的,这个小的和中的几个钱?”
“小的二十文,中的三十文,你摸摸,好料子呢。”
“恁贵啊,我铜板儿不够。”
“你这小子,买东西不带够钱,糊肚粥都灌脑袋瓜子里头了?”
“叔,算少一点嘛,今日摆摊没卖多少。”
“你们卖的啥?”
“家里妹子去海边捡的蛤蜊蛏子,新鲜呢!”
“在外边?”
“啊!在外边。”
“我瞅瞅,正好我家婆娘想加个菜。”
堂远自己的鏊子没选完,先把杂货铺老板拉到自家板车前挑海货去了。
雅儿像看戏似的,见三哥热闹的把人带门口去忽悠着人买了一斤蛏子一斤蛤蜊,然后俩人笑呵呵的进铺子。
“三哥,鏊子还买不?”
“买买买,叔,我要个小的,你给个实在价。”
“得,你给叔十文钱,咱们算平账了可行?”
“行,太行了!那我搬走了,下次家里少了啥我还来。”
堂远两手抬着鏊子出门,放在板车上又奔米粮铺子去了。
雅儿感觉到距离差不多,才好奇问道:“三哥,你怎么会说临照话的?”
堂远得意的抬着下巴道:“你三哥我啊,学哪儿的话都像那么回事儿,这是我天赋异禀,是这个词儿吧?”
“嘻嘻~是,三哥记性也好。”
“唉……有时候啊,记性不好不行啊。不说了,买粮食去。”
第38章 章鱼丸
九月的最后一天,叶家添置了一个摊煎饼的物件儿,还买了二十斤谷子六斤黄豆。叶堂远摆摊的第一天,就把收入全花光了。
回家之后自然是被菱角和盼儿一左一右的念叨。堂远也不生气,就摇头晃脑的跟福禄探讨新买的鏊子。
摊煎饼的篪要钱,堂远回家就找福禄描述,福禄眨巴几下眼睛,点点头确认能做。
“哎呦我的姐姐,粮食也不是今天就吃完,再说我用海货跟人家杂货铺老板换的,没花几个铜板。
这不都是日常所需嘛,值当你带上小五心疼这么久?”
“小七,你三哥说的是真的吗?”
雅儿乖巧的点点头。
“哼,算你过了这一关,不过谷子和黄豆还得去磨了才能用,明儿再说吧。”
福禄选好了木料道:“没事儿,咱们自己做个小石磨。”
福禄手里拿着刀呢,菱角想揪这小子的耳朵又放弃了。
“给你能的,怎么不造个船?家里小金叔的渔网该是能用的,大哥下次也能自己捕鱼了。”
“船太大,等我长大一点就能做。”
“不行了盼儿啊,我受不了了,咱做饭去吧。都这时辰了,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雅儿把晾晒的海贝肉收进屋里,夜里太潮。绳子上挂着几串变黑的海带和其他藻类,表面结了一层盐霜。
上次菱角买的面要留着给大哥做干粮,盼儿泡了几把黄豆。那边菱角咣咣剁着章鱼,盼儿用自家做的筛子将米糠过了两遍筛,抓了一把荞麦面混合。
直接煮的章鱼不好入味,做成章鱼肉丸子就不一样了,口感弹牙还顶饱,连着一碗汤下去,比野菜米糠粥好吃的多。
此时散了集市往回赶的众人,也在数着行商过来的日子。每年十月就该有人陆陆续续来泰州了。
除了他们临照的海货,还有其他地方的药材、驴肉、酥糖等物。叶青竹仔细的听着,再想到堂远的提议,走远一些虽然辛苦,但是会多卖点铜板,还能为走商的节省好几日路程。
七人第一次坐在灶台边吃饭,盼儿又做了新鲜吃食,哪怕很简陋,兄妹几人仍然很开心。
“今天做了章鱼丸子汤,还有这个腌菜,是跟村里的伯娘学的。”
盼儿忐忑的等着大家给出评价,菱角用膝盖碰了碰她的,含糊道:“赶快吃,好香。等会儿被他们抢光了。”
此起彼伏的饱嗝声响起,简单的桌子上已经只剩下空碗。最中间一个大贝壳充当菜盘子,里面的咸菜丝一根也不剩。
“盼儿,还得是你啊,丸子真好吃,比胭脂巷任何一家楼子的小菜都好吃。”
盼儿哪知道什么是胭脂巷,呲着兔牙笑呵呵问:“真的吗?我瞎琢磨的,真好吃?”
叶青竹瞪了堂远一眼,兔崽子,不会说话别说话,好好的提什么胭脂巷!
“确实不错,没有那么多腥味,入味,还好看。”叶青竹说完起身准备溜达着去挑水。
堂远伸手喊道:“大哥别忙,等会儿,我有个想法。”
菱角道:“一天就你想法多,要干什么?”
堂远:“别打岔。是这样,大家出海一次不容易,船不满不回,但是鱼多又卖不掉。
盼儿,能不能试试鱼肉做丸子来卖?你多想几种味道,尤其是重口味的。
大哥,反正咱们交了摊位费,卖海货跟卖吃食应该没什么不同吧?咱们就带上自家的小泥炉子,再买一口小锅,反正咱们在最边上。”
堂远两眼放光的看着叶青竹,听他说完,大家真的认真琢磨开。
相比较于别人的摊位,叶家是吃亏的,他们没有更多选择。集市上都是自己带干粮的,小吃摊子都在热闹的街上。如果他们家顺带卖鱼丸汤,应该……可能是独一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