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415)+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大量人口丢失仅集中在那么三五天的时间里。

百姓没经历过这种事,当下反应肯定是找村里帮忙先自己找。

耽误一两天,才去县衙报案。

于亮也好,何兆笙也罢,都不可能把延误时机的错怪在百姓头上。

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找到解决办法。

广源城以下,就算是一寸一寸地搜,也总能找到他们的藏人之地。

猫腻儿都是不经查的,翻出各家隐私得善后。

每年腊八到小年这段时间,基本是喝茶闲聊,坐等过年。

今年也是柳承运气不好,根本不得一丝空闲。

叶青竹要顾着五里川那边的建设,好说歹说,隔三差五能包裹严实出门一趟。

堂远则是跟周清潭又琢磨起年前卖酒的事儿。

说起这个,托叶家的福,大湾村几乎人人都尝了口新酒。

这酒啊,要是用个什么东西热一热,一两口下肚,从里到外都泛着热乎。

他们多数人喝不出酒有什么好赖,但是白给的东西就叫好。

堂远收到他们的反馈,信心倍增。

就算有钱人不认,他家盼儿的酒也不会砸手里。

周清潭身后毕竟还站着个老周呢,怎么都不会犯大错。

于是两个少年的事业,终于在腊月二十的时候筹备完善。

小铺子也得到周丰年的允许,正式换了个“一两酒家”的牌匾。

旁人家为了名声响亮,都是什么陈记、刘记的叫,他们倒是别出心裁了一下。

叶堂远心知他们现在还不够强大,名字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但是为了突出,还得稍作调整。

俩人凑在小房间里商量着怎么说服老周地主,结果准备两肚子的词儿,啥也没用上。

周丰年只说他们别把脸面扔出去让人踩,随便他们。

堂远想做一个别致的牌匾,于是选了一坛二斤装的酒,挂上绳儿提着去了桃李庄。

六子的关系,不用白不用啊。

今年有福禄帮忙,梁半仙儿爷俩的压力的确小了。

各大户家的桃符早早就送走,梁半仙儿正准备去县城农市摆摊儿,就碰见叶堂远从村口方向过来。

“梁师父,等等我。”

梁半仙儿把木箱子放下,背着手走在前边一步半。

“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不怕让人半道儿抓了?”

堂远笑呵呵道:

“哎呦呵,您可真会拿我打趣儿。

人家都要身强体壮的,抓我还不如弄走个胖大婶儿。”

梁半仙儿哼笑:

“知道还不多吃点儿,长高点儿,过了年你就是大小伙子了。”

“梁师父,我长多高也是大小伙子。

来来来,给您送点自家酿的酒尝尝。”

梁半仙儿迟疑了下没接,直接顿在屋门口问道:

“咋,有事儿?”

堂远脸上还挂着笑,维持着拎酒的姿势没变。

“啊,有点小事儿,咱屋里说呗,您放心,绝对不为难您~”

刻牌匾这事儿吧,福禄其实也可以做,但是他还小,速度慢。

堂远想让梁师父帮把手,尽快出来挂上。

“三儿?”

堂远恭敬道:

“梁师父您说。”

梁半仙儿咂巴着嘴里的热水,才缓缓道:

“三儿啊,不是我不愿意干。

咱做木头活儿的,分得细。

我一个祖传刻桃符,传出去不是让做牌匾的记恨我?“

堂远立刻就明白,让梁半仙儿尽管放心。

二十这天,梁家只有梁愚带小师弟出摊。

福禄拜了师们,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有些老人自然要打听打听,梁半仙儿是怎么了?

梁愚耐心的回答,不管人家买不买。

梁半仙儿在家给叶堂远传授经验呢。

县城这一片儿的人家,他多年来也摸出点门道儿。

得知叶堂远跟周地主家的小子合伙卖酒,便说了些要注意的小事。

他愿意说给堂远听,是担心孩子年少,犯了谁家忌讳。

堂远没想到梁师父愿意教他这些。

谁家的主子爱喝什么酒,谁家的主子一滴不能沾。

又不是血亲,这可算是大恩情了。

临走时,堂远是真真正正把梁启同当作至亲长辈拜别。

这纷乱的一年,临近结尾的时候,又发生了件大事。

蜀王带着人打上门了。

于亮跟何兆笙合力,查到的所有线索都指向蜀王。

有人越界,手也太长了!

马宗纬刚清点兵马,蜀王先坐不住了。

大年底的时候发生战争,从上到下都别想好好过年。

第368章 军中订单

一间酒家是在最乱的时候挂牌的。

门口两句话,让人津津乐道。

愿天下长治久安

求闲时杯酒盏茶

周清潭站在自家大变模样的铺子门口,搓着下巴左看右看。

叶堂远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阿清哥,咋样?是不是看着气派多了?”

周清潭点头又摇头。

“气派有啥用?咱得赚银子。

现在这么乱,咱的酒确定能卖?”

叶堂远拍着胸脯道:

“有我在呢,你怕啥?

再说了,就算酒卖的不好,你家庄子里那么多产出,怎么也不算浪费铺面啊,你说是不是?”

周清潭不想理他:

“嘁~话都让你说了。

咱们讲点实际的,来来来……”

俩人钻进铺子里,忙活着裁红纸,写酒名。

堂远见过很多地方的酒楼茶肆,谁家想要长远做买卖,都得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东西做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