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443)+番外
“盼儿,今天谁做饭?”
盼儿赶紧看着温热的锅,给小七打眼色添柴。
嘴上回应着:
“大哥,给我半个,不,两刻钟就好!”
堂远转动着眼珠子看菱角。
菱角僵硬的仰头看窗户,但冬天是封死的呀。
认命的起身,拍拍屁股去给妹妹帮忙。
锅底是萝卜汤,蒸屉上是杂粮蒸饼。
雅儿看着菜锅,菱角烧炕,盼儿紧赶慢赶的把其余饼子贴在蒸屉上。
堂远被福禄带到后院,兄弟俩眼神儿一对,露出坏笑。
叶青竹把所有借条收好,才得空问问雅儿。
“小七,谁教你不回家的?”
雅儿认错可积极了:
“大哥对不起,都怪我任性。”
“知道任性,还非得这么干,仗着哥哥姐姐们宠你是吗?”
雅儿皱着小脸道:
“大哥,我是那么不懂事的孩子嘛~
我想报答姬先生。”
叶青竹道:
“你能干什么呀?
端茶倒水,还是做饭洗衣?”
雅儿透着一点得意道:
“不是啊,我能帮先生配药。”
“鬼卿干什么?”
雅儿歪着头想解释,她和鬼卿是不一样的。
盼儿举着菜刀喊:
“哎呀你们俩去屋里说吧,我的火,我的菜!”
这下好了,有借口晚点开饭了。
菜汤太过沸腾,泡了蒸饼。
本来里边就混着细糠,菜汤一泡,夹不起拿不住。
第391章 谋定而后动
上元节,原本应该是个欢庆日子,但所有人都没心思过。
正月二十这天,叶青竹先去找的熊初默。
野鸡岭镇的户簿在他这里一直放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归还户簿不过是表面的借口。
野鸡岭镇一定有不少人家都被迫借了银子。
这可不是叫花子争地盘,约一架解决就能完事。
叶青竹自认为脑子还算好使。
把能借用到的关系都捋了一遍。
首要找的,自然是熊里正。
放银子的圆方钱庄,他抗衡不动。
大概是五王分天下的时候才来的白狼县?
具体时间他记不得了。
总之叶青竹知道,能开钱庄的,要么是家里有金银矿,要么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他算个什么东西,敢去跟这样的势力叫嚣?
叶青竹所求不多,只保住现在村子里的这些人就好。
从他记事开始,生活就教会他,千万不要动别人的利益。
镇上有富足人家,可多的是家徒四壁之人呐。
熊初默当然知道这些,不过是该提醒的提醒。
叶青竹找来的时候,他甚至想夸赞这少年,好敏锐的反应!
但得知他想救大湾,沉默后还是劝了他。
“这条路不好走,你何必给自己揽这么大的包袱呢?”
叶青竹目光甚是清正。
“叔,当初你随口一句话,我年纪轻轻成了个小村长。
现在我想护着一个小村子,你又来劝我。
嗯……
我只能说,我设想了所有能想到的可能。”
“最终还是来找我,也就是说,你想好了?
就算为此惹火烧身,为这事倾家荡产也没关系?”
叶青竹:“家产,是我们兄妹两年来,靠双手拼起来的。
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
这孩子,还劝不动了。
“你主意大,你能耐。
说吧,找我是想干啥?”
叶青竹掏出自己写的文书,字迹歪歪扭扭。
“里正叔,我想求你,帮我把这个递给于大人。”
“……今有大湾村四十八户,托村长叶青竹偿还方圆钱庄本息共一百五十八两四钱。
所抵押田产、人口等,暂归叶青竹所有。
村民清账,叶青竹不得侵占其田产,不得奴役人口。
大湾村众,特画押求大人作证。”
叶青竹家用的是妹妹织的布,上面有拇指印,也有掌印,密密麻麻约有二三尺长。
叶青竹确实没有求见县令大人的资格。
可柳承有。
熊初默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歪坐的少年。
棱角分明的脸,喉结突出,甚至下巴上还有点没修好的胡茬儿。
晃眼间,他已经是个大人样子了。
“大竹啊,你跟叔说实话,去哪儿弄这么大一笔银子?”
熊初默抖了抖布,那是四十八个家庭,可一百多两,他现在都拿不出。
叶青竹道:
“我们家老三,跟周地主家的儿子有些交情。
只要里正叔愿意帮我跑一趟,我等会儿就去周家。”
他们交情深浅,熊初默没打听过。
但看他成竹在胸的样子,应该是没什么难度。
思虑一番,熊初默把布折成小方块道:
“跑个腿儿的事儿,我现在就出门。”
叶青竹也跟着起身:
“我替大湾村的男女老少,感谢里正叔。”
熊初默半是玩笑对他说:
“少跟我来这些虚头巴脑的。
你小子真要是办成了这件事儿,别的不说,开荒地和你们村周边的山头,我给你办了。”
对于叶青竹来说,这是意外之喜。
借坡下驴啊!
“叔,男子汉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好了啊!”
熊初默大掌附在叶青竹的后脑勺大笑:
“必然算数,我就在县城等着你消息。”
两人相携走了半程,叶青竹停在周家庄附近,挥手和熊初默道别。
周丰年手中,也有几份借条。
只不过不是方圆钱庄的,是庄户跟他借的。
书房里,小泥炉子上咕嘟咕嘟的水声,三个人都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