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480)+番外
正常来说,叶家该留饭的。
叶青竹哪能让人空着肚子走?
周丰年道:
“咱们以后就是亲戚,还差这一顿虚饭不成?
我知道你忙,今日就先回了。”
叶青竹无奈,怎么都留不住,只能带上家里人相送。
第422章 集中土地,意外全村支持
这不是周大地主嘛?
他来干啥?
叶青竹和周丰年身后,又跟着笑容满面的陈婉婷和略带娇羞的叶菱儿。
欸?
这是怎么着?
“徐祥家的,青竹他们这是干啥呢?”
徐婶子被村里人裹挟着带到远处。
好些人支棱着耳朵跟过去。
叶菱儿的年纪,跟周清潭确实合适。
不过这可能吗?
叶青竹知道村里人是来干啥的。
送走周丰年两口子,那帮人也从徐祥家的嘴里听到了确切消息。
“还真是来下聘的?”
“哎呦,草窠子里孵出金蛋了。”
……
眼红泛酸的极少,真心恭喜的多。
没人过来煞风景,叶青竹自然也好脾气的很。
大院子里有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开荒地的事儿。
堂远有眼色的进屋拿了纸笔。
叶青竹的手不方便,他就在旁边一笔一笔的记。
他的一手字儿,是经过柳承和周清潭共同监督练出来的。
虽然还不好看,但能达到工整。
虽说各家要多少开荒地,都是当家的人定好了的。
但叶青竹了解他们,会酌情的给他们做些增减。
“年年开荒,年年没粮。
不是咱们不出力。
你们想过没有,这都是为啥啊?”
闫老头道:
“还能为啥?当官的少收点,都够养活一口人了。”
闫王氏戳了下男人。
怎么每次都他先张嘴。
“算一条,还有呢?”
谷老爷子嘿嘿笑:
“铺厚厚的肥,产量自然就上来了嘛。”
蒋榛:“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你。”
潘四槐赞同道:
“可不是。
没东西吃,哪有东西拉?”
众人现在说话氛围轻松,毛毛雨也不影响汉子们。
头顶像是细雾一样的水珠,他们也静下心来琢磨。
叶青竹说的对啊,年年开荒,年年多下一把种子,咋就还能饿肚子呢?
叶青竹问卢老汉:
“咱们大湾常种的粮食有几样?”
卢老汉伸出手指头算:
“大麦、荞麦、黍子、高粱、豆、谷子。
要说能填饱肚子的,那就更多了。
山上长的,水里游的,吃不死人的都算。”
“那就是了。
这些个作物,上中下三等地,每亩产多少你们比我知道。”
叶青竹还照旧吊着胳膊,站起来在人群中踱着步子。
“荒地贫瘠,杂草最好长。
那么接下来呢?
是菽!
所有的豆子都可以在犄角旮旯野蛮生长。
谷子和黍子容易被欺苗,那就种到熟地里去。
荞麦和麻都是快速生长的东西,那么在夏至前,能抢一波。”
其实开荒种田这种事,叶青竹也就刚踏进去一只脚。
但他比其他村民胜出的一点,是他很会总结,找规律。
叶青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聪明人。
下地的时候,垒墙的时候,甚至是推磨的时候都会想。
脑子不停,想的东西又多。
这才有现在侃侃而谈、条理清晰的叶村长。
他想做的,是集全村之力,合理分配管理土地。
就像地主,他会用上等田,种最好卖最高产的粮食。
既然荒地荒山都是村子所有,他也可以效仿。
前提是,村子里的所有人听话配合。
以往自家地种啥都是自己做主,现在变成村长做主了?
能行吗?
叶青竹控制着关键点——青契。
他不点头,谁也别想私占。
村子里反对的人不会太多,但这种声音一定会存在。
叶青竹预想过突发情况和解决办法。
只不过现在来看,大家对他的提议兴趣浓厚。
好像并未有人要反驳他。
对于种地的人来说,能白使用村子里的田地,他们已经是赚了的。
谁会傻到现在跟叶青竹对着干呢?
堂远甩着酸胀的手腕子,这也太详细了。
奇怪的看了眼大哥,他都是啥时候琢磨的这些?
村里加一块几十户,他真的帮每一家都详细规划了。
况且他们中意什么地皮,大哥都清楚个八九分。
“今日先到这儿,明天卯时过两刻,照续,二秋,你们俩带绳尺。
大宏哥,卢二哥,你们带锹镐。
咱们先丈量做好标记。
其他人也别急,一两天的功夫就得。”
三五成群的人相互闲谈着离开。
叶堂远把纸收了夹在腋下,跟大哥提了要出门一趟。
“大哥,我想出去走走。”
叶青竹知道早晚都有这么一天。
当初他拦着不让堂远去延京,现在虽然时局还不怎么样,但在马宗纬的地盘上,还有点正常规矩。
“什么时候走?”
堂远把玩着手中的一粒小石子,叶青竹知道老三纠结。
“大哥……”
“别跟个娘们儿似的。”
堂远:“我不是。”
连二姐都要因为家里少了她开荒而担心到哭。
现在他离开,确实有些不顾家人死活。
叶青竹语重心长道:
“老三,你出去躲躲也好。
既然你不想娶媳妇,非要去跑商。
那就赶紧走,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