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490)+番外
侯照续这么一拐,大家的思路就被牵着到其他方向。
镇上有卖种子的,但那得给现钱呢。
“哎呀,青竹,我老闫,第一个来赊。”
他们知道叶青竹在大湾村扎根儿,不会用用什么手段去害他们。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好事儿,习惯性多思多想罢了。
卢老爷子道:
“我不跟你个爆竹脾气争第二。
青竹,我们家排第二个,种子是不是让咱随便选?”
人群再次像是闯入了蜂群,嗡嗡声不绝间,叶青竹回答着大家这样那样的疑问。
从领到开荒地的那一刻开始,村民不分新旧,只在地势上分成上湾和下川。
什么土下什么种,叶青竹还特意又跟村里的几个老种田人商量过。
他经验不足,老庄稼汉他敢干。
这么一结合,五分的可能也有个七八分。
堂远送回来的种子里,杂粮居多,麦种偏少。
每一家的情况又很复杂。
这些东西交织在他年轻的脑子里,逐渐形成一张网。
找准了网的节点,才好理清所有的人和事。
闫老头他们虽然抢占了前几位,但叶青竹并没有给他们随便挑选的机会。
大家都想种麦子和谷子,可这两大类的种子确实不够。
一碗水端不平,也得少倾斜一点吧。
赊到的种子,最终会填满大湾村九成的土地。
看着院子空空荡荡,三个姑娘都不舒服。
自家银子就那么分飞入各家啦,能好受才怪。
只有叶家,最不希望堂远再送种子回来。
他并未带许多银钱在身上。
春耕结束之前,若是还有种子送到家,那他的三弟,在外面会很苦。
这不是叶青竹放他走的初衷。
而叶堂远呢,他早就跑出了广源城,甚至快要到燕州的边界了。
有兄弟在户房就是便利,这路引越来越难开,尤其是他这种适合产仔的少年。
身在乡间,他就是叶家老三,可以偶尔偷懒的种地人。
人在繁城,他可以是酒楼的跑堂伙计,可以是集市贩货郎,亦是精明的帮闲……
只这些,现在家中那些人还不知道呢。
比起叶堂远的自在,柳承的生活就有些呆板无趣。
失踪人口是大案。
两个县合力办案,结果是好的。
死了的报亡,伤重的免赋轻徭。
至于看着还像个人的?
安排媳妇,生孩子。
说起这催婚催生,也是够儿戏的。
起因是宁州君缺少训练有素的骑兵。
宁州虽然苦寒,但有一处水草丰美的平原。
他战马还是足够的,缺人,尤其是能快速被训练上战场的人。
消息传到下边人耳中,便有人开始琢磨开了。
缺啥咱养啥啊。
养人还不是跟养猪养马一样,把男人女人关一块,孩子自然就有了。
百姓有赞有骂。
穷得无法说亲,嘿嘿,官府给配媳妇了。
有点家底的,都想好好结亲呢,官府瞎搅和。
只有少部分人能看透这背后还有连环策。
柳承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打仗会死很多人,拼智谋,拼人口,拼财力。
柳承上次回家就跟大哥他们讲过,千万要小心。
近一两年,以观望为主。
什么时候当权者是真正的要重视民生,开始想着休养生息了,什么时候才能放下一半的心。
只是多年以后,他们才知道,根本是下边的人在揣测马宗纬的意思。
三人成虎,等传到百姓中,早就变了意思。
说回大湾村,因为棚屋住着的人,多数都没什么家财。
村中好几对年轻男女,都是没有办酒席的。
女子带上旧衣裳,走着就去了夫家。
男子无处安置娘子,那就自己勤快些,想办法晒土坯,存好木材,等着过了夏,盖一间能遮羞的屋子。
铁器价格陡涨,让许多人暗骂。
没有了趁手的家伙,农活的进度一下子减缓。
叶青竹要准备柳承定亲的东西,还要时不时去看看给姬先生盖的院子。
村里人忙起来,连什么婆媳矛盾和邻里不和都少了。
不过也有例外。
就是苑景盛父子,在镇上靠上了一个小富户。
这段日子忙进忙出的准备开办私学。
盼儿去镇上卖鸡蛋时,又被苑可斯缠上了。
盼儿内里是有凶性的。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苑可斯是凭什么觉得叶盼儿好欺负?
第431章 苑可斯纠缠
当求而不得成为一种执念,尤其是这份执念还无法解,那么人,大概是濒临疯狂的。
一个读书明理的人,难道不该爱惜自己的颜面吗?
苑可斯一次又一次的行为,开始让盼儿不解。
“叶盼儿,我哪里不好,你要当众拒绝我?”
那副受了伤的语气,任哪个不知前因的人听了,都得说他深情。
盼儿只觉得反胃。
“那么我是哪里招惹了你,让你当众羞辱我?”
“我没有!
你知道的,就凭着你的样貌,我也是不舍得伤害你的。”
盼儿厉喝打断:
“你够了,把你的嘴脸收起来。”
苑可斯不可置信的喃喃道:
“不对,不是的。
不该这样。
你从来不对我这样说话。”
盼儿像见鬼了一样看他。
“难道我还得对你笑啊?”
“没想到长大了的你,有自己的想法了。
小时候不是最喜欢跟哥哥玩的吗?”
盼儿毛骨悚然。